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植入型双腔心律转复除颤器的植入及随访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已成为致命性快速心律失常引起猝死的一线治疗手段 ,双腔ICD在我国植入尚不多 ,我院于 2 0 0 1年 2月、8月分别植入两例双腔ICD。资料和方法 例 1女性 ,77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VVI起搏器 7年 ,半年前起反复晕厥伴抽搐。VVI起搏器功能正常 ,QT间期 0 5 6s ,无低钾血症。右冠状动脉及前降支狭窄 80 % ,给予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支架植入 (stenting)。最后一次住院期间晕厥时心电监护显示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频率 2 4 0次 /min。诊断冠心病 ,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植入美…  相似文献   
2.
肌下囊袋植入脉冲发生器的临床观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者的话 起搏脉冲发生器常规置于锁骨下方的皮下组织与胸大肌浅筋膜之间。此处组织疏松 ,容易分离 ,手术出血少 ,是选择植入囊袋的理想部位。对于消瘦患者 ,其皮下组织少 ,起搏器植入该处可出现移位、囊袋坏死及皮肤磨破等并发症。受植入 ICD启发 ,将脉冲发生器置于胸大肌下 ,这对有些患者来说是一种选择。但值得提出的是肌间囊袋出血多 ,易并发感染 ,术后可能要植入引流条 (或管 ) ,并需要加强抗感染治疗。再者 ,肌间囊袋对下次起搏器更换增加了难度。对于消瘦者 ,除了本文报道所采用的部位外 ,也可选择颈部和腋窝部等。必须提出的是 ,随着技术的发展 ,起搏器会越来越小 ,因此本文报道的方法只适于极少数病例。  相似文献   
3.
1一般资料病人及丈夫情况:患者张女士,女,33岁,中专(卫校)文化,再婚;丈夫徐先生,30岁,小学文化。二人均在乡务农,两个孩子分别为(男)5岁、(女)3岁。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本院急救中心病历)摘要:因丈夫赌博生气感到生活无望服农药(百草枯)被送到我院急救中心抢救。病情稳定后,情绪不稳,偶有烦躁,心境低落,不与人交流,不配合治疗,欲再度自杀,心理科予以干预。  相似文献   
4.
浅谈医院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实践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西方人文精神的比较汰选,尤其是加入WTO后,人文精神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抓好医院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实践,不仅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整体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必将在激烈的医疗市场中注入活力和生机[1,2]。一、关于医院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人类为争取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自由,以真善美的价值理念为核心,不断追求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文化精神、历史精神及人类共同的精神。人文精神提倡把人的地位、尊严、价值、权利及自由发展放在首位加以关怀。医院人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多沙唑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多沙唑嗪的疗效和安全性。经过2周的清洗期,共有43例病人入选(试验组22例,对照组21例),按试验流程服药及监测血压、心率、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指标。结果:经过临床6周的药物治疗,临床有效率达86.4%,其中显效率为68.2%,对肝肾功能无影响,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多沙唑嗪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邱国松 《武警医学》2006,17(1):75-76
随着社会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心理问题及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社会对心理及精神疾病的偏见和患者本人的“耻感”,相当部分患者首诊于综合医院。笔者认为,医护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应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做好诊疗护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抑郁剂对高血压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日常生活能力及血压的影响。方法将90例高血压共病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研究组同时联合抗抑郁剂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定,同时监测血压。结果研究组HAMD、HAMA、ADL评分治疗2周即有下降(tHD=2,01,tHA=1.94,tAD=2.14;P<0.05),6周时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HD=3.24,tHA=4.26,tAD=2.86;P<0.01),且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tHD=218.63,tHA=11.55,tAD=5.13;P<0.01);6周末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舒=2.94,3.25,t收=3.89,4.14;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t=2.56,3.51;P<0.01)。结论抗抑郁剂能有效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控制高血压指数。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63岁,铁路职工,初中文化,病历号552599。患者于30a前秋的一天散步时,突感心慌胸闷、喉头发紧、呼吸困难、头晕欲倒、惊叫,被送单位诊所。当时按高血压危象?心绞痛?给于吸氧、含硝酸甘油,肌内注射利血平处理。此后间断发作,就诊20多家医院或诊所,诊断为冠心病、脑动脉供血不足等,服药物近百种。曾因心率失常安装按需心脏起搏器。5a前做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诊断。  相似文献   
9.
连接蛋白及细胞间连接通讯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连接蛋白构成的缝隙连接是细胞间直接进行连接通讯的分子基础。连接蛋白是有十余个成员组成的较保守的大家族,具有共同的基因结构及4跨膜的分子结构,分子间的不同组合影响着缝隙连接的通透性及电传导性。本文还综述了细胞间连接通讯受低pH值、电压、膜流动性和磷酸化的调控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0.
连接蛋白、缝隙连接的结构功能及其与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细胞间的通讯方式可分为间接与直接方式。以体循环远程分泌、旁分泌或自分泌方式经第二信使途径完成一系列生理、生化功能的调节方式称为间接通讯 ;而以细胞间的缝隙连接 (gap junction)为途径进行的细胞间直接的信息交流 ,称为直接通讯 ,又称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 (gap junction inter- cellularcommunication/GJIC)。2 缝隙连接的组成、分布与结构[1]缝隙连接由相邻细胞膜上的两个连接子 (con-nexon)相互锚定组成 ,而连接子是一个六聚体 ,由六个亚单位 -连接蛋白 (connexin/Cx)组成。连接蛋白是由十余个成员组成的一个保守大家族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