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勇  殷国庆  钟备 《现代医学》2001,29(2):100-102
目的探讨家兔被脑膜炎双球菌(MC)攻击后肺组织的病变特征。方法采用MC-A群菌株,按每公斤体重1×10  相似文献   
2.
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2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臧志栋  白浩  赵巍  钟备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9):1055-1055
目的 研究单磷酸阿糖腺苷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还原性各胱甘肽、甘草酸二胺等治疗2个月,B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28d,病程2个月时监测血清TBiL、DBiL、ALT、AST、HBeAg、HBV DNA。结果 B组TBiL、ALT、AST、HBeAg、HBV DNA较A组明显下降。结论 单磷酸阿糖腺苷可较好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 (HBV)C基因启动子 (CP)和前C基因变异对HBeAg含量和HBVDNA定量及肝炎病情的影响。方法 通过DNA扩增、基因序列分析检测 75例慢性乙肝、 14例慢性重型乙肝和 34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清HBVCP和前C基因序列 ,通过微粒子发光法定量检测血清中HBeAg的含量 ,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HBVDNA含量。结果  (1)中度和重度慢性乙型肝炎 (CH)患者CP双变异 (nt176 2A→T和 176 4G→A)的发生率同轻度CH组比较显著升高 (分别为 6 1 3%和 6 1 1%VS 2 3 1% ) ;肝硬化组患者CP双变异发生率同CH组比较显著升高(76 5 %VS 4 8 0 % )。前C基因终止变异 (nt1896G→A)在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发生率显著升高 (71 4 % )。 (2 )双变异组和终止变异组患者HBeAg含量均显著下降 ,但后者下降更明显。双变异组的HBeAb阳性率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但终止变异组的HBeAb阳性率同双变异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终止变异联合双变异组的HBeAg含量及HBeAb阳性率同终止变异组相似。 (3)双变异组和对照组患者HBVDNA含量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CP双变异和前C基因终止变异均影响HBeAg表达 ,但后者影响更大 ;在对病情影响上 ,前者与肝硬化发病有关 ,后者则与重型乙肝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4.
张小玉  王雷  钟备  魏强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3):2784-2785
目的:对照比较研究苦参素联合胸腺肽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患者的治疗作用,观察其肝功能指标、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HBV-DNA阴转率的变化,并与干扰素进行对比.方法:选择58例近6个月内未接受过抗病毒或其他免疫调节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组(治疗组)和干扰素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30例,苦参素胶囊(江苏正大天晴药业生产)0.2 g口服,每日3次;胸腺肽肠溶片15 mg,每目3次.对照组28例,干扰素500万U,隔日1次肌注,分别观察治疗3、6个月后肝功能指标、HBeAg、HBV-DNA阴转率的变化,结果:治疗3及6个月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恢复均较好,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HBeAg、HBV-DNA阴转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较好,与干扰素一样有较好的抗病毒效果.  相似文献   
5.
我们用家兔经血行感染脑膜炎球菌,监测血流动力学、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拟制作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休克型模型,并观察血浆可的松水平,探讨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变化。材料与方法一、菌液制作脑膜炎球菌A群菌株(批号:流A1987),由南京市卫生防疫站蒋兆铭主任医师惠赠。血清肉汤培养基增菌后,接种于羊血平板上,置5%CO2孵箱中,36℃24h后用生理盐水洗下菌体,输血器过滤的菌液比浊法测得为1×1011菌体/ml,分装存于冰箱内备用。二、家兔来源新西兰家兔,封闭群,体重2.11~2.7kg,由南京…  相似文献   
6.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发病凶险 ,死亡率较高 ,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案 ,在护肝治疗等基础上加输血浆或新鲜血液等综合支持治疗在慢重肝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可提高生存期。我们在 1999年 7月~ 2 0 0 1年 12月给予 2 8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病人输注γ射线辐射血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肝HBV-DNA载量对甘利欣降酶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利欣广泛用于各种急慢性肝炎的治疗,具有显著的降酶效果.然而,慢性乙型肝炎,尤其是"大三阳"者,有疗效差易反跳的现象.观察HBV-DNA载量的高低对其的影响,对提高"大三阳"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钟备  詹容娥 《中级医刊》1995,30(11):27-28
观测婴儿百日咳或百日咳综合征血钙107例。结果:〈2.25mmol/L44例(憋气27例)为低血钙组,≥2.25mmol/L63例(憋气30例)为正常血钙组。抽搐率前组高于后组(P〈0.01)。憋气Apgar评分前组低于后组(P〈0.05)。憋气Apgar评分减轻1度的天数,低血钙钙剂治疗组短于其对照组(P〈0.05);正常血钙钙剂治疗组与其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憋气消失天数,四组间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C基因启动子(CP)变异与无症状慢性HBV携带者(AsC)肝炎发作及慢性乙肝病情严重性的关系。方法:通过PCR及其产物直接测序,检测4例AsC、27例慢性乙肝和3例慢性重型乙肝病人血清的HBVCP和前C/C基因序列,并定量检测病人血清的HBVDNA。结果:(1)CP主要变异除核苷酸(nt)17621764双变异(1762A→和1764G→A)外,还存在nt1726-1730聚集变异(1726A→C、1727A→T、1730G→G)。(2)11例首次急性发作的慢性乙肝病人中(既往均有AsC史),8例出现CP聚集变异。而5例隐匿起病的慢性乙肝病人和4例AsC无一例出现该变异,且1例在AsC状态时无CP变异,肝炎发作时出现CP聚集变异。(3)CP聚集变异合并CP双变异的乙肝病人,临床上或表现为重型肝炎或迅速进展为活动性肝硬变,HBVDNA水平高滴度,HBVDNA(斑点法)阳性,HBeAg/抗HBe转换。结论:CP聚集变异与AsC肝炎急性发作有关;CP聚集变异与CP双变异同时存在,使慢性乙肝病人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10.
张汉荣  刘新钰  孙梅  钟备  赵巍  曹利  李敏 《江苏医药》2004,30(6):406-408
目的 研究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血清的HBV C基因启动子(CP)和前C基因变异情况。方法 通过DNA扩增、基因序列分析检测7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和14例慢性重型乙肝(CSH)患血清的EIBV CP和前C基因序列,通过微粒子发光法定量检测血清中HBeAg的含量及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血清中的HBV DNA。结果 (1)前C终止变异(nt1896G→A)在CASH组中的发生率显高于CHB组(71.4%和26.7%);CP双变异(nt1762A→T和1764G→A)则在CASH组和CHB组的发生率无显差异(42.9%和48.0%)。(2)CSH组的HBeAg含量显低于CHB组;CSH组的HBeAb阳性率则显高于CHB组(71.4%和32.0%)。(3)CSH组和CHB组的HBV DNA定量则无明显差异。结论 前C终止变异,对e系统有明显影响,与CSH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