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7篇
肿瘤学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大肠杆菌PQ66及其oxyR基因缺失突变体OG400作为生物指示体,观察到H_2O_2、异丁基过氧化氢(BHP)、异丙基苯过氧化氢诱导OG400 SOS反应的敏感性明显高于PQ66,而甲醛(FA)及联二-N-甲基吡啶(MV)诱导的SOS反应在2菌种间无差异,同时发现MV能诱导PQ66和OG40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产生,且2菌种间的诱导水平无差异,而H_2O_2不能诱导PQ66 SOD的产生.结果提示:oxyR基因的功能主要在于拮抗过氧化物引起的氧化损伤,对超氧化物诱导SOD产生则无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1,5一一氯硝基苯(1,5—DCNB)是一种新合成的农用氮肥增效剂。它的遗传毒理作用及其机制不够明了。本工作在S.typhim-urium TA1535、TA100、TA98、TA1535/PSK1002和E.Coli GW1104、GW1017上研究了2.5—DCNB的致突变与SOS反应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如下:(1),2,5—DCNB(50~2,500ηg/ml)引起TA100的回变菌数随剂量加大而增多,最大回变值为对照的8.66倍,但不能引起TA98的回变。(2),2,5—DCNB(50~2,500ηg/ml)不能引起TA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 E.coli CM891为靶细胞,用细菌内抗突变作用模式研究了肉桂醛,鞣酸,二烯丙三硫的抗4NQO 突变性及其作用机制。含质粒 pKM101的 CM891的高抗株(抗50μg/ml 氨苄青霉素)能提高该菌株的自发突变率和4NQO 诱发的突变率以及对鞣酸的杀伤抗性。肉桂醛的抗突变性不依赖质粒 pKM101效应,但与暂时性生长延搁有关。鞣酸及二烯丙三硫的抗突变机制可能包括质粒 pKM101介导的易误修复。上述三种化学物中每二种联合应用均显示抗4NQO 突变性的协同效应及对靶细胞的毒性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氧化相关因素对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和HeLa细胞DNA损伤的自身修复情况.方法:将CHL细胞和HeLa细胞用不同氧化相关因素处理一定时间[CHL细胞:过氧化氢(H2O2)25 min,重铬酸钾(K2Cr2O7)105 min,阿霉素(Dox)75 min;HeLa细胞:H2O2 25 min,K2Cr2O7 105 min],随后立即去毒培养0、0.5、1、2、3 h,以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DNA链断裂情况.结果:①CHL细胞经H2O2、K2Cr2O7、Dox作用后引起DNA链断裂,去毒培养1 h链断裂修复明显(P<0.01);去毒培养2~3 h,前两毒剂的损伤组完全修复,而Dox组链断裂仍高于未损伤组;②HeLa细胞经H2O2、K2Cr2O7作用后引起DNA链断裂,去毒培养0.5 h链断裂明显修复(P<0.01),去毒培养1 h则完全修复;③CHL细胞和HeLa细胞损伤后修复的拖尾率与修复时间的回归系数显著不同(P<0.05).结论:两种细胞在氧化性DNA损伤后均迅速启动自身修复,但HeLa细胞比CHL细胞有更快的修复能力;同时这两种细胞由Dox所致损伤修复能力均较H2O2、K2Cr2O7所致的差.  相似文献   
5.
化学物对CM891菌株正向突变和回复突变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研究菲啰啉对2种氧化剂和抗癌药多柔比星诱发细胞DNA损伤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损伤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菲啰啉预处理CHL细胞30 min, 再分别加入3种不同染毒受试物,共同培养一定时间(0.3 mmol·L-1重铬酸钾:105 min; 0.5 μmol·L-1多柔比星:5 min; 0.4 mmol·L-1过氧化氢(H2O2):25 min)后, 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方法(ASCGE)测定DNA链断裂情况, 并同时以菲啰啉与二甲亚砜(DMSO,0.33 mol·L-1)比较对H2O2致DNA损伤中·OH的产生和清除。结果 3种染毒受试物均可明显引起CHL细胞DNA链断裂;而当3 μmol·L-1菲啰啉预处理后, 可使重铬酸钾、H2O2所致DNA迁移长度和细胞拖尾率明显降低, 并超过DMSO降低H2O2的损伤作用, 当菲啰林浓度升至12 μmol·L-1时, 可完全消除这两种因素所致的DNA链断裂损伤;10 μmol·L-1菲啰啉可抑制多柔比星所致DNA损伤, 但浓度直至60 μmol·L-1仍不能完全消除多柔比星的损伤作用。结论 菲啰啉对2种氧化剂和多柔比星所致DNA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护作用,同时提示重铬酸钾和H2O2所致的DNA损伤主要与需过渡金属离子参与的·OH产生有关, 而多柔比星所致损伤仅部分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7.
① 32种中药水提物、蔬菜汁和化学品溶液对化学诱变剂诱发的依λCI-SOS反应的抑制作用 用简化原噬菌体诱导抑制试验(样品掺入平板点试测积法)观察了党参(1)、黄精(2)、生山楂(3)、苦参(4)、诃子(5)、首乌(6)、女贞子(7)、白芷(8)、麦冬(9)、浙贝母(10)、郁金(11)、玄参(12)、白芍(13)、白术(14)、延胡索(15)、带蒂菱殳(加兴,16)、带蒂菱殳(余杭,17)、韭菜(18)、茄子(19)、生姜(20)、莲芯(21)、乌梅内(22)、5-氟尿嘧啶(23)、5-氟脱氧尿苷(24)、姜黄  相似文献   
8.
uv和大多数化学物的致突变需通过umuDC基因介导的SOS修复处理。在S.typhim-urum TA1535上,质粒PKM101有增变效应,带融合基因umuC’—×~Lacz的质粒PSK1002能诱导SOS反应。然而,不清楚质粒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E.coli CM891菌株双生物学指标——正向突变和回复突变检测环境中的抗突变物。实验结果显示,肉桂醛、二烯丙三硫和鞣酸均具有有效地拮抗4NQO诱发的低剂量链霉素抗性正向突变和色氨酸缺陷回复突变的作用;肉桂醛且有抗自发正向突变和回复突变的作用。本文还讨论了化学物拮抗回复突变和拮抗低剂量链霉素抗性正向突变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发病的高糖危险因素与治疗新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君梅  金中初 《临床荟萃》2004,19(9):526-527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糖尿病控制与合并症临床研究组(DCCT)和英国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前瞻性研究(UKPDS)显示,严格的代谢控制和抗高血压治疗可能会减慢糖尿病肾病(diabetes nephropathy,DN)的发生和发展,但不能将其完全抑制。研究表明,高血糖是引起DM微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