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关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对43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关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施解锁、住院治疗、定期随访、社区治疗与康复、家属健康教育等一系列干预措施,应用"中央补助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简称686项目)"设计的《解锁患者信息采集表》采集患者信息,分别于综合干预前和综合干预后1、3、6个月,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临床效果,采用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社会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关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施综合干预后,简明精神病量表总分呈持续性下降,干预后1、3、6个月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总分呈持续性升高,综合干预后1、3、6个月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关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施综合干预措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社会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强化行为矫正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97例经住院治疗处于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给予抗精神病药物及常规护理外,同时给予强化行为矫正干预,对照组只给予抗精神病药物及常规护理,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对两组患者进行6周康复状态的评定.结果 干预6周后研究组NOSIE总分和各个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尤其是社会能力(18.08±2.63),社会兴趣(16.23±3.21),个人卫生(17.13±1.54)等及总评分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进步和改善(P<0.01).IPROS总分和各个因子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尤其是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讲究卫生和兴趣有很大改善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强化行为矫正干预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残留症状,降低社会残疾程度,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促进疾病康复等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精神障碍患者发病对其配偶心理状况的影响,为患者配偶实施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8例患者的配偶在患者入院及出院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精神障碍患者配偶在患者症状活跃期及缓解期SAS、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活跃期:t男SDS=3.14、t男SAS=2.85,P<0.05;t女SDS=4.80、t女SAS=4.57,P<0.01;缓解期:t男SDS=2.40、t男SAS=2.65,P<0.05;t女SDS=3.17,P<0.05;t女SAS=3.98,P<0.01),复发组患者配偶评分显著高于首发组(tSDS=2.14、tSAS=1.89,P<0.05),稳定的经济来源也是影响精神障碍患者配偶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tSAS=2.77、P<0.05)。结论精神障碍患者配偶心理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心理健康,还对患者康复带来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长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为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社会支持量表(SSPR)对80例长期住院(住院时间6个月)的精神障碍患者与80例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长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SSPR评分低于内科住院患者(t=7.77,5.45,6.50,P0.01;t=2.37,P0.05),且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SSPR各项分值均低于病程10年以下者(t=2.42,2.50,2.24;P0.05);有配偶组的病人SSPR评分高于无配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9,9.47,8.54,3.12;P0.01)。结论良好的社会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对长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能力及个人意志起积极作用。护士应加强对长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帮助其获得社会支持,提高对社会支持的利用,以延缓患者的衰退,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长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现状,并对有可能造成患者长期住院的多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自制的长期住院病人调查问卷对我院住院1年以上的72例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长期住院病人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以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多,多为反复住院。婚姻状况以单身者(未婚、离异)居多,此类病人病程长,反复发作,预后不理想,缺乏家庭监护和被社会忽略。结论精神病人滞留医院既有自身疾病原因,也有家庭和社会因素。发展以医院为依托的社区和家庭康复治疗既有助于降低医疗成本,又有利于改善康复期精神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维持用药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02年1-4月份首次住院的6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0例,甲组为实验组,实施整体护理;乙组为对照组,实施一般精神科常规护理。2组病人分别于出院后的6个月和12个月末进行随访。砖秉对实验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能有效地提高他们出院后6个月和12个月的维持用药的自觉性,有效降低疾病的复发率。与对照组病人相比差异显著(P〈0.05、P〈0.01)。砖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是提高病人出院后维持用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心理健康水平及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81名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家属的SCL-90总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5个因子与常模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与SCL-90躯体化、人际关系、敌对、精神障碍性4个因子存在正相关(P0.05),与强迫症状、抑郁、焦虑3各因子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精神障碍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常模,并与应对方式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障碍患者家属病耻感现状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照料体验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81名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精神障碍患者家属普遍存在病耻感,患者父母、配偶的病耻感程度明显高于患者子女,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5个因子分与常模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病耻感各条目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病耻感普遍存在于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并与家属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