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8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假性动脉瘤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自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3月我院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假性动脉瘤的诊治情况。1 资料与方法   12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 ,男、女各 6例 ,病程 1~ 3 0天 ,年龄 3 8~ 70(60 3± 9 5 )岁。临床表现 :搏动性肿块 12例 ,其中伴杂音 10例 ,超声 :最大瘤体 6 1cm× 3 9cm ,最小 2 0cm×0 7cm。造影术后发生 6例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后 6例。诊断 :超声检查发现穿刺部位血管外假腔与股动脉相通 ,Doppler示来回血流信号。超声引导压迫法 :超声探头指引下压迫假腔与股动脉相通处 ,使血流信号消失 ,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围术期并发心肌梗死(PMI)患者的发生原因及临床特征。方法将PMI患者44例与同期行PCI的213例冠心病患者对比分析。结果①PMI患者合并糖尿病者较多(36.4%和27.2%,P=0.016);血清总胆固醇[(5.69±1.73)mmol/L和(4.47±1.61)mmol/L,P=0.041]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7±1.15)mmol/L和(2.67±0.98)mmol/L,P=0.032]较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41±0.08)mmol/L和(0.53±0.24)mmol/L,P=0.049]较低;冠脉病变积分较高(12.75±5.61和8.96±3.68,P=0.027)、左主干(9.1%和4.2%,P=0.001)和多支病变(63.6%和41.8%,P=0.002)均多于非PMI组。②两组患者PCI成功率(95.5%和94.8%,P=0.523)相当,PMI并发边支闭塞(11.4%和3.8%,P=0.001)和慢(无)血流者(34.1%和13.1%,P=0.001)较多;球囊扩张时间长[(15.4±5.9)s和(8.7±2.4)s,P=0.026]、次数多(3.1±1.2和1.5±0.6,P=0.003),扩张压力无差别[(114.2±26.3)kPa和(98.0±35.4)kPa,P=0.752];支架置入较多(2.8±1.1和1.3±0.4,P=0.037)和X线曝光时间较长[(102.3±14.5)min和(67.9±23.4)min,P=0.002]。结论PMI患者在术前多具有高血糖、高血脂的危险因素,冠脉病变复杂、高危,术中多次、长时间扩张病变和并发边支闭塞及慢(无)血流是其发生PMI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北京某医院冠心病初诊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及术后心理护理是否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方法于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对在北京某医院心内科病房收治的符合条件的冠心病初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并在术后进行心理干预,并收集其一般人口学信息、社会支持得分及术前术后焦虑抑郁得分。结果本研究共调查200例冠心病初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为40.9±6.8。术前术后焦虑标准分分别为42.0(15.0)、33.0(14.0),术后焦虑有所缓解(Z=-8.3,P=0)。术前术后抑郁标准分分别为43.0(17.0)、33.0(19.0),术后抑郁有所缓解(Z=-7.1,P=0)。与国内常模相比,术前焦虑状况比常模严重(Z=-7.8,P=0),术后焦虑状况比常模要更轻些(Z=-2.8,P=0.005)。抑郁情绪也是如此(术前(Z=-2.9,P=0.004),术后(Z=-5.0,P=0))。结论北京某医院冠心病初诊患者经介入治疗及术后心理干预后,焦虑及抑郁情绪均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病患者家族史阴性和阳性发病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家族史阳性和阴性发病特点和危险因素的对比分析研究,我们旨在加强家族史高血压患者及其家族成员高血压一、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路径应用单根MAC指引导管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中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入选2013年8月至2013年12月北京通州区潞河医院心内科经急诊室-CCU-导管室途径连续收治的STEMI患者72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9.1±12.2)岁。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6例)和MAC组(36例)。对照组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后再用MAC3.5指引导管介入治疗,MAC组直接应用MAC3.5指引导管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记录导管室门-囊(cathlab door to balloon,C2B)时间、门-囊(door to balloon,D2B)时间、造影剂用量、总的操作时间、透视时间、放射剂量面积乘积和穿刺部位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在PCI术前/后TIMI血流分级、药物使用、介入操作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MAC组C2B时间[(22.58±9.94)min vs.(18.38±5.43)min],总的操作时间[(37.65±12.51)min vs.(29.64±11.26)min],透视时间[(10.68±4.42)min vs.(7.80±4.24)min]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AC组较对照组放射剂量面积乘积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穿刺部位局部血肿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8%vs.2.78%,P0.05)。结论经桡动脉应用单根MAC3.5指引导管同时行STE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PCI能够缩短C2B时间、透视时间,介入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院内死亡原因。方法连续入选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心内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STEMI行直接PCI院内死亡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死亡原因。结果总计1314例STEMI患者进行直接PCI治疗,住院期间死亡44例,病死率3.3%;发病到就诊平均时间(5.3±4.6)h;43.8%的患者梗死相关血管为前降支,其中11例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33例患者植入支架44枚,平均每例患者植入支架(1.1±0.8)枚。主要死亡原因为心源性休克56.8%,其次为心脏破裂占20.5%,15.9%死于血管并发症(包括无复流、支架内血栓、冠状动脉穿孔、夹层)。结论 STEMI患者直接PCI院内死亡原因依次为心源性休克、心脏破裂、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合并新发脑卒中患者口服抗凝药物的应用现状和影响抗凝药物使用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选取2011年8月至2018年12月参加中国房颤注册研究且在随访过程中新发急性非致死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 随访日期截止到2019年12月。根据患者脑卒中后是否服用抗凝药物分为抗凝组和非抗凝组, 收集患者一般信息、合并疾病、用药史等基础临床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与卒中后抗凝药使用有关的因素的优势比(OR)分析房颤合并新发急性非致死性缺血性脑卒中人群抗凝药物治疗的应用现状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57例在随访过程中新发急性非致死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 卒中后3个月内口服抗凝药物(oral anticoagulant, OAC)治疗率39.4%(377/957)。多因素分析表明较高医保报销比例(OR:1.91, 95%CI:1.28~2.86, P=0.002)、围卒中期房颤复发(OR:3.34, 95%CI:2.34~4.76, P<0.001)、合并用药种类(1~2种OR:2.10, 95%CI:1.36~3.23, P=0....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巴酚丁胺 (DOB)负荷 2 0 1Tl心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70例临床确诊或疑诊冠心病的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前后 2周内进行 DOB负荷 2 0 1Tl心肌断层显像。结果 :DOB2 0 1Tl心肌断层显像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 93.3% ,特异性为80 .0 % ;单、双、三支冠状动脉受累时的敏感性为 90 .9%、93.7%、10 0 % ;心肌显像对左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6 8.5%、75.0 % ,4 2 .9%、97.6 %和 81.6 % ,87.5%。负荷试验终点时双支、三支血管病变 DOB用量明显低于单支病变用量 (P <0 .0 1)。试验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DOB2 0 1Tl心肌断层显像对冠状动脉病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UGTD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A)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00年1月至2007年2月,对36例经皮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发生的股动脉PSA进行了UGTI,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34482(63.5±10.8)岁。造影术后发生11例,支架置入术后发生25例。凝血酶注射成功后平卧4~6h,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后1~3d复查超声,30d临床随访。结果36例患者,单囊腔PSA32个,复合囊腔PSA4个(≥2个腔),瘤腔平均为(2.98±1.30)cm×(1.84±0.75)cm,凝血酶注射剂量为250~1000(644.29±239.10)U,34例患者1次UGTI即刻闭合瘤腔,2例注射凝血酶500U后动脉与瘤腔通道血流明显减弱,在超声引导压迫下5min闭合。UGTI治疗PSA成功率为94.4%0(34/36)。1例注射凝血酶1000U后虽然瘤腔闭合,但股浅动脉内血栓形成,行外科手术治疗。1例注射凝血酶500U后瘤腔闭合,但2min后出现寒颤、高热过敏反应,对症处理后好转。术后1d复发2例,1例超声引导压迫后瘤腔闭合,另1例再次注射凝血酶1000U成功闭合,30d临床随访无复发,UGTI治疗PSA复发率为5.6%(2/36)。结论UGTI治疗股动脉PSA是一简单、安全、快速、耐受好的方法,可作为临床治疗PSA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逐年增多 ,尤其是冠状动脉 (冠脉)介入治疗日益引起关注 ,本文回顾性总结≥ 70例 70岁AMI患者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PCI)的情况 ,旨在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1 对象与方法入选病例为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1 2月在我院心内科就诊并接受PCI的≥ 70岁的AMI患者共70例 ,男 5 3例 ,女 1 7岁 ,年龄 70~ 84( 72 .4± 5 .3)岁。其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2 8例 ,下壁心肌梗死40例 (并发右室梗死 1 9例、后壁梗死 8例 ) ,高侧壁心肌梗死 2例。并发高血压 5 7例 ( 81 .4% ) ,糖尿病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