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忠  夏嫱  王新颖  陈阳  郭锦锦  杜联峰 《广东医学》2016,(23):3521-3523
目的 探讨西红花苷Ⅰ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及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方法 培养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用脂多糖(LPS)诱导建立巨噬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实验分正常对照组、LPS组以及LPS+不同浓度西红花苷Ⅰ干预组,各干预组加入浓度分别为50、100、200、500μg/mL的西红花苷Ⅰ培养1 h后,向LPS组和各干预组加入LPS,使其终浓度为20μg/mL培养24 h,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以及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变化.结果 成功用LPS诱导建立了巨噬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与LPS组相比,西红花苷Ⅰ干预组在一定浓度范围(50、100μg/mL)内能显著降低巨噬细胞的损伤率、减少LPS损伤细胞培养上清中LDH的释放、提高LPS损伤细胞中SOD的活性、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结论 西红花苷Ⅰ对LPS引起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及其吞噬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接种新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后远期疫苗特异性CD4+记忆T细胞亚群的特征.方法 根据自愿原则,选择31例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47个月后的儿童,取静脉血并分离淋巴细胞,细胞培养中滴入甲型H1N1流感疫苗,同时设不加疫苗刺激的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CD4+记忆T细胞亚群的表型特征.结果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疫苗特异刺激组为29.85%,对照组为39.00%,实验组低于对照组;CD4+初始T细胞实验组为74.32%,对照组为70.08%(P>0.05);CD4+记忆T细胞实验组为28.54%,与对照组25.5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忆T细胞分中央型与效应型记忆T细胞,检测结果:CCR7和CD62L单阳性记忆T细胞亚群实验组分别为72.52%、29.85%,对照组分别为84.0%、93.44%,实验组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验儿童初始T细胞比例都较高;甲型H1N1流感疫苗能诱导抗原特异性记忆CD4+T细胞的产生,可是为数较少,当中主要是中央型记忆CD4+T细胞,其中CCR7+和CD62L+记忆T细胞数量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顺铂(DDP)联合长春新碱(VCR)对人结直肠腺癌耐长春新碱细胞(HCT-8/V)增殖、凋亡与自噬的影响。方法:以RT-LCI高内涵技术平台,连续观察120 HCT-8/V细胞的生长规律及连续70 h观察细胞凋亡与自噬。结果:DDP对HCT-8/V有抑制作用,但无剂量依赖关系; VCR对HCT-8/V抑制作用与药物浓度梯度呈正比; DDP、VCR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没有差异; DDP、VCR单独及联合应用可抑制HCT-8/V自噬。结论:DDP联合VCR应用通过抑制HCT-8/V细胞的增殖与自噬实现耐药性逆转。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儿童接种新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远期血清抗体水平, 评价其体液免疫持久性。
方法 用ELISA法对2009年12月-2010年1月新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儿童进行新甲型H1N1流感抗体检测。
结果 2013年12月21日采集样本, 32名儿童血清新甲型H1N1流感抗体平均水平仅为69.75 ng/L, 阳性保护率为15.63%, 男女性别间及7~8、9~10岁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新甲型H1N1流感疫苗远期体液免疫保护较差, 7~10岁儿童如需取得较好抗体保护, 需再次接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弓形虫在我国男性人群的流行及其对男性生殖的影响,为研究弓形虫致男性生殖损伤提供重要依据及参考数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Science Direct、Google Scholar、Ovid、CNKI、维普、万方、CMB数据库,并辅以参考文献追溯和手工检索方法,检索1990年1月至2015年12月发表的有关国内男性弓形虫流行及弓形虫致男性不育的文献及学位论文。按照纳入、剔除标准与质量评价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Stata13.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获得关于弓形虫在男性流行的文献33篇,共调查36 442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弓形虫总感染率为6.96%[95%CI(5.81~8.18)],亚组分析显示地区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int=62.19,P=0.002),其中东北(5.00%)、华北(5.35%)感染率最低(P<0.05),西南地区最高(11.18%,P<0.05),华南(7.77%)、华东(7.09%)、华中(6.12%)、西北(6.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3)。获得弓形虫与男生不育关系文献16篇,首先对正常及不育男性人群弓形虫感染情况的对照研究数据进行meta分析,OR为2.9[95%CI(2.25,3.75)];其次对其中涉及AsAb对照研究数据的7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OR为5.62[95%CI(3.49,9.04)];最后,将以上7项研究的AsAb数据及其弓形虫感染数据合并为两个亚组进行分析,两组的OR(95%CI)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Qint=3.37,P=0.066)。结论 我国男性弓形虫感染率在各地区差异较大,弓形虫感染及其诱生的AsAb与男性不育关系密切,需引起社会重视和进一步防治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外腺病毒介导的白细胞介素-24基因(Ad-IL-24)对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Karpas299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Karpas29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Ad-IL-24组及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组(Ad-GFP组)。Ad-IL-24组加入200.0μL Ad-IL-24原液,Ad-GFP组加入200.0μL Ad-GFP原液,空白对照组加入200.0μL PBS溶液。分别于处理12、24及48 h后,采用细胞毒性与增殖检测试剂盒(CCK-8试剂盒)检测3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于处理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组的细胞凋亡率。结果 Ad-IL-24对Karpas299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随时间延长,Ad-IL-24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呈上升趋势;同时点与Ad-GFP组相比较,12、24及48 h时Ad-IL-24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较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及Ad-GFP组相比较,Ad-IL-24组的细胞凋亡率较高(P<0.05)。结论 Ad-IL-24对Karpas299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能引起Karpas299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7.
8.
郭锦锦 《当代护士》2016,(7):150-15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术后患者正确卧位执行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进行活动。结果术后正确卧位执行率由原来的59%提高到94%。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术后患者正确卧位执行率,而且提高了对品管圈方法科学有效的认识,增进了和谐的护患关系,创造了协作、轻松和高效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9.
白细胞介素10 (interleukin-10,IL-10)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一种多效价细胞因子,既有免疫抑制作用也有免疫刺激作用.IL-10的特异性受体为受体复合物,包括与配体结合的IL-10R1亚单位和起辅助作用的IL-10R2亚单位.IL-10与细胞表面IL-10R1和IL-10R2相互作用并主要通过激活JAK-STAT通路发挥生物学作用.IL-10生物学活性都是通过IL-10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特异性结合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冻融-透析法制备猪脾转移因子,并对其理化性质以及免疫学生物学活性、生物安全性进行初步检定。方法:采用低温匀浆反复冻融新鲜的猪脾脏、无菌离心匀浆脾脏组织液,取上清液透析制备转移因子;以改良Lowry法分别检测多肽含量,并进行理化指标、无菌试验、热原质试验及其生物学活性检测。结果:冻融-透析法制备猪脾转移因子的理化性状符合《中国生物制品》的要求;无菌试验、热原质试验均为阴性;安全试验合格;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E花环形成试验证实其具有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生物学活性。结论:成功制备了猪脾脏转移因子,其各项理化指标符合生物制品规程的要求,同时具有较好的非特异性免疫学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