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实验表明,猕猴高脂造型22—28个月,其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内皮发生水肿、细胞间隙变宽,局部破裂等改变,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迁移。老年高脂组病损程度较重,且中央支也表现出类似改变。结果提示,高血脂可以引起脑动脉硬化性改变,且病损程度与年龄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用高脂饮食喂养雄性猕猴达17个月,扫描电镜观察从颈总动脉分叉处到大脑前、中动脉的内膜面,发现在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颅外、颅内段,Willis环处有脂斑形成。最严重的损害位于颈总动脉分叉部。颅外动脉损害较颅内动脉严重。大脑前、中动脉损害与其它动脉比较,无论范围或程度都稍轻。Willis环以及起始于它的中央支开口处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灶。这可能与局部的血流动力学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正>许多学者认为脑动脉对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食物有一定的耐受性.我们曾用幼年及成年猕猴进行脑动脉粥样硬化造型,结果其大脑中动脉(MCA)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中央支仅有轻度的内皮破溃和脱失.本实验选用老年猕猴(20~23岁)6只,3只喂以高脂饮食,3只作对照.用光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进行观察.对照组MCA及其中央支与成年对照组相似,内皮连续完整用、排列规则,有时可见内膜局部增厚.实验组高脂喂食22个月后发现,MCA及其中央支内皮细胞水肿、破溃、增生、萎缩,有时空泡化,线粒体水肿,细胞连接变宽,内皮局部破溃,内膜胶原纤维大量增生,内膜增厚冲膜平滑肌细胞异型化,间质结缔组织增多.此时猕猴血浆总胆固醇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达5.6±1.30mmol/L(对照组为2.80±0.20mmol/L),而血压则正常.这表明高血脂可引起脑内小动脉的硬化,但与年龄因素密切相关.出现这种病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老年的MCA及其中央支较青年者更弯曲,受切应力影响较大,内皮易受损;且其新陈代谢缓慢,内皮损伤后较难修复及机体对脂质的处理能力下降、脂质易沉积在动脉壁之故.因此,老年人应特别注意限制胆固醇和含脂肪较多食物的摄入,以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正> 动脉导管未闭自1564年以来不断有文献报道,但所报道的动脉导管位置多为连于主动脉弓的前下缘和肺动脉分叉处(或左肺动脉)之间。就手头的资料,未见有动脉导管上端连于主动脉弓凸缘的报告。笔者在尸体解剖时发现一例动脉导管连于主动脉弓凸缘与左肺动脉上壁之间,并有大血管移位,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等先天性心脏畸形同时存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计划生育是全国人民的大事,施行绝育手术是节制生育的可靠方法。但输卵管结扎后能不能再接、再孕,这是目前开展绝育手术中受到重视的问题之一。 过去对输卵管的研究,国内,外资料虽有记载,但对输卵管的分部不统一,各部的长短、口径、管壁的厚度等亦缺乏记载,或记载不完全。如To将输卵管分为峡部和壶腹部二部;Morris分为峡部、壶腹部和漏斗部三部;真炳正直和Gray分为子  相似文献   
6.
<正>交感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神经肽Y(NPY)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及脑卒中等疾病关系密切.实验用健康雄性SD大鼠96只,体重80—110g/只,随机分四组:1.对照组(24只):行假手术、普通饮食;2.高血压组(24只):用双肾双夹法复制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模型、普通饮食,3.高脂组(24只):行假手术、高脂饮食;4.高血压+高脂组(24只):复制RHRSP模型、高脂饮食.各组分别手术后1周、4周、12周处死,取双侧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ABC免疫组化染色,定量分析血管壁NE、NPY阳性神经纤维密集变化,结果发现:1.NE能神经纤维:对照组各期无明显变化;高血压组晚期显著减少(P<0.01);高脂组早  相似文献   
7.
8.
<正>脑动脉壁中膜平滑肌细胞的病理变化是高血压性脑血管病的发病基础.本文用透射电镜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脑动脉中膜平滑肌层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实验用健康雄性SD大鼠70只、体重90一110g/只,随机分组:1.实验组(35只):用双肾双夹法复制RHRSP模型;2.对照组(35只):行假手术.分别于术后1周、4周、12周处死动物,取双侧大脑中动脉起始处,基底动脉分叉处进行电镜观察.1.定性结果:对照组血管内皮细胞完整,细胞间连接紧密,内弹力膜完整,中膜平滑肌细胞排列规则,无变性,坏死;实验组  相似文献   
9.
10.
正常脾动脉起源于腹腔动脉(据Michels统计约82%)。但据Michels(1955)报道,偶然亦可见脾动脉直接起自腹主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中结肠动脉、胃左动脉、肝左动脉、肝右动脉或肝总动脉等。其中起自肠系膜上动脉者Michels于100例尸体中曾发现1例(1942),其起点系靠近肠系膜上动脉根部之左侧,以后稍向左上倾斜并逐渐横行向左,于胰体左半上缘稍下后方行向脾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