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剂量神经节苷脂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背景:近年来研究表明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s,GM-1)能够修复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的损伤。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神经节苷脂(GM-1)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对照的开放实验。地点与材料:研究地点为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脑外科和郑州大学医学生物工程研究所。材料为胎龄10周流产胚胎脑组织。方法与主要观察指标:从人胚胎脑组织分离出神经干细胞,培养于含bFGF和B27的DMEM/F12细胞营养液中,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GM-1,用MTT比色分析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用含3%血清的DMEM/F12营养液诱导细胞分化,每间隔6h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分化情况。结果:5d,10dMTT比色显示:bFGF(20mg/L)+B27+DMEM/F12和GM-1(33.5mg/L)+B27+DMEM/F12两组间t检验,P值均&;gt;0.05;GM-1(33.5mg/L)+B27+DMEM/F12与B27+DMEM/F12两组间t检验,P值均&;lt;0.05;GM-1(0.335mg/L)+B27+DMEM/F12,GM-1(3.35mg/L)+B27+DMEM/F12与B27+DMEM/F12间t检验,P值均&;gt;0.05。分化实验发现,接种6h后,(3%)血清+DMEM/F12组神经球周边可见明显的细胞突起,呈放射状向周围伸出,而3个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的细胞突起短且细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组的细胞突起均逐渐伸长,3个实验组分化能力低于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GM-1能够维持神经干细胞的原始神经状态,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对神经干细胞无明显的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互隔交链孢霉产生的毒素有多种,其中以 AME和 AOH(交链孢酚)为主。我们对 AME 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证明它具有诱变性和致癌性。为进一步证实 AME 与食管癌发生的关系,决定从食管癌高,低发区粮食中测检 AME 的含量。本文在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228份临检标本细菌L型培养及回复研究结果:其中36份标本未生长。192份标本培养出L型菌,14份在保存过程中死亡。178份L型菌经传代回复,95份为可回复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49)和腊样芽胞杆菌(37)为主,其它有绿脓杆菌(2),伤寒杆菌(2),真菌(3),枸缘酸杆菌属(1)和微球菌属(1);余83份L型菌不易回复。我们对可回复和不易回复菌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用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探讨了几种受体激动剂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抗原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①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对IFNγ诱导HLADR抗原表达具有双向调节作用。10-12,10-10mol/LNA具有促进作用;10-6,10-4mol/LNA呈现抑制作用。相应α受体阻断剂10-5mol/L酚妥拉明(phentolamine)可以完全阻断其促进作用,而对抑制作用的阻断则不明显。②10-10~10-4mol/L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对IFNγ诱导HLADR抗原表达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ISO浓度的增加而加强,且这种作用可被10-5mol/L普洛萘尔(propranolol)完全或部分阻断。③毛果芸香碱(pilocarpine)10-11~10-3mol/L对IFNγ诱导HLADR抗原表达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神经递质对免疫细胞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已作为初筛化学物诱变性的首选试验而被广泛应用。由C.Pueyo等(1987)创立的鼠伤寒沙门氏菌阿拉伯糖抗性正向突变试验则鲜为人知。它是一种检测从阿拉伯糖敏感(Ara~s)到阿拉伯糖抗性(Ara~r)的基因改变的正向突变检测系统。SV50和BA13  相似文献   
6.
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Fas基因突变及氨基酸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Fas基因突变及其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变异,探讨Fas分子在重症肌无力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提取8例MG患者胸腺总RNA,经RT-PCR法扩增mFas基因全长,克隆后用荧光标记法进行基因测序,用DNASIS、OMIGA软件与Genbank中Fas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和分析。结果:8例患者胸腺组织6例出现Fas基因突变,突变率为75%(6/8),其中5例发生2个以上位点突变,只有1个位点突变的1例(12.5%,1/8);突变类型为164位A→G,相应的氨基酸变异为55位Asp→Gly,96位His-Arg,192位Arg→Lys和251位Lys→Arg。Fas基因高度保守,患者之间同源性为99.6%~100%,Fas分子同源性为98.7%~99.7%。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组织中存在Fas基因突变和Fas分子结构变异,可能与患者胸腺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7.
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外膜蛋白(OMPs)和微孔蛋白(porin)诱导BALB/C小鼠产生细胞免疫(CMI),即迟发型变态反应(DTH)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能力进行了检测,并观察了用500LD50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和伤寒沙门氏菌以腹腔途径攻击经OMPs,porin免疫的BALB/C小鼠所产生的主动免疫、交叉免疫和T细胞转移免疫保护的能力。发现:CMI的能力,OMPs(DTH(0.76±0.03)mm;IL-2(54400±10200)u/L优于porin(DTH(0.36±0.02)mm;IL-2(26200±4900)u/L,P<0.01;而主动免疫保护率(OMPs:100%,porin:70%)、交叉免疫保护率(OMPs:33.3%,porin:22.2%)和T细胞转移免疫保护率(OMPs:87.5%,porin:42.9%)均没有显著差别(P<0.05)。结果提示:虽然鼠伤寒沙门氏菌OMPs和porin均能诱导较强的CMI和免疫保护,但两者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8.
重症肌无力胸腺提取液蛋白分析及其与AchR-Ab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胸腺在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取重症肌无力患者手术摘除胸腺制备胸腺提取液 ,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并利用细胞培养和细胞增殖试验观察胸腺提取液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的影响 ,同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其血清AchRab的含量。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发现约 34 %左右的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提取液中存在分子量约为 110 0 0的蛋白 ,这些患者的胸腺提取液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在胸腺摘除后血清AchRab水平也有更显著的下降 ,与胸腺提取液中没有这种蛋白的重症肌无力患者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1)。说明部分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提取液蛋白成分和生物学活性异常 ,并可能与自身抗体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癌胚抗原(CEA)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相关抗原,同时也是针对某些肿瘤治疗的有效靶抗原。为了探讨运用表达CEA的重组质粒进行抗肿瘤治疗的可行性,本研究构建了两套表达CEA的真核重组质粒。方法: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人CEA的全长2.4kbcDNA分别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及VR1012中,并用多种限制性内切酶对重组质位进行酶切鉴定。结果:构建的重组质粒均含有24kbEA片段,且插入pcD-NA3及VR1012中的2.4kb片段的方向均为正向,将这两套重组质粒分别命名为pCEA-1及pCEA-2。结论: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表达CEA的重组质位的免疫效应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重症肌无力患者CD4、CD8细胞表面Fas分子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Fas分子、CD4、CD8分子在重症肌无力发生中的作用 ,从胸腺及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 ,用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 (Fas FITC、CD4 PE、CD8 Cy )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Fas、CD4、CD8表达情况。结果发现 ,(1)MG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CD4 + CD8 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2 ) ;(2 )MG患者Fas分子在PBMC的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2 ) ,Fas+ CD4 + 细胞也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3)在Fas+ 的胸腺细胞中 ,MG患者的双阳性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而CD4 CD8+ 细胞则高于对照组 (P <0 0 5 )。说明重症肌无力患者淋巴细胞存在Fas表达异常 ,表现为外周CD4 + 细胞活化后的凋亡障碍和胸腺CD4 + CD8+ 细胞凋亡障碍 ,可能与重症肌无力患者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形成及疾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