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6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解北京郊区儿童眼病情况,本文对顺义县边缘乡村学龄前儿童眼病作了普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于1989年随机抽查了顺义县10个乡4~7岁学龄前儿童5010人,10020只限,所有被检儿童均用儿童视力表查视力,用照影法及遮盖法查限位。凡视力<0.9者,阿托品散朣验光,用国际标准视力表矫正,视力≤0.8者诊断为弱视,凡视力低于0.9者,均检查眼前节及限底,对特殊眼病均请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眼科专家会诊确定诊断。  相似文献   
2.
在各主管部门领导的关怀指导下 ,经全国眼科同道的共同努力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于 1 993年创刊 ,至今已走过了 1 0年历程。一、《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在斜视与小儿眼病专业发展中诞生随着现代眼科学及多个边缘学科的发展 ,一些严重影响儿童视觉发育的常见小儿眼病 ,如弱视、斜视等引起了专家们的关注。小儿眼科是一个与多学科相关的领域 ,如与妇产科、儿科、神经科及基础学科等密切相关 ,有很多未知的领域急待探索研究。 2 0世纪中期 ,我国眼科前辈就引进了有关理论技术 ,积极开展了儿童眼病的临床及研究。 1 984年以刘家琦教…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正常儿童优势眼视觉诱发电位特征。方法:对47名正常儿童进行全视野刺激多导视觉诱发电位研究。结果:优势眼视觉诱发电位以0_z电极为代表,P_(100)潜伏期较非优势眼缩短(P<0.01),而N_(75)—P_(100)峰峰值较非优势眼增大(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偏利现象,这种偏利现象可能与控制视神经髓鞘优先形成的某种遗传机制有关,或是中枢神经系统突触的局部构造、突触效能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弱视在视网膜水平的改变。方法:对4种类型的弱视儿童86例分别进行VEOG测试,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形觉剥夺性弱视组的光峰电位、电势差值和Arden比明显偏高;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光峰电位偏低,光峰时间延长;屈光不正性弱视组中,近视屈光状态者暗谷电位增大,Arden比与Gliem比偏低,远视屈光状态者则无明显变化;斜视性弱视组各参数未见明显差异。结论:提示在视网膜水平不同  相似文献   
5.
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制的立体视检测卡对3~12岁的300例正常儿童和100例弱视儿童进行立体视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11视力正常儿童:本市两所幼儿园和一所小学3~12岁的儿童,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查视力,用角膜映光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研究敏感期内、末不同时限单眼斜视(monocularstrabismus,MS)和单眼剥夺(monoculardeprivation,MD)幼猫视皮质、外侧膝状体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的可塑性变化。从形态学、分子神经生物学角度探讨不同时限MS和MD幼猫视  相似文献   
7.
分离性水平斜视(DHD)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分离性水平斜视(Dissociated horizontal deviation , DHD) 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6 例DHD 病例。结果 临床诊断要点为(1) 间歇发生的不对称性外斜视, 斜视角不固定。(2) Bielschowsky 现象存在。(3) 常伴有垂直分离和眼震。治疗方法首选外直肌后徙,合并垂直性分离者行上直肌后徙或下斜肌后徙转位术。16 例病人出院时均为正位, 随诊期间有3 人复发。结论 当DVD 病人的水平分离非常明显时, 应诊断DHD, 在明显影响外观时应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9.
双上斜肌麻痹的临床特征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晓玲  郭静秋 《眼科学报》1991,7(4):190-195
双眼上斜肌同时麻痹称为双上斜肌麻痹,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眼科学者的重视。本文报告13例,均是我科近年来手术治疗并在术后观察3个月以上者。13例病人都无明显外伤史,发病在出生时及出生后早期,为先天性病变。手术次数1~2次。临床特征:不对称病变以单眼上斜视,代偿头位为主要表现,其中有一部分病人为潜在型双侧病变。对称型以两侧同向注视时的反向上斜视为主要表现,双侧Bielschowsky征为阳性。不少病人同时有V型斜视。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一般应做双眼手术。可根据病情决定是同时做双侧手术,还是分次做,以及术式、术量。术后大部分病人能获得满意的头位及眼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输卵管切除对AMH、卵巢功能及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随机纳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生殖中心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输卵管因素行IVF-ET的患者179例(年龄≤35岁),其中包括输卵管双侧切除患者40例(A组),输卵管单侧切除患者59例(B组),对照组患者80例(C组,为输卵管阻塞未行手术者)。比较各组间AMH等卵巢储备指标及IVF-ET助孕结局。结果 A组患者较B、C组AMH下降,Gn用量及用药天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患者之间AMH及Gn使用情况无明显差异。3组之间基础FSH、LH、FSH/LH、E2、AFC、取卵数、2PN受精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等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此外,AMH变化与输卵管切除年限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双侧输卵管切除后卵巢反应性降低,可能不可逆的影响AMH及卵巢功能,而单侧输卵管切除对卵巢储备无显著影响。输卵管切除对IVF-ET结局无影响。因此,双侧输卵管切除时应保护输卵管系膜,尽量减少对卵巢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