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探讨白藜芦醇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的作用。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糖尿病对照组、α-硫辛酸组、白藜芦醇小剂量组、白藜芦醇大剂量组,进行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灌胃干预。12周后处死大鼠,检测各组坐骨神经抗氧化酶活力和MnSOD表达量,并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显示,糖尿病对照组大鼠抗氧化酶活力降低,白藜芦醇能显著提高MnSOD的表达量和活性,坐骨神经髓鞘和雪旺细胞核出现退行性改变。以上数据表明,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中MnSOD活性下降;白藜芦醇能提高MnSOD表达和活性,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进行手法复位治疗,观察手法复位治疗的效果。方法:对46例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进行改良Epley手法复位治疗,效果不佳者再行Semont手法复位。结果:经1次改良Epley手法治疗,首次治疗成功率为76.1%。眩晕无明显改善的3例患者进一步行Semont手法复位,眩晕缓解。两种手法复位总治疗有效成功率为95.7%。另2例患者症状始终无明显缓解,无效率为4.3%,可能为非耳石因素引起的眩晕。随访1年,4例复发,复发率9.1%,复发者再行手法复位治疗仍有效。结论:改良Epley手法复位及Semont手法复位,对于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疗效肯定,短期复发率低,可为治疗后半规管位置性眩晕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探讨发动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在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中的作用及白藜芦醇干预的影响。采用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腹腔注射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制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M组)、白藜芦醇低剂量治疗组(L治疗组)和白藜芦醇高剂量治疗组(H治疗组),另设正常组(N组)。应用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中Drp-1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各组Bax、Bcl-2、Caspase-3的蛋白表达,电镜下观察各组坐骨神经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超微结构显示DM组大鼠坐骨神经髓鞘疏松、板层排列紊乱、线粒体肿胀变性,出现溶解破碎;白藜芦醇治疗组上述病变程度较轻。DM组与N组相比,Drp-1、Bax、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治疗组与DM组相比,Drp-1、Bax、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Drp-1蛋白表达升高促进糖尿病大鼠细胞凋亡,坐骨神经变性;白藜芦醇能降低Drp-1表达,减少细胞凋亡,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起一定的保护作用,且疗效跟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4.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又称耳石症,是一种由于头位或体位变动而激发的短暂眩晕,其中后半规管BPPV(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BPPV,PC.BPPV)最常见,约占所有BPPV的85%~95%。因BPPV有一定的自愈倾向,早先曾有学者提出“Wait and See”或单纯限制体位的治疗策略,但BPPV导致的眩晕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引起焦虑,严重者甚至继发抑郁。随着耳石复位手法的发明及不断改良,目前,积极的复位治疗已成为共识。我们在已确诊的58例PC—BPPV患者分别采用Epley手法和李氏手法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