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肝癌细胞系HepG2自身分泌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其浸润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RNA干扰技术沉默IL-6,同时设空白对照组(不加转染试剂)、正常对照组(转染空脂质体)、无义对照组(转染无义对照siRNA)、实验对照组(转染沉默IL-6的siRNA)。进行细胞划痕损伤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RT-PCR检测各组IL-6 mRNA的表达分别为100±7.87、303±19.95、160±10.95、23±7.02;IL-6在沉默组细胞的浸润迁移能力受到抑制,正常对照组(转染空脂质体)、无义对照组(转染无义对照siRNA)细胞的浸润迁移能力增强。结论 IL-6被沉默能抑制肝癌细胞系HepG2的迁移,肝癌细胞系HepG2IL-6表达增高能促进其自身发生迁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28例行开腹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同期开展的27例行PSE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行对比分析.结果 行开腹脾切除术治疗组28例均痊愈.行PSE治疗组27例中,26例顺利完成选择性出血血管栓塞,其中1次栓塞成功25例,再次栓塞成功1例,无继发出血及开腹手术病例;1例栓塞过程中发现脾动脉主干受损,行脾动脉主干栓塞控制出血后立即中转开腹行手术处理;均痊愈出院.结论 PSE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一种有效、微创的方法,且保留了脾脏功能.  相似文献   
3.
李蔚  邬善敏  陈辰  温暖  蔡杰 《腹部外科》2012,25(4):252-253
胆肠吻合术是治疗胆管良、恶性疾病所引起的胆管梗阻的一种内引流手术方式,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CD)及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CJ)是最为普遍采用的术式.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胆道感染发生率为8%[1],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本文就2007年3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5例胆肠吻合术后胆道感染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胆道成像对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期间住院的29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中上腹部的常规及增强扫描,同时行三维胆系重建成像,对胆道梗阻的原因进行定位和定性诊断,并与手术所见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81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除3例阴性结石未显示外,其余178例术前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胆道图像重建均清晰显示结石所在,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达98.34%.14例肝胆管结石症及3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均得到正确定位及定性诊断,诊断准确率达100%.87例胆管肿瘤或壶腹部肿瘤,86例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术前准确定位,定位诊断准确率达98.85%,81例患者得到正确定位及定性诊断,定性诊断准确率达91.95%.结论 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胆道成像对梗阻性黄疸诊断成像清晰,定位定性诊断准确,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OJ)的病理过程中,肝脏是最容易受到损害的器官。梗阻性黄疽致肝损害的机制是复杂多样的。Kupffer细胞作为肝脏内的巨噬细胞,参与了梗阻性黄疸致肝损害的诸多环节。梗阻性黄疸致肝损害的首要病理因素是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的形成。当人血的内毒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可激活Kupffer细胞,被激活的Kupffer细胞不仅可产生大量的炎性因子导致肝损害,而且还加剧内毒素血症的形成、参与肝脏炎性反应、氧化应激等病理过程来损害肝细胞。  相似文献   
6.
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SDD)是近年来应用于预防外科和ICU患者肠源性感染的方法,即给予肠道非吸收性抗生素抑制肠道细菌,以减少发生感染的几率[1] 。我们将SDD用于SAP大鼠模型中,观察在减少肠道细菌后是否可以减少细菌移位和减轻炎症反应。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分组与模型制作:SD雄性大鼠48只(2 5 0~3 0 0g)。norm组6只,sham组6只,SAP组18只,SDD SAP组18只。SDD SAP组术前用三联抗生素灌胃3d(庆大霉素2万U 多黏菌素10万U 制霉菌素10万U)。术前12h禁食并自由进水。2 %戊巴比妥(1.5ml/kg)腹腔麻醉,无菌操作下经胰胆管逆行…  相似文献   
7.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66岁,1999年3月20日因胆管损伤再次术后,右上腹痛伴畏寒发热及黄疸3个月入院.患者于15年前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在当地医院行胃大部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胆囊结石,即行胆囊切除.术后第二天出现黄疸,呈进行性加重,于手术后第四天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证实为肝总管离断性损伤,并有1.0 cm以上的缺损,转入我院后行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及腹腔引流术.  相似文献   
8.
经T形管胆道造影并发胆管炎六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术后经T形管胆道造影并发症的发生机理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总结近4年来术后经T形管胆道造影发生并发症病人6例。结果 轻度不良反应4例,严重反应2例。经T形管胆道造影严重反应与胆管内高压、胆汁返流有关。结论 控制造影推注压力是预防术后经T形管造影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损伤相关模式分子(DAMPs)诱导下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能力变化的发生机制。方法:将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DAMPs组,IL-6 siRNA组,IL-6 siRNA+DAMPs组;MTT比色法检测HepG2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L-6及STAT3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HepG2细胞STAT3蛋白和磷酸化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DAMPs组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显著增强,IL-6 mRNA及STAT3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ot法检测出四组STAT3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而DAMPs组磷酸化STAT3蛋白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AMPs可能通过IL-6/STAT3信号通路促进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比较远端胃癌根治术中分别采用全腹腔镜下三角吻合与腹腔镜辅助Brillroth Ⅰ式吻合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确诊为远端胃癌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的A、B两组,每组各40例.A组采用全腹腔镜下三角吻合术进行治疗,B组采用腹腔镜辅助Brillroth Ⅰ式吻合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总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拆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状况以及死亡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与A组相比B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在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A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拆线时间以及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淋巴结清扫数目较B组明显增多(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并且两组患者术中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于远端胃癌根治术中采用全腹腔镜下三角吻合手术方式其效果明显优于腹腔镜辅助Brillroth Ⅰ式吻合手术,临床实践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自身的特点选择手术方式,可优先选择全腹腔镜下三角吻合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