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不同应用方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对比.方法 选我院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入院后即服用阿司匹林300mg/d,2w后剂量改为100mg/d;观察组:第1d口服阿司匹林300mg,第2d起改为100mg/d.对比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两种服用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方案对于总的治疗效果的影响并不明显,但由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为急性,同时,观察组所用方案较为简洁,故此推荐观察组所用的服药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尼莫地平联合多感官刺激技术治疗血管性痴呆(Va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研究,并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3例VaD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尼莫地平片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感官刺激技术进行治疗。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和VaD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VaDAS-cog)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S)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价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质量;采用改良的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价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的ADLS评分和BI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有显著差异(均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于对照组(90.48%vs73.17%,χ2=4.196,P=0.041);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多感官刺激技术治疗VaD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认知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适合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胞磷胆碱治疗脑小血管病(CSVD)轻度认知障碍(MCI)的疗效及对患者血-脑屏障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03—2023-03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CSVD合并MCI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口服胞磷胆碱钠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2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蒙特利尔评定量表(MoCA)评分、血-脑屏障功能、炎症因子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4.12%比78.43%,P<0.05)。2组患者MoCA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观察组为(27.07±1.05)分,高于对照组的(25.89±1.54)分(P<0.05)。2组患者治疗后伊文思蓝水平、血清CRP、IL-6水平、血清TC、TG和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观察组分别为(10.29±1.17)μg/g、(4...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应用时间对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4例,根据阿替普酶溶栓时间窗可分为1 h组21例、1~2 h组46例、2~3 h组42例和3~4.5 h组35例。采用NIHSS评分评估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 h、治疗28 d、治疗90 d神经功能缺损情况,m RS评分评价溶栓90 d后临床疗效,采用TICI标准对各组患者动脉(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再通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各组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溶栓时间窗的推移,NIHSS评分逐渐升高(P0.05),阿替普酶溶栓应用时间与NIHSS评分相关(P0.05)。1 h组、1~2 h组、2~3 h组和3~4.5 h组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5.8%、76.1%、59.5%和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h组血管再通情况不影响临床疗效(P0.05),1~2 h组、2~3 h组和3~4.5 h组的血管再通情况与临床疗效可能相关(P0.05)。3~4.5 h组的供血动脉再通情况与堵塞部位相关(P0.05),1 h组、1~2 h组和2~3 h组脑供血动脉再通情况与堵塞部位无关(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再通率与阿替普酶溶栓应用时间相关,阿替普酶溶栓时间窗小可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降低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01例ACI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n=52)和对照组(依达拉奉治疗,n=49)。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Vp)、平均血流速度(Vm)指标高于对照组,双侧差值(Dvp、Dvm)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患者采用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和脑血流动力学,同时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