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背景:功能CT技术的出现使得在传统CT设备上实现同时同台的形态及功能成像成为了可能.目的:从对比剂团注方法着手,寻找一种在临床上比较合理的最优化功能CT成像的方法.方法: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从医院临床上得到的功能CT图像数据集进行仿真实验,研究对比剂的团注方法,单脉冲和多脉冲团注法与功能成像之间的关系,对仿真结果进行统计误差分析,从而找出在临床上可实用的最佳的对比剂团注方法.结果与结论:使用对脉冲团注对比剂比使用单脉冲团注对比剂对减低血流参数,毛细血管表面渗透参数和平均通过时间参数的不确定性有帮助;实验结果显示,多脉冲团注主要是双脉冲和三脉冲团注,其中使用双脉冲团注,相对参照值,血流参数和毛细血管表面渗透参数分别得到了36.9%和30.0%的改善,使用三脉冲团注相对双脉冲团注在个别生理参数上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其改善不是特别的明显.因此在临床实践中,使用双脉冲团注即可.  相似文献   
2.
背景:功能CT技术的出现使得在传统CT设备上实现同时同台的形态及功能成像成为了可能。 目的:从对比剂团注方法着手,寻找一种在临床上比较合理的最优化功能CT成像的方法。 方法: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从医院临床上得到的功能CT图像数据集进行仿真实验,研究对比剂的团注方法,单脉冲和多脉冲团注法与功能成像之间的关系,对仿真结果进行统计误差分析,从而找出在临床上可实用的最佳的对比剂团注方法。 结果与结论:使用对脉冲团注对比剂比使用单脉冲团注对比剂对减低血流参数,毛细血管表面渗透参数和平均通过时间参数的不确定性有帮助;实验结果显示,多脉冲团注主要是双脉冲和三脉冲团注,其中使用双脉冲团注,相对参照值,血流参数和毛细血管表面渗透参数分别得到了36.9%和30.0%的改善,使用三脉冲团注相对双脉冲团注在个别生理参数上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其改善不是特别的明显。因此在临床实践中,使用双脉冲团注即可。  相似文献   
3.
刘扬  钱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12):2371-2374
目的 探索一种合适的AM中值滤波窗口,以使通过示踪剂动力学模型得到的功能参数和功能图片可以准确表征肿瘤的生长状态。方法 对原始CT序列图像进行不同窗口下的AM中值滤波,通过示踪剂动力学模型获取相应的功能参数及其功能图片;对功能图片中的肿瘤进行分割和测量,比较不同滤波窗口下肿瘤形态的差异性。结果 滤波窗口越大,所获得的功能参数值越准确;同时肿瘤区域逐渐增大,肿瘤的面积变大,由于边缘的毛刺、突起等得到平滑,周长反而减小;不同滤波窗口下肿瘤区域的灌注参数与正常组织的灌注参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滤波窗口越大,差异性越明显。结论 在3×3 AM中值滤波预处理基础上得到的功能参数和功能图片可以准确地表征肿瘤的生成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技术对定量评价肿瘤组织血流动力学改变,区分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肿瘤中心组织和肿瘤边缘组织的有效性,以及定量监测肿瘤微血管系对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反应的有效性. 方法 15只一侧大腿植入VX2肿瘤的新西兰大白兔分为2组,1组行抗血管治疗(n=11),1组为对照组(n=4).于肿瘤种植1周后、治疗1周后和治疗2周后进行DEC-CT扫描,分别计算肿瘤区、肿瘤边缘区、肿瘤中心区和正常组织区的灌注参数: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 mean transit time,MTT)和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并对各灌注参数值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肿瘤区和正常组织区的BF、PS、MTT值分别为(149.32±30.99)ml/(100 g·min)、(28.24±5.15)ml/(100 g·min)、(2.79±0.66)s和(32.18±4.10) ml/(100 g·min)、(11.88±0.71)ml/(100 g·min)、(6.57±0.90)s,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核心区和肿瘤边缘区的BF、PS、MTT值分别为(175.70±34.43)ml/(100 g·min)、(32.43±6.52) ml/(100 g·min)、(3.87±0.84)s和(19.07±3.58)ml/(100 g·min)、(18.75±2.10) ml/(100 g·min)、(8.11±1.44) s,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肿瘤区的BF、 BV、 PS、MTT值在治疗后第2周后从187.57 ml/(100 g·min)、5.21 ml/100 g、30.74 ml/(100 g·min)、3.87 s改变为118.48 ml/(100 g·min)、4.21 ml/100 g、24.02 ml/(100 g·min)、4.27 s,对照组从129.74 ml/(100 g·min)、3.22 ml/100 g、25.85 ml/(100 g·min)、3.68 s改变为362.33 ml/(100 g·min)、10.86 ml/100 g、39.31 ml/(100 g·min)、3.54 s,改善明显. 结论 CT灌注成像技术能从血流动力学方面提供肿瘤定量信息,并能定量监测肿瘤微血管系对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的反应.  相似文献   
5.
基于投影数据的锥形束CT功能成像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计算机仿真系统,研究基于投影数据的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灌注成像的方法,探索实现在线功能图像引导的放疗(biologic image guided radiation therapy,BIGRT)的可能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利用大白兔动念增强CT(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CT,DCE-CT)图像数据集模拟获取CBCT动态增强扫描的投影数据集;通过对扫描对象各体素的时间密度变化进行数学建模,基于获得的投影数据集,经最优化拟合求得各体素模型的参数,获取CBCT动态增强扫描下各体素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结果 对比仿真系统获得的锥形束CT下各体素的TDC和原DCE-CT获得的对应体素的TDC,发现在对比剂首次通过时的上升沿有较好吻合,在循环进入平衡后差异较大.结论 基于投影数据可实现CBCT灌注成像,获得较为准确的血流灌注值,证明了利用集成在直线加速器上的CBCT实现在线的功能成像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从4-溴-l,2-二甲苯出发,经过三步反应合成了双-(3,4-苯二甲酸酐)二甲基硅烷单体,总产率为24.7%;由该单体与4,4′-二氨基二苯醚共聚合,经环化脱水反应得含硅聚酰亚胺,并对该共聚物进行了初步表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雷替曲塞经动脉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2例不同部位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介入方法,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提示,使用以雷替曲塞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经肿瘤滋养动脉行灌注化疗。术后观察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并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32例患者中2例出现Ⅱ一Ⅲ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6.25%,29例出现Ⅰ-Ⅱ度胃肠道反应,1例出现Ⅲ度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3.13%,1例出现轻度腹泻。其他I度以上化疗相关不良反应未在本组病例中出现。所有患者均接受至少2次经动脉灌注化疗,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1例,病变稳定(SD)17例,病变进展(PD)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63%。结论雷替曲塞用于动脉灌注化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椎体转移性肿瘤是目前临床上非常棘手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于2006 年3 月至2008 年12 月,对14 例椎体转移性肿瘤共计28 个椎体的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钱鹰  顾梦茜 《解剖学杂志》1998,21(2):105-109
用定量氚标记的2-^3H脱氧核糖法(^3H-2-Deoxyglucose,^3H-2-DG)和电生理学技术,研究了大马蹄蝠中脑上,下丘的听反应特征,电生理实验表明:下丘听反应的最佳频率为59KHz,从下丘中央核腹侧部到下丘表面,其频率从62KHz依次递减到35KHz具音频组构特点,^3H-DG法结果表明:(1)上丘对59KHz65dB59KHz,20dB,29.5KHz,20dB三组声刺激的反应处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