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病人健康问卷(PHQ-9)和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在非心源性胸痛(non-cardiac chest pain, NCCP)患者中应用的效度和信度,探索快速筛查焦虑抑郁的可行性。方法:连续选取2017-2018年就诊的非心源性胸痛患者343人。完成PHQ-9和GAD-7评定,随机抽取30人重测。采用Cronbach α系数评估内部一致性,以精神科医生应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根据ICD-10做出的诊断为"金标准"评估效标效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检验诊断效能。结果:PHQ-9 Cronbach’α系数为0.89,重测信度为0.85,最佳分界值11分,灵敏度81%,特异度84%,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GAD-7 Cronbach α系数为0.92,重测信度为0.83。最佳分界值8分,灵敏度为96%,特异度为38%,ROC的AUC为0.61。结论:NCCP患者抑郁评估中PHQ-9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焦虑评估中GAD-7特异度不理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尊、自我效能和自我概念三者之间及其与抑郁的关系。方法:应用自尊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Wallace自我概念量表和贝克抑郁自评量表等对732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以抑郁为因变量,自尊、自我效能和自我概念共同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时,只有自尊(β=-0.300,P=0.000)和自我概念(β=-0.244,P=0.000)进入回归方程。自尊在自我效能与抑郁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自尊和自我概念对抑郁具有独立预测作用,自我效能通过自尊的完全中介效应对抑郁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抑郁和躯体症状量表(depression and somatic symptoms scale, DSSS)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综合医院冠心病患者246例, 完成DS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 HAMD)和病人健康问卷(patients’ health questionnaire depression scale-9 item, PHQ-9)测评。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评估量表的结构效度。以接受过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ological interview, MINI)培训的精神科医生根据ICD-10做出的"金标准"来评估DSSS的效度。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确定DSSS筛查抑郁的临界值。采用Cronbach α系数评估内部一致性。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2个子量表:抑郁子量表和躯体子量表, 共解释总方差的51.8%。...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验自尊作为第3方变量对应激与抑郁情绪关系的调节效应,为抑郁自尊理论提供证据.方法 应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自尊量表、Beck抑郁自评量表等对长沙市某综合性大学732名大学生进行测评,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检验应激和自尊对抑郁情绪的预测作用,通过分层回归分析检验自尊的调节效应.结果 应激、自尊和抑郁情绪得分之间均两两显著相关;应激和自尊分别可以解释抑郁情绪5.2%和18.5%的变异量;交互作用项自尊×应激的回归系数在以抑郁情绪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中达到显著性水平(β=-0.105,t=-3.211,P=0.001),且引入交互作用项后新增解释量(AR2)亦达到显著性水平(△R2=0.011,P=0.000),交互作用项可以单独解释抑郁情绪1.1%的变异量.结论 自尊在应激与抑郁情绪之间起调节效应,随自尊水平的升高,应激对抑郁情绪的影响逐渐变小,从而验证了抑郁自尊理论.
Abstract:
Objective To test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self-esteem between stress and depression as a third-party variable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self-esteem theory of depression.Methods A total of 732 college students from Changsha were tested with the 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 List,Self Esteem Scale,and Beck's Depression Inventory.Predictive effect of stress and self-esteem to depression was tested with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while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self-esteem and gender to depression was analyzed with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Results The scores of stress,self-esteem and depression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each other.Stress and self-esteem could account for 5.2%and 18.5%of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significant(β=-0.105,t=-3.211,P=0.001),and the new △R2 was variance of depression.Conclusions Self-esteem could moderate the relationship of stress and depression,with the level of self-esteem arising,the effect of stress to depression decreasing,which supports the hypothesis of self-esteem theory of depression.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阴性症状的严重程度。方法 2012年5月1日至2013年3月30日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门诊及病房收集22例精神分裂症超高危患者(超高危组)、23例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急性期患者(急性期组)、18例精神分裂症稳定期患者(稳定期组),采用PANSS量表、阴性症状量表(Scale for Assess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SANS)对3组患者进行临床评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和多重比较分析比较3组阴性症状的特点。结果 超高危组及急性期组阴性症状(采用SANS评估)总分高于稳定期组[分别为(48.95±19.98)、(58.68±21.29)、(34.61±19.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9,P〈0.05);3组人群中,快感缺乏和情感平淡因子分占阴性症状总分比例最大。急性期组快感缺乏分高于超高危组和稳定期组(F=11.33,P〈0.05),超高危组和急性期组的言语贫乏分高于稳定期组(F=8.42,P〈0.05),超高危组和急性期组的意志缺乏分高于稳定期组(F=13.8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情感平淡和注意障碍在3组人群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高危人群中已经出现明显的阴性症状,尤其是快感缺乏和情感平淡,因此需要在超高危期就开始干预阴性症状,以期改善功能结局。阴性症状各因子在精神分裂症的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学生问题解决自我评价情况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按班级整群抽取长沙市某医科大学387名大学生,采用问题解决问卷(PSl)中文版、Beck抑郁自评问卷(加工)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387名大学生中,有轻度以上抑郁症状者占32.56%,无抑郁症状者占67.44%。有抑郁症状组大学生PS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皆高于无抑郁症状组大学生,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PS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抑郁得分(BDl)均呈显著相关(P〈0.01)。线性回归显示PSI总分对BDI得分的贡献率为10.4%,进一步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抑郁水平的因素依次是问题解决信心(PSC)、个人控制(PC),其总贡献率为13.8%。结论存在不同程度抑郁情绪的大学生比例处于一个较高水平,有抑郁症状组大学生的问题解决自我评价或感知要明显低于无抑郁症状组。问题解决自我评价良好者,尤其是在问题解决信心和个人控制方面感知良好者,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因此,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从根本上帮助大学生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水平,进而提高大学生问题解决自我评价,这可成为降低该人群抑郁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验自我概念在青少年应激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焦虑情绪之间的调节效应。方法应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Wallace自我概念量表、Beck抑郁自评量表和Beck焦虑量表等对732名大学生进行测查,运用分层回归分析来检验调节效应。结果应激性生活事件、自我概念、抑郁和焦虑之间均两两显著相关。交互作用项"应激×自我概念"的回归系数在以抑郁和焦虑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中均达显著水平(β=-0.111,t=-3.377,P=0.001;β=-0.086,t=-2.489,P=0.013)。结论自我概念在应激和抑郁、焦虑情绪之间起调节效应,应激对自我概念差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管理能力受损情况及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 共纳入健康对照658名(对照组),门诊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230例(患者组).使用梅耶-沙洛维-库索情绪智力测验的情绪管理分测验对两组人群情绪管理能力进行测试,结合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PANSS、工作时间等因素对情绪管理能力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患者组情绪管理T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5.6±11.9)分与(50.0±1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02,P<0.01),效应值为0.42.患者组情绪管理T分与阴性症状(r=-0.296)、一般精神病理症状(r=-0.211)呈负相关(均P<0.01),与总工作时间和近1年工作时间(r=0.171、0.184)呈正相关(均P<0.05),与年龄、受教育程度无相关性.男性患者情绪管理T分高于女性患者(Z=-2.527,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管理能力显著受损,受损程度存在性别间差异.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工作时间可能与情绪管理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