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在行ESD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01月-2021年01月期间收治的早期结直肠癌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观察患者ESD术后是否发生迟发性出血的情况并根据迟发性出血的情况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收集并对比分析两组的基线资料,分析影响早期结直肠癌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98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ESD术后92例患者未发生延迟性出血93.87%,6例患者发生延迟性出血6.12%(P<0.05).早期结直肠癌ESD术后发生延迟性出血的危险因素与病灶的位置、纤维化严重程度、术中出血及操作者熟练度等方面有关(P<0.05);病灶位置和纤维化严重程度是影响早期结直肠癌ESD术后发生延迟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SD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患者能帮助提高临床疗效,病灶位置和纤维化严重程度是早期结直肠癌ESD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胃癌、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及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7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297例反复长期出现上消化道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诊断标准.患者均接受普通胃镜和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检查,比较两种内镜诊断技术图像清晰度、检查结果和诊断价值.结果:放大内镜联合NBI在微血管、胃小凹形态及病变轮廓的图像清晰度均高于常规胃镜检查(P<0.05).297例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早期胃癌35例,癌前病变164例,共检出199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常规胃镜检查结果显示真阳性101例,真阴性58例,漏诊98例,误诊40例.放大内镜联合NBI检查结果显示真阳性187例,真阴性90例,漏诊12例,误诊8例.常规胃镜诊断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53.54%(159/297)、59.18%(58/98)、50.75%(101/199),放大内镜联合NBI诊断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93.27%(277/297)、91.84%(90/98)、93.97%(187/199).放大内镜联合NBI诊断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均高于常规胃镜(P<0.05).结论: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能清晰的显示病变的表面结构及微血管结构,可以比较准确的反映病变的病理学性质,同时预测病变的浸润深度,在早期胃癌、癌前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Crohn病恶变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67岁.3 a前发现脐周包块,表面粗糙,位置固定无活动性,无压痛,蚕蛹大,不伴有腹痛,无发热盗汗,无乏力,伴有大便性状及频次改变,腹泻便秘交替,以腹泻为主,4~5次/d,无脓血,3 a来腹部包块逐渐增大,位于中腹部脐周偏左,性质同前,现约手拳大,体重无减轻.1个月前因饮食不当出现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血液,伴有全腹痛,为隐痛,疼痛无放射,便后疼痛可缓解,不影响睡眠,腹泻,最多每日10次,黄色稀便,无脓血,无里急后重,伴有乏力,无咳嗽咳痰,无发热盗汗,1个月来体重下降约5 kg.入院查体:T 36.4 ℃,R 18次/min,P 44次/min,BP 120/70 mm Hg,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肝脾肋下未触及,左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下肢无水肿.结肠镜示:距肛缘4~8 cm可见黏膜环周充血水肿,隆起性病变,取病理.降结肠远端狭窄,无法进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主干内径(DPV)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腹水的关系。方法肝硬化患者100例,child-pughA级19例,B级51例,C级30例,腹水阳性者76例,阴性者24例,超声测量门脉主干内径。结果门脉主干内径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有无腹水,腹水的量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门脉主干内径能否作为反映肝硬化程度及监测腹水情况的一项敏感指标,尚需进一步大样本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