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心血管系统的急症,病情变化快,死亡率极高,未就诊的患者50%于2 d内死亡,70%于7 d内死亡.除内科保守治疗外,外科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关于AD的术后监测治疗资料报道较少,现将我院18例患者术后治疗体会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脑神经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整理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脑神经系统并发症分成有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收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患者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外伤史及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并发症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血管手术史、术前脑神经系统症状、术前白细胞计数及术前血肌酐均高于无并发症组,且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入住时间均长于无并发症组(P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有合并症、有心血管手术史、术前有脑神经系统症状、术前血肌酐水平高、术前白细胞计数高及体外循环时间长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脑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多,临床上应加强对高危患者的筛查和强化监控管理,尽可能减少脑神经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病理诊断为标准评价双源CT增强扫描定性和定量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的准确性。 方法 采用双源CT对离体冠状动脉进行0.6 mm层厚横断面增强扫描,将CT值>130 HU的斑块定性为钙化斑块,依据钙化斑块在管壁横断面上的弧度将其分为3型:轻度钙化、中度钙化和重度钙化。计算钙化斑块导致的冠状动脉狭窄,并与病理分型和所测冠状动脉狭窄进行对比。 结果 病理切片发现钙化斑块69个,DSCT发现57个,双源CT检测轻度、中度和重度钙化斑块的敏感性分别为88.3%、100%和100%。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双源CT高估了轻度、中度和重度钙化斑块导致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别相差(3.2±2.0)%、(4.9±4.7)%和(14.7±8.2)%,P<0.05。 结论 双源CT增强扫描能够检测定性不同类型的冠状动脉钙化;与病理对比,双源CT高估了钙化斑块导致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严重。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搭桥(CABG)是冠心病的常用外科治疗方法,较内科药物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存活时间,尤其是对左主干病变,三支血管以上病变,左室功能不良等病情较重的患者,可显著改善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通过漂浮导管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指导临床用药、稳定患者循环的临床体会。方法:随机选取冠脉搭桥术后使用漂浮导管监测心排血量(CO)、心排血指数(CI)、平均动脉压(M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中心静脉压(CVP)、外周阻力指数(SVRI)、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等指标的88例患者,监测时间为2~5 d,根据监测数据针对性用药调整心功能、血容量、外周阻力等情况,加快患者康复。结果:患者术后心功能、SVO2逐步改善,外周阻力初始偏高,后趋于正常,肺循环阻力呈下降趋势,MAP、CVP、PCWP在术后6 h左右有下降趋势,后逐渐转为正常。88例患者中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肺部感染死亡,余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应用漂浮导管行血流动力学有创监测对于指导冠脉搭桥术后(尤其是术后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郭长英  宋艳  郭琳 《海南医学》2005,16(3):56-57
我们随机对2003年元月~2004年元月入院的3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成两组,术前进行心电图及肌钙蛋白T检查,术后定期进行血肌钙蛋白T测定,连续心电监护,观察其变化,进行分析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早期在治疗上的经验体会.方法 回顾总结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121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婴幼儿术后的治疗情况.结果 所有轻中度肺动脉高压术后Pp/Ps降至正常,均在术后12 h内顺利脱机,病情稳定.18例重度肺高压患儿有5例术后Pp/Ps≥0.75,术后第二天Pp/Ps降至0.45-0.5.16例患者脱机时间2-6 d,2例(1.65%)死亡,死亡原因为:低心排1例,肺动脉高压危象1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苯磺酸瑞马唑仑对心脏重症患者术后的镇静效果及对认知功能、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2年1—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心脏外科术后入住重症监护室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采用单双号法分组,各40例。A组接受苯磺酸瑞马唑仑镇静药;B组接受美右托咪定镇静药。比较两组镇静效果、术后恢复情况、血流动力学[混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Scv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认知功能、不良反应。结果 A组达到目标镇静时间、镇静深度满意时间、停药后恢复时间短于B组(P<0.05)。A组第1次脱机时间短于B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短于B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2时,A组HR、MAP高于B组,SvO2/ScvO2低于B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2、24 h,两组MMSE评分均高于镇静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认知功能障...  相似文献   
9.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死亡病例调查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提高医务人员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医院感染的认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调查2008年3-6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伴有MRSA感染的死亡病例,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MRSA细菌谱及耐药情况.结果 3例死亡病例均检出MRSA,药敏试验显示对万古霉素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检出MRSA 30株,药敏试验显示:对青霉素、红霉素、头孢唑林、苯唑西林耐药率达100.O%;对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等耐药率为66.7%~87.0%.结论 MRSA对抗菌药物耐药严重,易侵袭营养不良、大手术创伤、术后长时间使用呼吸机的患儿,应早期使用敏感药物,并从医院感染管理、医疗护理管理等多学科的角度,预防与控制MRSA医院感染暴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右美托嘧啶联合丙泊酚用于肾移植术后早期发生谵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肾移植术后早期发生谵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0例)采用右美托嘧啶联合丙泊酚镇静治疗,对照组(n=30例)仅采用丙泊酚镇静治疗,分别记录治疗开始后24h、36h、48h后的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严重程度(CGI—GI)谵妄评定量表(CAM—OR)评分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种类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h、36h、48h各组治疗前、治疗后分别用谵妄评定量表(CAM—CR)、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严重程度(CGI—GI)给予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嘧啶联合丙泊酚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肾移植术后早期发生谵妄患者症状,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