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应用双层聚丙烯补片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15例腹壁巨大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15例患者疝环直径均〉10 cm,其中初次切口疝10例、复发性疝5例;均采用双层聚丙烯补片置入治疗。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切口感染、切口下血肿、排斥反应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痊愈出院。所有患者均获随访6~40个月,平均21个月。15例患者中,术后1年复发1例,另14例随访期间均未见复发。结论应用双层聚丙烯补片置入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材料价格低廉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的临床功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2008年9月~2012年3月下肢大隐静脉的治疗过程,传统组与改良组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下肢大隐静脉的治疗的对比分析中,改良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出院时间较传统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后方法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出院时间,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导管溶栓与经足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66例急性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导管溶栓组(A组)32例,经患侧足背静脉溶栓组(B组)34例,对比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栓消除率、溶栓时间及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结果:A组血栓消除率(64.38±18.24)%,明显高于B组(37.28±20.36)%(P<0.01),A组溶栓治疗时间(96.38±13.45)h,明显短于B组(143.65±13.37)h(P<0.01)。随访3~18个月,A组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31.25%(10/32),低于B组52.94%(18/34)(P<0.05)。溶栓72、120 h后2组膝上15 cm和膝下10 cm患肢和健侧周径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导管溶栓血栓清除率明显优于经足背静脉溶栓,在短期内即可达到一定的有效率,同时可以维持良好的远期通畅率,降低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老年人上消化道穿孔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6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胃穿孔(含2例胃癌穿孔),11例十二指肠球部穿孔。28例病惠均进行手术治疗,其中21例行单纯修补术,5例行胃大部切除术,2例行胃癌根治术,其中27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早期及时诊断以及积极手术治疗是治愈老年人上消化道穿孔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李军  郭洪启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7):126-127
目的探讨皮下引流管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中的临床功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9月~2011年12月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过程.对传统组与改良组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的对比分析中,改良组切口液化后愈合时间、整体愈合时间较传统组明显缩短(P〈0.05),改良组换药次数较传统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采用改良后方法能明显减少换药次数,缩短愈合时间,是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