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RapidArc和IMRT技术在脑胶质瘤术后放疗中保护海马的剂量学比较。 方法:选取22例脑胶质瘤术后行放疗患者,在其CT和MRI图像融合基础上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分别设计IMRT和RapidArc计划,比较两种计划在计划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 结果:两种计划均能满足处方剂量要求。与IMRT技术相比,RapidArc技术靶区适形度指数更接近于1(P<0.05)、靶区剂量均匀性指数无显著差异;在脑干和海马保护上,RapidArc技术比IMRT技术有明显优势,特别是海马的Dmax和Dmean值均显示在RapidArc技术中低于IMRT技术(P<0.05)。 结论:RapidArc计划可以达到或优于IMRT技术的靶区剂量分布,能更好地降低海马的受照射量,且相对MU和治疗时间均有很大的优势,是脑胶质瘤术后海马保护放射治疗计划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放疗后海绵窦复发再程放疗临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海绵窦复发受侵再程放疗的临床特点及文献复习.方法:回顾分析2000-06- 2006-04我院诊断的鼻咽癌初次治疗后局部海绵窦复发受侵者55例.全部经CT和(或)MR诊断,部分鼻咽局部重新活检;分析海绵窦受侵的CT和MR诊断意义及再治疗的效果、毒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55例海绵窦受侵复发患者,CT检出13例,MR检出43例.全组主要的临床表现及体征是外展神经麻痹、颅骨破坏,伴发头痛及前组颅神经受损.再程治疗后、2、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2.73%、78.18%、34.54%和9.09%.初治时有无颅底破坏对再次治疗后的生存率有一定影响,但1、2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年以上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到复发间隔时间越短再次治疗后生存率越低,与间隔3年以内者比较,间隔>3年者生存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MR较CT能更早期准确诊断鼻咽癌复发中海绵窦受侵,头痛和颅神经症状是海绵窦受侵的主要临床体征,放疗后海绵窦处复发再放疗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3.
放疗是鼻咽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放疗技术与水平对鼻咽癌预后至关重要。由于调强放疗设备结构的复杂性以及放疗临床要求的精确性,必然对调强放疗流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各放疗单位在设备配置、人员结构组成等方面存在差距,放疗同质化有待加强。且随着放疗信息管理系统、数字医学及人工智能技术在放疗领域的应用,原有流程已经满足不了新型精确放疗技术的应用需要。本流程旨在依据现有鼻咽癌放疗流程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放疗领域的最新进展,建立新的标准流程推荐,有力保证放疗的规范化、同质化,并实现鼻咽癌调强放疗的个体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采用低分割同期推量调强放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8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科共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高级别脑胶质细胞瘤的患者37例,术后放疗统一采用低分割同期推量调强放疗方式,放疗期间同步口服替莫唑胺化疗,放疗后4 w开始行辅助替莫唑胺化疗共6个周期。结果 1年、2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1%、77.4%、62.1%,其中Ⅳ级分别为63.2%、56.1%、42.1%;1年、2年、3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1.0%、64.5%、38.7%,其中Ⅳ级分别为57.4%、50.2%、25.1%,Ⅲ级1年、2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3.3%、64.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理分级、是否同步替莫唑胺与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相关。多因素分析提示,是否同步替莫唑胺、病理分级与OS相关。全组患者无4级以上急性不良反应,多为1~2级,经对症处理均可缓解。结论低分割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方式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能够获得理想的近期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耐受度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患者年龄、病理分级、是否同步替莫唑胺是重要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初治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IMRT)治疗前行锥形束CT(CBCT)复位的可行性.方法 纳入23例鼻咽癌IMRT治疗患者,以定位中心坐标原点作为计划中心点制订带CBCT验证的递向调强放射治疗计划,治疗前采用CBCT复位,并于第2、3次放疗前行CBCT扫描,对3次的配准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复位CBCT任一方向绝对值小于或等于3 mm占89.9%(62/69),<5 mm占98.6%(68/69),各方向偏差值为(0.6±2.1)mm;第2、3次CBCT任一方向绝对值小于或等于3 mm占92.8%(128/138),<5 mm占99.3%(137/138),各方向偏差值为(0.4±2.0)mm;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定位中心坐标原点作为计划中心点制定鼻咽癌IMRT计划,治疗前采用CBCT复位,直观方便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6.
人本主义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放射肿瘤学具有专科性强,入门学习难的特点.为此,我们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建立了基于临床病例与具体放疗技术为核心的翻转教学、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拓展教学、培训医师对授课内容反向讲习...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四维CT(4DCT)的2种重建算法在肺部靶区勾画中的差异。方法 :选取20例经病理确认为肺癌的患者,外周型9例、中央型11例。每名患者分别扫描重建方式为相位(phase-binning)算法和幅值(amplitude-binning)算法的2组4DCT。同一医师分别在每组4DCT的10个时相和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s,MIP)图像上勾画GTV10_p、GTVMIP_p、GTV10_a、GTVMIP_a,比较四者的体积和中心坐标差异。结果 :外周型:GTV10_p/GTVMIP_p、GTV10_a/GTVMIP_a、GTV10_p/GTV10_a、GTVMIP_p/GTVMIP_a分别为1.17±0.05、1.16±0.05、1.02±0.02、1.01±0.02;四者中心点在X、Y、Z轴上的差异小于1 mm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型:GTV10_p/GTVMIP_p、GTV10_a/GTVMIP_a、GTV10_p/GTV10_a、GTVMIP_p/GTVMIP_a分别为1.20±0.53、1.17±0.20、1.34±0.66、1.32±0.32;四者中心位置差异最大超过10 mm,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外周型病灶,amplitude-binning与phase-binning重建算法无明显差异,但不同的勾画方式表现出在10组CT上勾画融合的GTV10比在MIP图像上勾画的GTVMIP大16%~17%;对于中央型病灶,amplitude-binning与phase-binning算法有明显差异,在呼吸不平稳时,amplitude-binning算法比phase-binning算法去伪影效果好,因此建议当患者呼吸平稳时采用phase-binning算法,当呼吸不平稳时采用amplitude-binning算法。外周型病灶在MIP图像上勾画GTV可靠;中央型病灶,由于MIP图像上勾画的GTV MIP对高密度组织区分不精确,因此建议采用GTV10方式勾画。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