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奥曲肽联合抗生素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奥曲肽联合抗生素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EVB) ,探讨抗生素对奥曲肽止血效果的影响及其机理。 方法 10 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二组 ,分别为奥曲肽和奥曲肽联合抗生素组 ,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 结果 奥曲肽组患者 6h、12h、2 4h止血率分别为 30 %、4 2 %、70 % ,奥曲肽联合抗生素组 6h、12h、2 4h止血率分别为 4 8%、72 %、94 % ,两组间比较 ,12h、2 4h止血率均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1) ;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 (NO)含量分别为 :奥曲肽组 (7.0± 0 .81) μmol/L、(6 .4 %± 0 .91) μmol/L ,奥曲肽联合抗生素组 (7.2± 0 .6 6 ) μmol/L、(5 .5± 0 .83) μmol/L(P <0 .0 1)。 结论 奥曲肽联合抗生素能显著提高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止血效果 ,其机理可能与抗生素减轻肝硬化患者内毒素血症 ,降低血清N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最初,棕色脂肪组织(BAT)是被瑞士自然学家康拉德·格思纳(Conrad·Gessner)在1551年所发现[1]。人们通常认为BAT只存在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的新生体当中,后来随着对BAT在新陈代谢相关性疾病中作用的了解,尤其是在肥胖和糖尿病的研究过程进一步发现,成年个体当中也存在着BAT[2]。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18F-FDG PET/CT)可以无创的通过测量组织的糖代谢来发现BAT,摆脱了以往只能通过病理验证的方法,这也加快了人们对BAT的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血液滤过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新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0):10-11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SAP患者,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行CVVH,观察临床症状、治疗前后APACHEII评分及血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CVVH治疗过程中,25例SAP患者呼吸窘迫、烦躁、谵妄、腹痛、腹胀等症状逐渐缓解;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APACHEII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25例SAP患者经CVVH治疗24h后,血总胆红素(TB)、AST、AMS、APS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SAP患者早期及时、有效行CVVH等综合治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化指标、有助于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内环境以及微循环稳定、改善心、肺、肾功能,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得舒特联合黛力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2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得舒特联合黛力新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38例肠易激综合征门诊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118例)和观察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得舒特50 mg,3次/d.观察组给予得舒特50 mg,3次/d;黛力新1片,2次/d.比较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为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3%,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药物耐受性及安全性良好,整个疗程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实验室检查如肝、肾功能等未见异常.结论:得舒特联合黛力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闫新 《临床误诊误治》2010,23(Z1):52-52
1病例资料男,6岁。因腹痛、血便3 d,双下肢紫癜2 d入院。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伴便血,腹痛以脐周为著,呈阵发性加重。于私人诊所诊断为急性肠炎,予抗感染、解痉、止痛治疗,次日双下肢出现少量紫癜,腹痛、血便渐加剧,为明确诊断入我院。查体:体温36.9℃,脉搏90/min,呼吸22/min。皮肤、黏膜无苍白、黄染;咽微红。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压痛,以脐周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腹水培养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并进行分析。方法本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住院的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242例患者腹水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观察结果。结果42例腹水培养的阳性病原菌120株,阳性率为49.58%。G-杆菌占73.7%,G+球菌占15.9%。进行药敏试验,未出现耐药菌株7株(5.83%),产生耐药菌株113株(94.17%)。结论自发性腹膜炎早期诊断,及时足量地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是改善晚期肝病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用药应遵循早期、足量、联合、广谱、避免肝肾毒性的原则,正确合理和科学地使用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鄂温克族成人围度值及其年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测量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195例(男129例,女66例)鄂温克族成人的头围、颈围、胸围、吸气胸围、呼气胸围、腹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前臂围、上臂最大围12项围度值,分析随年龄增长不同年龄组围度值的变化规律;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国内的20个族群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男性4项、女性9项围度值年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胸围、吸气胸围、呼气胸围、小腿围和女性胸围、吸气胸围、呼气胸围、腹围、臀围、上臂围、前臂围、上臂最大围随年龄增长均逐渐增大。男性头围、颈围、前臂围、上臂最大围值明显高于女性。女性臀围、大腿围明显高于男性。结论:随年龄增长鄂温克族围度值变化较大;在北亚类型族群中鄂温克族的围度值较大,主要表现在胸围较大,前臂、小腿、大腿均较粗壮;鄂温克族具有北亚类型族群身体围度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研究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检测对诊断腹水性质的临床意义。方法本院自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242例腹水患者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门静脉内径〉14mm提示门静脉高压,分为门静脉高压组130例和非门静脉高压组112例进行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检测。结果门静脉高压组SAAG(17.8±4.7)g/L,符合率96.15%;非门静脉高压组SAAG(8.2±3)g/L,符合率95.53%。结论SAAG检测操作方法简单,与门脉高压相关性好,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及更广泛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更容易鉴别积液的性质,在腹水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产科麻醉的风险比较高,因为孕妇的生理变化以及妊娠合并的一些疾病还有剖宫产的相关并发症会对产科麻醉产生较大影响,同时麻醉的技术与药物会对孕妇及胎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产科麻醉必须要慎重选择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脂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方法我科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符合高脂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人选标准48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分析。结果38例均在1—3d内腹痛缓解,体温正常,1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中8例经积极治疗在1周左右症状减轻,重要脏器功能恢复,2例多脏器衰竭死亡,病死率4.16%。发生并发症19例,并发症发生率39.58%。46例通过降脂治疗2个月,血脂下降,三酰甘油〈4.0mmol/L,无一例未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结论三酰甘油〉11.3mmol/L重型胰腺炎发生率高,病死率高,并发症发生率高,对三酰甘油较高患者应引起临床上高度重视,必要时采取血脂吸附与血液滤过,积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