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恒河猴作为鉴定甲肝闰毒活疫苗的动物模型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汶  陈军 《浙江医学》1998,20(7):397-398
1995 ̄1997年期间,采用10批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对50只恒河猴进行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观察,接种后8周内检测ALT、抗-HAV抗体及肝穿病理检查,其结果表明恒河猴可作为鉴定甲肝减毒活疫苗的较好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应用核酸扩增产物测定的固相杂交酶联显色法(RT-PCR-ELISA)检测甲肝减毒活疫苗病毒滴度。方法 应用RT-PCR-ELISA。将标记有生物素的寡核苷酸引物所扩增的疫苗病毒基因产物。与微孔反应板上的特异性探针进行快速杂交,通过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亲和素进行酶联显色。读取吸光度(A值)。判断结果。应用此法检测了11批甲肝活疫苗滴度。并与常规细胞培养法(CCID50)比较。结果 本方法与细胞培养法的敏感性相仿,具有简便、快速、特异的优点。结论 RTPCR-ELISA法有望代替常规细胞培养法应用于甲肝减毒活疫苗病毒滴度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儿童中普及接种甲肝活疫苗后 ,对人群甲肝总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城区 ,按不同年龄分成 7组 ,分别于 1991年疫苗接种前及 2 0 0 0年儿童普及接种疫苗后 9年 ,检测正常人群 72 0名和 80 3名甲肝总抗体。血清检测法ELISA。结果 疫苗接种后人群总抗体阳性率有显著的提高。青少年及儿童 ( 18岁以下 )抗体阳性率由接种前的 2 9 84%提高到接种后的 6 4 15 % (P <0 0 1)。成人组( 2 5~ 35岁 )抗体阳性率从 78 9%到 84 5 % ,没有显著差别 (P >0 0 5 ) ,但未见有下降趋势。结论 儿童普及接种甲肝活疫苗后显著地提高了人群的总抗体水平 ,同时没有发现疫苗接种后易感人群的后移  相似文献   
5.
1995~1997年期间,采用10批甲肝减毒活疫苗(H_2株)对50只恒河猴进行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观察,接种后8周内检测ALT、抗-HAV抗体及肝穿病理检查,其结果表明恒河猴可作为鉴定甲肝减毒活疫苗的较好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对28例院内甲氧西林耐药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感染病例及37例院内甲氧西林敏感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感染病例,进行了临床和细菌学研究。结果显示,MRCNS感染病例包括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败血症、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疾病,它们多发生在有基础疾病患者,表现为发热、纳差等症状,病死率较高。致病细菌包括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等8个菌种的葡萄球菌。耐药性研究表明,MRCNS菌株占43.1%,其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都比较高,但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建议可选择万古霉素治疗院内MRCNS感染患者。  相似文献   
7.
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二针法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肝活疫苗(H2株)二针法的免疫原性。方法用0、6免疫程序,选85名免前抗HAV-IgG阴性的易感者接种甲肝活疫苗(TCID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甲肝活疫苗 (H2 株 )二针法的免疫原性。方法 用 0、 6免疫程序 ,选 85名免前抗HAV IgG阴性的易感者接种甲肝活疫苗 (TCID5 0 =10 6 5 /ml)。结果 一针免后 1月血清抗体阳转率 10 0 % ,抗体几何平均滴度 (GMT1 )等于 7 2 8± 2 2 1。二针免后 1月 ,抗体阳转率仍为 10 0 % ,GMT2 等于 48 7± 2 2 3 ,再免后抗体滴度比一针增加了 6 7倍。结论  89 4%的再免者抗体均有增长 ,其中增长 4倍以上的占 74 1%。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大规模接种后人群的免疫持久性以达到控制甲肝流行的目的。方法选择220名免前抗甲肝抗体阴性的儿童(年龄1~3岁)作血清学追踪观察,分别于接种H2株疫苗后的2月、12月、6年和10年观察抗甲肝抗体的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另外根据随机原则选择不同年龄组的人群(3岁、6岁、9岁、15岁、18岁、25岁和35岁)比较疫苗接种前和接种后10年抗甲肝抗体的阳性率。10年流行病学追踪观察疫苗接种率和甲肝发病率之间的关系。血清检测方法用ELISA法(用WHO标准品校正)和ABBOTT(美国)AxsymmEIA法。结果在血清学追踪观察人群中疫苗接种后2个月和接种后10年,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8.6%和80.2%;18岁以下年龄组疫苗接种前和疫苗接种后10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从7.69%升高到70.45%(3岁组)、52.58%升高到71.78%(18岁组)。流行病学效果观察:当疫苗接种率达到57%~74%时,2个试验点无甲肝流行;当疫苗接种率达到85%时,2个试验点无甲肝病例的发生;当疫苗接种率保持在85%~91%时,1~15岁年龄组儿童连续9年没有甲肝病例发生。结论通过10年观察,甲肝减毒活疫苗大规模的免疫接种在预防和控制甲肝的流行与发生过程中具有显著的免疫持久性。  相似文献   
10.
对恒河猴作为检定甲肝减毒活疫苗的动物模型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1997年间,采用10批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进行50只恒河猴接种观察,接种后8周内检测SGPT,抗HAV抗体及肝穿病理检查,其结果表明恒河猴可作为检定甲肝减毒活疫苗的较好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