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国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患病率逐年上升。HUA不仅常伴发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也是慢性肾脏病(CKD)的高危因素,存在亚临床的慢性炎症状态。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tn,hs-CRP)作为炎症因子,与机体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观察轻度血尿酸升高对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功能损伤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轻度血尿酸升高是否能导致肾脏损害及降尿酸治疗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15)、氧嗪酸组(n=15)、别嘌呤醇组(n=12)和氧嗪酸+别嘌呤醇组(n=12).予以低盐饮食,每隔10天监测各组大鼠的动脉血压.于试验后20 d及40 d用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内皮细胞功能受损的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纤溶酶原激活物(PAI)1]、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指标[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环氧化酶(COX)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的含量]以及炎性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同时观察各组大鼠肾功能及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PDGF、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氧嗪酸组大鼠血浆NO浓度显著降低(P<0.05),ET-1、PAI-1、PDGF、MCP-1、COX2、TNF-α、IL-18浓度均显著升高(均P< 0.05).光镜下,各组大鼠肾组织均未见尿酸结晶形成,氧嗪酸组肾小血管管壁增厚,内膜增生,管腔狭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氧嗪酸组NOS的表达显著减少(7.33%±2.11%比25.75%±2.33%,P<0.05),PDGF的表达显著增多(31.18%±2.83%比8.09%±1.81%,P< 0.05).经别嘌呤醇降尿酸干预治疗后大鼠血清中内皮细胞损伤指标NO上调(P<0.05),而ET-1及PAI-1均下调(均P<0.05);而血管平滑肌增殖指标及炎性指标均下调(均P< 0.05).结论 轻度血尿酸升高可导致肾小球内皮细胞功能受损、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降尿酸治疗能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减轻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云南省昆明市铁路系统职工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在昆明市铁路系统职工中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共抽取1 204人,进行CKD及相关危险因素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尿检测。结果在资料完整的1 103人中,经过人口年龄、性别构成比校正后,白蛋白尿患病率为6.94%;血尿患病率为7.56%;肾功能下降患病率为1.83%,CKD患病率为14.6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年龄和性别是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高尿酸血症、性别和年龄是肾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性别是血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昆明市铁路系统职工CKD的患病情况与中国其他大城市及发达国家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CDPI技术在肾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正常肾脏组和肾移植术后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带有CDPI技术功能,对移植肾和正常肾脏进行扫查,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皮髓分界.对比分析移植肾和正常肾实质血流灌注情况以及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期和治疗后肾实质血流灌注的情况、血管阻力指数等参数.[结果]正常肾脏组,肾脏血流丰富,CDPI:从主肾动脉至弓形动脉四级血管血流信号丰富、清晰,呈连续树枝状.脉冲多普勒测定各级肾动脉血流参数正常.移植肾组,(1)肾功能稳定期:移植肾大小正常或稍大,形态丰满,CDPI显示各级肾动脉血流信号丰富,呈连续树枝状,脉冲多普勒测定四级肾动脉血流指数正常.(2)急性排异期:移植肾明显肿大,CDPI显示肾实质血流信号稀少,主肾动脉和段动脉血流呈连续性,叶间动脉闪烁状,主肾动脉、段动脉血流速度减低,阻力指数增高,叶间动脉血流频普频普呈断续状,舒张期无血流信号,弓形动脉血流速度偏低.[结论]CDPI检查技术不仅对早期诊断肾移植后急性排异有很大的价值,同时对监测排异反应的治疗效果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在系膜增殖性肾炎 (MesPGN)患者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治疗时血浆IL 8的变化 ,探讨ACEI减轻肾小球硬化的机制。方法 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2 3例MesPGN患者接受ACEI治疗前、后及 15名健康志愿者的血浆IL 8的含量 ,并进行比较。结果 MesPGN患者血浆IL 8、血管紧张素Ⅱ (AⅡ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经ACEI治疗 3个月后 ,MesPGN患者血压、蛋白尿均有明显改善 ,血浆IL 8、A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 <0 .0 1) ,且血浆IL 8含量的下降与AⅡ水平下降呈正相关 (r =0 .43 7,P <0 .0 5 )。结论 ACEI可能通过降低血浆IL 8水平 ,减轻肾小球炎症反应 ,从而抑制肾小球增生硬化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0岁,学生,因反复皮肤紫癜、关节痛1个月,腹痛半个月,加重5 d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紫癜,四肢关节疼痛.半个月前以上症状再次出现,双下肢紫癜明显增多,呈片状、双侧对称,伴腹痛.5 d前腹痛加重,遂收住我院血液科.查体:BP 120/75mm Hg,躯干、双下肢、臀部皮肤新旧不一,点片状紫癜,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充血,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20岁,学生,因反复皮肤紫癜、关节痛1个月,腹痛半个月,加重5 d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紫癜,四肢关节疼痛.半个月前以上症状再次出现,双下肢紫癜明显增多,呈片状、双侧对称,伴腹痛.5 d前腹痛加重,遂收住我院血液科.查体:BP 120/75mm Hg,躯干、双下肢、臀部皮肤新旧不一,点片状紫癜,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充血,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我院24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确诊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肾脏病理、诊治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24例患者均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均有肾脏受累,同时还伴有肺、胃肠道、眼、耳、鼻、声带、皮肤、关节、甲状腺及外周神经受累。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平均确诊时间为(9±4)个月。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加用环磷酰胺为主。总缓减率为78%。结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小血管炎为多系统受累疾病,漏诊误诊率高,早期诊治能提高生存率,但部分患者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期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生物活性法及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 ,测定 1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期患者血浆PAF及血清TNF α水平。结果 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期患者PAF及TNF 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患者PAF及TNF α含量与尿素氮肌酐含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PAF与TNF α不仅参与了肾小球肾炎的发生 ,也可能持续参与了该病炎症的发展。二者之间的协同作用 ,加重了肾组织的广泛损伤 ,并影响到肾功能 ,PAF及TNF α水平与肾功能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 (GMC)作用 ,探讨其作用机制 ,并寻找由PAF诱导GMC损伤的保护方法。方法Wistar大鼠 ,160~200g,用改良的Hapar方法培养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置于硅化试管中 ,随机分为5组。①PAF组 ,调整RPML1640培养液中含PAF含量和45CaCl2,浓度为10 -7mmol/L和1.25mmol/L,分别测定GMC存活率、细胞内蛋白漏出量、细胞丙二醛 (MDA)、测定45Ca 的放射活性。②MnSO4 组 :调整细胞悬液中MnSO4 浓度为5×10 -4mmol/L ,测定内容同PAF组。③Verapamil(异博定 )组调整细胞悬液中Verapamil浓度为2×10 -4mmol/L,测定内容同PF组。④银杏皂甙组 :调整细胞血液中银杏皂甙提取物为浓度为100μg/ml外 ,测定内容同PF组。⑤对照组 :细胞悬液中不含PAF,测定内容同PF组。结果经PAF刺激后GMC死亡率显著升高 ,细胞外钙内流、细胞pr漏出、细胞脂质过氧化显著加强 (P<0.01)。应用Verapamil可显著减少细胞外钙内流 ,减少GMC死亡率 (P<0.01)。结论应用银杏叶醇提取物可显著减少GMC死亡率细胞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