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小剂量胺碘酮与倍他乐克、缬沙坦、辛伐他汀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复律后窦律维持的作用.方法:阵发性房颤患者成功复律73例,随机分A组(胺碘酮+倍他乐克+缬沙坦)23例,B组(胺碘酮+倍他乐克)24例,C组(胺碘酮+倍他乐克+缬沙坦+西之达)26例,治疗随访时间1年,随访终点是心房颤动复发.观察三组复律后6、12个月内窦律维持率,同时观察三组左心房内径,C-反应蛋白.结果:房颤复律后6个月、12个月窦律维持率,C组高于A组、B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的C-反应蛋白,血脂明显降低.结论:小剂量胺碘酮与倍他乐克、缬沙坦、辛伐他汀合用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复律后窦律维持作用优于胺碘酮+倍他乐克.  相似文献   
2.
男性尿道下裂是泌尿生殖系统较多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我院以前采用Denis Bnowne二期尿道成形术。1980年后采用移植膀胱粘膜代尿道Ⅰ期成形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组共17例,其中8—14岁14例,16岁1例,18岁2例。术后随访1—3年,所有病例勃起满意,尿道开口于  相似文献   
3.
阿昔洛韦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赵军  刘其凤  邵慧芳 《中国药师》2007,10(5):497-498
阿昔洛韦(acyclovir),又名无环鸟苷,主要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带状疱疹等,具有高选择性和较低的毒性。近年来,随着阿昔洛韦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有关其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报道日趋增多,为探讨其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笔者就其ADR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4.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1(CST1)是2型Cystatins超家族成员之一, 在靶向调节中起关键的作用。CST1在胃癌中呈现高表达, 通过激活上皮-间质转化通路、Wnt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并与同源盒C10、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相应靶基因结合调控肿瘤生长和发展。深入了解CST1在胃癌中的作用和功能, 有助于进一步开发针对胃癌的潜在治疗靶点和诊断及预后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邵慧芳 《山东医药》2011,51(3):38-39
目的 观察疏血通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均予吸氧、抗感染、解除支气管痉挛、强心利尿等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疏血通、辛伐他汀治疗,疗程均为1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表现、血液流变学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血气分析、肺动脉压变化并据以判定临床疗效;测定凝血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辛伐他汀辅助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近期疗效确切,且可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6.
邵慧芳  张晓磊 《山东医药》2006,46(12):34-34
在股骨头置换术中,需要将骨水泥注入股骨髓腔内。我们将50ml注射器和吸引器外套管制成骨水泥注入器,可将骨水泥均匀、足量地注入股骨髓腔内。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妥布霉素对磷酸钙骨水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研究了载有妥布霉素的磷酸钙骨水泥体系的应用性能 ,包括体系的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水化产物及微结构分析。结果表明 ,药物的引入并未影响材料水化产物的组成。随着药物含量的提高 ,凝结时间延长 ,抗压强度下降 ,这是由于药物的存在导致了骨水泥颗粒间的反凝聚。但材料在模拟体液中静置一周后 ,强度比缓释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并趋于 36MPa,同时呈经沉淀 溶解 再水化过程形成的针状水化产物生成。这些结果将对该体系材料的临床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萘普生钠/磷酸钙骨水泥药物缓释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研究以磷酸钙骨水泥为载体、定点缓释萘普生钠的体系,为该体系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载药磷酸钙骨水泥固化后,用X衍射、凝结时间测试等方法评价其操作特性,用紫外光谱研究药物在37℃模拟体液中的缓释动力学。结果:药物的引入未影响材料的操作性能,该体系的药物缓释符合Higuchi模型。结论:对药物采取适当的包埋,并通过调节固液比、药物包埋量等条件可达到药物控制释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