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邓华连  蔡友英 《吉林医学》2011,(11):2136-2136
目的:研究第二产程初期蹲式体位对第二产程时间的影响。方法:将分娩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第二产程按常规体位半卧位屏气用力。当宫口开全时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5°~45°。观察组:同期第二产程开始时,宫缩期间采用蹲式体位屏气用力。结果:观察组的第二产程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妇在第二产程初期采用蹲位,宫缩期间屏气用力能够缩短第二产程时间。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积极落实母婴安全措施,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4年来收治的16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分娩方式、出血原因及抢救措施.结果 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占72.89%,胎盘因素占14.46%,软产道损伤占11.45%.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产程延长、胎盘胎膜残留、分娩中的损伤、妊娠并发症和人流引产史.结论 产后出血是多种原因和多种危险因素所致,应对具体病因综合应用药物,进行各种保守性手术是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术时同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湛江市赤坎区妇幼保健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0例在剖宫产术时同行子宫肌瘤剔除产妇(观察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本院同期收治的50例单纯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2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差值、术后住院时间、产褥病发生率以及恶露干净时间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除手术时间明显延长外(P〈0.05),其余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该院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现状,以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09-2010年987例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情况及术后感染率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主要是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配伍甲硝唑,若2类均过敏则选用克林霉素,并配伍甲硝唑及丁胺卡那霉素;2010年只使用1种抗生素,即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如2种均过敏,则选用克林霉素。平均用药时间:2009年度为5d,2010年度为3d。术后感染主要是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生殖道感染及泌尿道感染。2009年和2010年术后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应选择单一剂量、价廉、耐受性佳的药物,合理应用抗生素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评价该院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现状,以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妇产科2009-2010年987例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情况及术后感染率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主要是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配伍甲硝唑,若2类均过敏则选用克林霉素,并配伍甲硝唑及丁胺卡那霉素;2010年只使用1种抗生素,即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如2种均过敏,则选用克林霉素.平均用药时间:2009年度为5d,2010年度为3d.术后感染主要是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生殖道感染及泌尿道感染.2009年和2010年术后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应选择单一剂量、价廉、耐受性佳的药物,合理应用抗生素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原因与防治,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致残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对48例新生儿窒息进行分析.结果:胎儿窘迫及妊娠合并症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分别是33.3%、29.2%.结论:做好产前检查与诊断产时严密监护产程,适时终止妊娠,预防与治疗胎儿窘迫、妊娠合并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针对高危因素制订一套系统的防治措施,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保证孕妇安全.方法 于我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保健并分娩的孕妇800例作为研究对象.①识别并筛选高危因素.②将高危因素孕妇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全面预防,个体化治疗.对照组孕妇按常规住院治疗.结果 共研究800例孕妇中,识别并筛选高危78例,干预组通过全面预防,个体化治疗2小时及24小时产后出血量、出血例数少(χ2=15.82,P〈0.01),血红蛋白值高,贫血发生率低.结论 开发行之有效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识别方案及防治策略,能明显降低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