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气腹术治疗肺叶切除术后胸内残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89例行人工气腹术治疗肺叶切除术后胸内残腔的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术后加强吸痰护理,并保持引流通畅,维持适当的负压吸引,严密观察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的相关并发症,采取相应措施。结果355例术后1周内胸内残腔消失;33例胸内残腔量〈5%,局部形成干腔;1例2周后胸内残腔量为11%,局部形成干腔。无1例出现严重人工气腹术相关并发症。结论人工气腹术治疗肺叶切除术后胸内残腔可缩短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正确的护理配合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3.
摘要:目的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探讨中心静脉导管代替传统胸引流管在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的临 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11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94例原发性肺大疱继 发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中心静脉导管组(CVC组)和28 F聚氯乙烯引流管组(28 F组)各97例。比较2组 临床效果、胸腔引流量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CVC组住院时间[(3.4±1.1)d vs.(5.9±1.7)d]、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 [(4.7±0.7)h vs(. 11.5±2.5)h]、带管时间[(34.9±5.4)h vs.(72.3±9.8)h]较 28 F 组时间短,疼痛评分(3.1±1.4 vs. 7.0± 2.5)、引流管口愈合不良发生率(100% vs. 93.8%)较 28 F 组低(均 P<0.05);2 组肺感染(1.0% vs.3.1%)、皮下气肿 (4.1% vs.2.1%)、持续漏气(1.0% vs. 3.1%)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在 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的效果优于传统胸腔引流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犬自体、异体、冷冻异体气管移植体内诱导软骨再生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3/10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实验外科完成。21只杂种犬随机等分为3组,自体移植组、异体移植组、冷冻后的异体移植组。各组动物颈部切除4环气管段作为移植体,植入骨形态发生蛋白2后埋入腹腔大网膜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均以胶原溶液作为缓释载体,用注射器直接注入各软骨环间。术后5周处死实验动物,通过对标本组织学观察、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钙含量测定,对各标本的新生软骨进行观察和定量分析。结果:各组实验犬均存活到预杀期。①定量组织学观察:各实验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植入区均可见新生软骨细胞和软骨岛,HPLAS-1000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各环间新生软骨的像素面积,自体移植组、异体移植组、冷冻后的异体移植组的新生软骨面积差异有显著性犤2573.6±738.4,1691.3±743.6,2482.9±827.5,F=5.711,P<0.05犦自体移植组和深低,而温冷冻后的同种异体移植组差异无显著性。②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钙含量测定:自体移植组、冷冻后的异体移植组与异体移植组均差异有显著性犤体移植组:(7.00±0.50)μkat/g,(5.48±1.15)mg/g;冷冻后的异体移植自组:(7.00±0.83)μkat/g,(5.03±0.91)mg/g;异体移植组:(5.00±0.67)μkat/g,(3.57±0.98)mg/g,P<0.05犦,自体移植组与深低温冷冻后的同种异体移植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形态发生蛋白2能在气管移植体内有效地诱导出新生软骨,在冷冻后的异体气管移植体内的作用效果与自体气管移植体内相似,明显优于异体气管移植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偏远地区骨质疏松症患者用药依从性现状及不遵医用药原因,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新疆石河子地区300例确诊为骨质疏松症患者,随访1年后进行问卷调查,对其阿仑膦酸钠用药依从性情况及不依从原因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患者药物...  相似文献   
6.
单侧喉返神经损伤是开胸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由于左侧喉返神经的特殊解剖位置,其损伤在临床中多见[1],其主要原因是主动脉弓下淋巴结清扫损伤喉返神经结果,它的损伤会引起单侧声带完全性麻痹:患侧声带外展及内收功能均消失而出现声嘶,影响咳嗽排痰,出现进流食呛咳症状,增加了发生肺炎的危险[2],而术后并发肺炎是胸部手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3]。因此,喉返神经损伤后肺炎的预防及护理十分重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提示,消除肿瘤局部转移灶对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都有着重要意义。2009年美国Timmerman教授发表在《临床医师肿瘤杂志》(CA Cancer J Clin)的1篇综述文章,总结了转移瘤局部手术、射频及放射治疗的现状,并重点阐述了肝、肺转移瘤局部治疗效果的循证医学证据,文章面面俱到,有理有据,堪称经典,为转移瘤的局部治疗指明了方向。然而精读此文,我们发现该综述在肺转移瘤射频治疗并发症及危险因素的描述中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商榷。为此我们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与国外同行切磋的过程中,我们对肺部肿瘤的射频治疗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规范纵隔及胸壁肿瘤的全程化诊治工作,2022纵隔及胸壁肿瘤围手术期及全程化综合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专家组讨论制定了本共识。依据纵隔及胸壁肿瘤的临床诊治经验和各项前瞻性及回顾性研究总结形成规范诊疗共识,同时对证据不足或需进一步材料支持的诊疗内容提请关注,以期通过后期临床研究及相关数据进一步充实、更新共识。  相似文献   
9.
探讨PBL联合LBL教学法在胸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将96名五年制学生随机分为LBL组和PBL+LBL组,分别采用LBL和PBL联合LBL教学方法进行胸外科临床实习教学。LBL组与PBL+LBL组在基础理论考试成绩上无明显差异(P〉0.05),而临床问题综合分析测试中的成绩,PBL+LBL组明显高于LBL组(P〈0.05)。同时在调查问卷中,学生对于PBL+LBL的教学模式更加认可。PBL+LBL双轨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更加适合胸外科的临床实习教学。  相似文献   
10.
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肌瓣的自体气管的移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移植段气管局部应用骨形成蛋白(BMP)可诱导软骨生成,抑制移植段软骨吸收。其血供仍不满意。我们采用肌瓣包绕自体气管移植段,促进移植段血液循环建立。并复合BMP进行自体气管移植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