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生物类文物标本塑化保存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折了我国生物类文物保存研究的现状和开展对生物类文物保存研究的紧迫性 ;介绍了引用现代生物塑化技术对生物类文物标本进行塑化保存的经验 ;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完善对生物类文物长期优质保存研究、开发和应用的设想与展望。  相似文献   
2.
汕头斧头山明代墓葬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年12月,汕头市河浦区斧头山高尔夫球场建设工地发现两座古墓葬。我教研室配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前往清理。现将清理情况分析报告如下。1 墓葬概况两座墓葬位于汕头市河浦区海湾高尔夫球场工地之斧头山北麓,平行排列,相隔2-2m。南北走向,但略东侧的一座(M1)较西侧的一座(M2)前出0-46m。墓向30°。M1穴长2-70m,宽1-16m。棺木上面覆盖的灰砂层厚度0-23~0-25m,椁长2-24m,宽0-72m,高0-68m,椁板厚0-07m。棺盖板长2-0m,宽0-48m厚0-07m;棺底…  相似文献   
3.
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国家发明专利的“一种文物塑化保存的方法”,是由广东药学院等单位组成的项目组在引进、消化、吸收新兴的现代生物塑化技术的基础上研发而成、适用于古尸及其它生物类文物长期、优质保存的新技术。经文物单位数年的应用证明,采用此项专利塑化保存的古尸及生物类文物,无毒、无刺激性,外形、质地、物理性能等特征保持和出土时一致,实现了文物的零距离接触,便于包装、运输和展览,利于发挥历史文物在推进广东文化大省建设中的瑰宝作用。此项专利技术,大幅度地提升了古尸和生物类文物保护的科技水平。鉴于其具有传统的保存方法不能比拟的优点,被誉为是古尸和生物类文物保存技术领域中的重大突破,为更充分地开发和利用我国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4.
东莞新石器时代“蚝岗人”遗骸的鉴定和保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对东莞市南城蚝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一具人体遗骸进行人类学鉴定和保存。方法 依据遗骸骨块尚存的骨性标志、长骨长度和牙齿特征等参数 ,按邵象清、吴汝康等的人体测量方法 ,对遗骸的性别、年龄、身长和人种等作出鉴定 ;并因地制宜进行了原地原位封存。结果 该遗骸属男性、死前年龄约 4 0~ 4 5岁、身长约 16 6 、人种为蒙古人种南亚类型 ;原地封存至今效果良好。结论 该遗骸的鉴定和保存为距今 5 0 0 0年的广东最早人类村落遗址“珠三角第一村”提供了确凿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