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05-05~2001-03笔者所在医院确诊且接受胶囊内镜(CE)和/或胃肠镜及腹腔镜手术的20例慢性放射性肠炎(CRE)。男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1.9±25.8)岁,平均病程(8.6±56.6)个月。其中结、直肠癌6例,子宫癌14例。所有患者均是原发癌手术后接受放射性治疗,接受照射的剂量为36~120 Gy,平均(49±13)Gy。放疗至CRE发生发现的时间最短8个月,最长224个月。CE采用重庆金山科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胃肠外营养对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肠屏障功能的作用。方法SD大鼠行全腹部60Coγ射线8Gy放射后,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三组,常规全成分胃肠外营养组(Standard totalparenteral nutrition,STD组,n=10):大鼠输入常规静脉营养液;谷氨酰胺组(Glutamine-enriched totalparenteral nutrition,GLN组,n=10):大鼠输入附加谷氨酰胺的静脉营养液;正常组(n=10)为未经腹部照射的正常大鼠,连续7d全成分胃肠外营养。采用光镜、电镜观察、结合图像分析系统和无菌采取肠系膜淋巴结做细菌培养。结果GLN组小肠蛋白质和DNA的含量明显高于STD组,GLN组空、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黏膜厚度、全层壁厚度均显著大于STD组。扫描电镜的观察结果:GLN组和STD组小肠绒毛顶部都有程度不同的糜烂形成,但GLN组绒毛表面糜烂较少,而STD组则较多。GLN组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率明显低于STD组。结论附加丙氨酰-GLN二肽的全成分胃肠外营养能有效的保护肠黏膜辐射性损伤后肠屏障功能和防止肠细菌移位。  相似文献   
3.
作者将34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四组,A组不含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Ala-Gln),而给予相应量的甘、丝、丙及脯氨酸的常规全肠外营养(TPN-Conv);B组含Ala-Gln的全肠外营养(TPN-Gln);两组间的热、氮及液体量相同。C组为消化道营养组。D组为正常组。实验组给予8戈瑞(GY)剂量全腹照射,然后分别给予TPN及肠道营养7天。观察在急性放射性小肠炎时,Ala-Gln作为Gln源对小肠的代谢、结构及功能的影响,及经消化道营养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B组动脉血Gln浓度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说明Ala-Gln二肽输入后迅速分解为游离谷氨酰胺,利于组织使用。其小肠蛋白质和DNA含量优于A组。形态学结果显示组B小肠壁全层厚度、粘膜厚度及绒毛高度显著高于A和C组(P<0.0001),且小肠腺窝细胞平均分裂数高于A和C组(P<0.05),肠道内细菌移位率亦低于A和C组(P<0.05)。粘液血便及体重降低以A、C组为重。C组的摄食量不足,氮和热量摄取低于A、B组,其体重下降超过B组。C组8只实验大鼠死亡2只,其中1只为末段回肠穿孔。A、B组中无1例发生死亡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全肠外营养减少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细菌易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SD大鼠行全腹部60Coγ射线8Gy放射后,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三组,即:常规全肠外营养组(standard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STD组,n=10),大鼠输入常规静脉营养液;谷氨酰胺组(glutamine-enriched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GLN组,n=10),大鼠输入附加谷氨酰胺的静脉营养液;正常组(n=10)为未经腹部照射的正常大鼠,连续7d全肠外营养。采用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透射光镜、电镜观察、结合图像分析系统和无菌采取肠系膜淋巴结做细菌培养的方法。结果 GLN组小肠蛋白质和DNA的含量明显高于STD组;GLN组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黏膜厚度、全层壁厚度均显著大于STD组。透射电镜下可见GLN组小肠上皮细胞微绒毛明显高于STD组。GLN组肠系膜淋巴结细菌易位率明显低于STD组。结论附加丙氨酰-GLN二肽的全肠外营养能有效减少肠黏膜辐射性损伤后肠细菌易位,其作用机理可能是GLN对小肠黏膜有明显的营养作用,促进肠上皮细胞合成DNA和蛋白质,维持肠黏膜上皮的正常代谢,加速修复损伤的肠黏膜,降低细菌易位率。  相似文献   
5.
川芎嗪对大鼠急性放射性肠炎小肠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小肠的营养作用。方法:22只SD大鼠,给予X线8Gy剂量的全腹部照射,建成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模型,分成模型对照组、川芎嗪治疗组(川芎嗪组)和正常对照组(正常组)。连续7d腹腔注射给药后,取相应部位的空、回肠,测定其蛋白质及DNA含量,在光镜下观察和图像分析仪器测定其相关的形态学指标。结果:模型对照组空、回肠出现粘膜坏死、脱落,而川芎嗪组粘膜完整,测值显示川芎嗪组空、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粘膜厚度和全层厚度以及蛋白质和DNA含量均显著大干模型对照组。结论:川芎嗪能加速急性放射性肠炎受损小肠粘膜的修复,对维持小肠粘膜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清洁肠道的意义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为防治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肠道细菌易位感染,对收治的21例患者入院后即行每日常规盐水碘伏液清洗灌肠术,发现死亡率,感染率及手术率均下降,表明该清洁肠道方法能有效预防肠道的细菌易位所致的继发感染,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为防治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肠道细菌易位感染;对收治的21例患者入院后即行每日常规盐水碘伏液清洗灌肠术,发现死亡率、感染率及手术率均下降。表明该清洁肠道方法能有效预防肠道的细菌易位所致的继发感染,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研究采用18只接受纯种异体小肠移植的Wistar大鼠,随机分组,分别给予常规全肠外营养和附加3%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的全肠外营养,持续10天.活体取材,应用图像分析技术测定移植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DNA倍体分布及含量,并用银染法和ABC法对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和增殖细胞核心蛋白进行染色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谷氨酰胺组移植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DNA含量、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和增殖细胞核心蛋白的计数值均显著大于常规组.研究表明:附加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的肠外营养可增加移植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DNA含量,促进其分裂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二肽肠外营养对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小肠上皮细胞产生营养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19只SD大鼠,给予60Co8Gy剂量的全腹部照射,经右颈内静脉插管,建成急性放射肠炎全肠外营养大鼠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成模型常规全肠外营养组(STD组)、谷氨酰胺(GLN)组和正常对照组(正常组)。连续7d全肠外营养后,取相应部位的空、回肠,测定其蛋白质及DNA含量,并对其DNA倍体和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进行定量分析。结果GLN组空、回肠分裂期细胞数、上皮细胞和腺上皮细胞内核仁组成区AgNOR数目、蛋白质和DNA含量均显著大于STD组。结论提示GLN二肽全肠外营养能加速急性放射性肠炎受损小肠黏膜细胞的修复,对维持小肠黏膜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二肽胃肠外营养对短肠大鼠小肠上皮细胞产生营养作用的机制。方法18只Wistar大鼠,手术切除其大部分空肠及近端回肠,然后经右颈内静脉插管,建成短肠大鼠胃肠外营养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常规胃肠外营养组(STD组),3%丙氨酰-谷氨酰胺胃肠外营养组(GLN组)和正常对照组(n=4),连续7d胃肠外营养后,在实验结束前经颈静脉注入5-溴脱氧尿苷(BrdU),采用ABC方法及光镜观察方法。结果GLN组小肠PCNA阳性细胞数多于ST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GLN组小肠BrdU阳性细胞数多于ST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提示GLN二肽可促进短肠大鼠小肠上皮细胞的分裂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