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39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青海高原藏系绵羊引发的人间鼠疫疫情流行病学和相关鼠疫菌遗传特征进行研究,为制定出适合青海省藏系绵羊鼠疫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汇总分析青海省1958―2020年藏系绵羊引发的人间鼠疫疫情资料,描述其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及其他流行病学特征;对38株分离自人、藏系绵羊和喜马拉雅旱獭的鼠疫杆菌进行测序,再结合其他参考菌株的基因序列分析菌株的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特征,构建菌株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结果  1958―2020年共发生藏羊为疫情传染源的人间鼠疫疫情16起,发病69人,死亡42人,病死率60.86%。与藏系绵羊相关的鼠疫杆菌都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进化分支1.IN2中,并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同一鼠疫事件中人、藏系绵羊和周边喜马拉雅旱獭分离菌株位于同一簇群,与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相符。  结论  流行病学结合系统发育关系分析,证实了青海省人间鼠疫来自藏系绵羊,而藏系绵羊鼠疫则起源于旱獭。藏系绵羊是青海高原上重要的家畜,因此不应低估藏系绵羊鼠疫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胶体金免疫层析测试条快速诊断鼠疫的效果。方法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抗体(抗原)测试条与鼠疫间接血凝试验(IHA)/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IHA)两种方法平行检测鼠疫的抗体(或抗原)。结果通过对实验感染动物、青海鼠疫疫源地内鼠疫患者(尸体)及染疫动物等396份样品的检测,两种方法符合率为100%。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操作简单、方便、快速,适用于现场应用和鼠疫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3.
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 ,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长期以来 ,我国对鼠疫患者的特效治疗多以链霉素为首选药物 ,再辅以其他抗菌药物 ,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疗效。近年来越南有关于鼠疫菌耐链霉素菌株的报道 ;法国Galimand等发现 ,1995年在马达加斯加一男青年淋巴穿刺液分离出的 1株鼠疫菌 ,对抗生素—壮观霉素、磺胺嘧啶、四环素 ,米诺四环素具有高抗性[1]。我们对我国 80年代以来分离的889株鼠疫菌进行了链霉素耐药性监测 ,试图了解我国是否存在耐链霉素菌株 ,以指导各疫区的鼠疫防治工作。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菌株 被试菌株 889株…  相似文献   
4.
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在对鼠疫菌鉴定和科研工作中,观察鼠疫菌对敏感动物的致病性及病理变化是不可或缺的项目之一,Balb/c小鼠作为鼠疫实验动物的报道至今少见,因此,作者就Balb/c小鼠对鼠疫菌敏感性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简称“海南州”)鼠疫疫源地鼠疫菌的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RISPR)基因型及其地区分布,为该疫源地的鼠疫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1954—2009年海南州鼠疫疫源地内不同宿主动物和媒介昆虫体内分离的36株代表性鼠疫菌株为实验对象,采用传统的十二烷基磺酸钠裂解和苯酚-氯仿法提取鼠疫菌DNA。应用3对CRISPR引物(YPa、YPb、YPc)分别对被试菌株DNA进行PCR扩增、测序和分析,确定海南州鼠疫疫源地鼠疫菌的CRISPR基因型。结果 36株鼠疫菌中共发现17种非重复间区序列(spacer),其中YPa 9种、YPb 5种、YPc 3种。所有鼠疫菌株被分为5个CRISPR基因簇(Cb2、Cb4’、Ca7、Ca7’、Ca35’),6个基因型(G1、G9、G22、G22-a1’、G26-a1’、G26-a1’a4-),其中G26-a1’型为主要基因型,分布于共和县、贵德县、兴海县;其次是G22型,分布于共和县、贵德县。结论 海南州...  相似文献   
6.
链霉素作为治疗鼠疫的首选药物已应用于临床多年,但其耳毒性和肾毒性等不良反应对人所造成的危害甚大,从而限制了此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因此,尽快筛选新型抗菌药物并用于鼠疫的早期治疗,显得十分必要.作者通过动物实验筛选出几种对鼠疫菌敏感的新型抗菌药物,为鼠疫的预防、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药敏试验方法中的琼脂稀释法,测定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 FDA)批准治疗鼠疫的2种药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对鼠疫耶尔森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确定鼠疫菌对这2种药物的敏感性及MIC90(可抑制90%细菌生长的药物浓度),掌握这2种药物对鼠疫菌的抑菌浓度,为鼠疫的临床治疗提供基线数据。方法 利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这2种抗生素分别对1 010株鼠疫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果 所测的1 010株鼠疫菌中未发现对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具有单个或2种抗菌药物抗性的鼠疫菌株,其最低抗菌药物浓度MIC50分别为0.06和0.12 μg/ml,MIC90均为0.25 μg/ml。结论 利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对鼠疫耶尔森菌最低抑菌浓度,有效的评价了鼠疫耶尔森菌对氟喹诺酮类代表药物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敏感性,实验数据支持我国在鼠疫临床治疗中可以采用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为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1958--2012年青海省人间鼠疫流行期间自鼠疫患者和尸体中分离的129株鼠疫菌进行病原学研究。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鼠疫菌进行病原学研究,同时采用差异区段(DFR)基因分型技术对2004年囊谦县、2009年兴海县人间肺鼠疫暴发疫情进行溯源分析。结果 119株鼠疫菌中,205株属青藏高原型菌株,6株属祁连山型菌株,8株菌具有特殊生化特性;84.03%(100/219)的鼠疫菌具有4个毒力因子(F1+、Pst I+、VW+、Pgm+)。测试的74株菌中,72株(97.30%)为强毒菌;携带大质粒52×106、65X 106、92×106的菌株主要分布于海南、海北、海西、玉树、果洛、黄南6个州和湟源县;鼠疫菌DFR基因型以5、8型为主。其中5型占44.54%(53/119),分布于都兰、湟源、玉树、杂多、治多、称多、曲麻莱、玛多、囊谦、祁连等地区;8型占32.77%(39/119),分布于祁连山南北麓、青海湖环湖地区。2004年囊谦县肺鼠疫暴发分离株均为10型;2009年兴海县肺鼠疫暴发分离株(来自鼠疫患者、人尸和牧犬体内)的基因型均为8型。结论 本次试验菌株均具备青藏高原鼠疫病原体特性。菌株溯源分析显示,基于DFR的鼠疫菌基因分型与流行病学调查一致,可用于确定传染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非田鼠型及田鼠型鼠疫菌分别感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观察高倍显微镜下宿主的敏感性和病理改变。方法分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常规计数铺板培养,用不同型别鼠疫菌感染细胞,MOI为10左右,观察高倍镜下细胞病理变化。结果提取的淋巴细胞总量为2×106个/ml(共76 ml),细胞铺板2 ml/孔,12孔/板×3板;非田鼠型鼠疫强毒菌标准株141活菌计数平均为78个菌,感染指数MOI为9.75;田鼠型鼠疫菌201株平均为39.7个菌,感染指数MOI为9.85。结论淋巴细胞对非田鼠型和田鼠型鼠疫菌均表现出高敏感性,而损害程度依感染菌株型别不同而有较大差别,从病理表型方面验证了非田鼠型鼠疫菌对人的强致病性。  相似文献   
10.
2004年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发生第一起人间鼠疫,同年10月份在海西州乌兰县、天峻县及玉树州称多县、囊谦县、曲麻莱县相继发生人间鼠疫6起。2005年6月在玉树州的治多县、曲麻莱县发生人间鼠疫2起。2年共发生人间鼠疫疫情9起,确诊鼠疫病例22例,死亡11例,治愈11例。为了更好地了解鼠疫流行规律,为今后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现将青海省2004、2005年人间鼠疫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