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研究依托泊苷与DNA的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荧光光谱及紫外光谱法,结合Ⅰˉ效应、离子强度的影响及DNA熔点测定,分析依托泊苷与DNA光谱效应.结果 DNA对依托泊苷的内源荧光有明显的猝灭作用,猝灭过程为静态猝灭;结合常数KA=2.02×10 -4L·mol-1,结合位点数n=0.89.结论 依托泊苷与DNA的结合作用方式可能为沟槽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肺癌间质血管密度对判定肺癌恶性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19例肺癌间质血管密度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肺癌病理组织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程度的关系。[结果]肺癌间质血管密度在各组织类型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分化癌具有较强的血管生成能力;I期肺癌中血管密度明显低于Ⅱ期和Ⅲ期肺癌(P〈0.01),发生淋巴结转移组血管密度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结论]肺癌间质血管密度可作为评价肺癌恶性程度的指标,肺癌间质血管密度高可能促进淋巴结转移发生和肺癌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腺内分泌肿瘤的生物学起源。方法应用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对52例胰腺内分泌肿瘤(胰岛素瘤32例,非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20例)瘤细胞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舒血管肠肽、生长抑素、胃泌素、P一物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5-羟色胺等9种激素或激素类物质的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65。5%(13/20)的非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的细胞具有合成与低存激素的功能.32.7%(17/52)胰腺内分泌肿瘤可含有分泌异位激素的细胞,63.5%(33/52)的胰腺内分泌肿瘤是由多种内分泌细胞所构成。结论支持胰腺内分泌肿瘤是由胰腺内分泌于细胞起源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1~1996年收治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27例。首发症状为腹部肿块10例,腹部不适与肿块11例,急性胰腺炎表现者3例,腹部不适与梗阻性黄疸者3例。行B超检查27例中20例(74.1%)定位准确。行CT检查15例均显示肿物,13例(86.7%)定位准确。行ERP检查4例,于肿物存在部位主胰管受压、移位。27例中肿瘤位于胰头部15例,恶性4例中2例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行探查术;良性11例中6例行肿瘤摘除,5例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肿瘤位于胰体尾部12例均为良性,10例行包括肿瘤在内的远侧胰腺及脾切除术,肿瘤摘除及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各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随访:良性肿瘤23例术后随访4个月至15年均存活。恶性4例中2例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随访4~5年存活,行探查术2例于术后6及9个月死于癌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可否将果蝇多底物脱氧核苷酸激酶(Dm-dNK)表达于乳腺癌细胞,以及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方法构建表达Dm-dNK复制缺陷的逆转录病毒载体;重组病毒感染乳腺癌细胞系MCF7(ER+)及MDA.MB-231(ER-),测定感染细胞酶的活性及对于核苷酸类似物araT及araC的细胞毒性。结果Dm-dNK可以在乳腺肿瘤细胞中表达并具有酶的活性(Western印迹显示细胞内的Dm-dNK蛋白表达);同时,感染的肿瘤细胞对araT及araC的敏感性增加。结论Dm-dNK可以定位表达于乳腺肿瘤细胞核并保持酶的活性,Dm-dNK可能成为乳腺肿瘤分子化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郑新宇 《现代保健》2012,(28):17-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黏膜溃疡疗效。方法:将98例口腔黏膜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局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膏进行综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近期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为85.7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为89.80%,对照组为77.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黏膜溃疡较单独采用西药局部治疗具有更明显的优势,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郑新宇 《河北医学》2016,(3):430-433
目的:探讨不良口腔习惯对儿童错合畸形的影响,制定预防儿童错合畸形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收集120例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救治的错合畸形的儿童患者为实验组,其中男性患儿68例,女性患儿52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为(6.2±1.5)岁;同时收集同时期来我院救治的无错合畸形的患儿120例为对照组,男性患儿66例,女性患儿54例,年龄3岁至12岁,平均年龄为(6.5±1.2)岁.然后通过观察及询问的方式来分析与统计两组患儿所具有的不良口腔习惯.结果:本研究中患儿存在舔舌、吮唇、吮指、咬物、磨牙及单侧咀嚼等不良习惯.实验组患儿口腔不良习惯的发生率(4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15.8%);具有不良口腔习惯的儿童错♂畸形的发生率高达72.9%;实验组患儿的错合畸形的类型有反合、牙列排列不齐、颌前突、深覆合、缩合及开合等,而其中牙齿排列不齐患儿的主要不良口腔习惯为舔舌与咬物,反合患儿的主要不良口腔习惯主要为舔舌与吮唇,颌前突患儿的不良口腔习惯比较广泛.开合患儿所拥有的不良口腔习惯最高,据统计高达60.0%.结论:儿童的不良口腔习惯与儿童错合畸形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要对具有不良口腔习惯的儿童及时纠正,以防儿童错合畸形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腹膜后无症状型嗜铬细胞瘤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 1.男性 ,5 5岁。 6个月前自觉上腹部疼痛 ,食欲下降 ,于体检时发现左上腹部有手拳大肿块 ,以腹膜后肿瘤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肝脏大小、色泽正常 ,无结节。肿物位于腹膜后腹主动脉左侧 ,表面血管丰富 ,呈紫红色 ,有包膜 ,肿物呈圆型 ,为 14cm× 13cm× 12cm ,与降结肠系膜呈膜性粘连 ,肿物将左肾推向下方 ,左肾上腺正常大小。探查触摸肿物 ,手术剥离过程中和切除肿物后血压平稳。术后经过顺利 ,痊愈出院。病理诊断为嗜铬细胞瘤。例 2 .男性 ,45岁。 5个月偶然发现左侧腹部有包块 ,无疼痛 ,包块生长缓慢。腹软 ,肝脾未触及 ,左上腹膨…  相似文献   
9.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治疗壶腹周围癌的经典术式。PD切除范围广、创伤大、时间长、出血多,对病人侵袭大。多数病人年龄大、周身状态差,部分病人有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及黄疸。PD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高居腹部外科之首。PD病死率,国内1964年~1981年报告为11.3%~22.2%,国外1973年~1977年报告为13.8%~24%。中国医大一院1975年10月~1993年5月PD190例,术后53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7.9%,其中死亡18例,病死率为9.5%。因此,加强PD围手术期的处理、及时发现与正确处理已发生的并发症,对于降低PD…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经病理确诊为原发性乳腺癌的女性患者86例,分为HIFU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乳根治术。术前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监测瘤体大小变化,术后多点取材,HE染色、电镜观察形态学变化。治疗期间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①经超声影像学检测HIFU治疗组临床有效率77.8%高于对照组有效率56%(P<0.05)。②根据Miller & Payne分级评价标准:HIFU治疗组有效率72.2%高于对照组有效率50%(P<0.05)。③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IFU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能提高单纯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疗效且不增加化疗的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