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2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癌合并心包转移因癌性积液生长迅速,极易导致急性心包填塞,反复穿刺会给患者增加痛苦,且易引起并发症。我们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法引流、灌注治疗,并经自身对照,取得较好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2例为住院和急诊观察患者,男4例,女8例,年龄42~70岁。病史1个月至1年2个月,均经病理学确诊为肺癌,经胸片及超声证实为中到大量心包积液,具有典型的心包填塞症状和体征。有8例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前,反复抽液,临床症状可暂时缓解,9例已用MFP方案或CAP方案化疗,其中6例因严重的副作用而中止化疗。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2001年8月至2003年12月门诊与病房住院的经体表心电图证实为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结果36例患者除了表现为室间隔特有的运动异常外,还表现为不同程度左室壁运动减弱或消失。其中伴有左房扩大2例(5.5%),左室扩大5例(14%),左房及左室扩大5例(14%),左室肥厚11例(31%),单纯室间隔运动异常13例(36%)。认为超声心动图能直观地展现左束支传导阻滞室壁运动异常的特点以及心脏形态、大小的变化和心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3.
彩超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HP - 10 0 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 19例临床疑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进行检查 ,结果彩超诊断全部正确。DeBakeyⅠ型 2例 ,Ⅱ型 8例 ,Ⅲ型 9例。提示彩超以其迅速、准确、无创、易重复等优点成为临床诊断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纵向收缩、舒张功能.方法 将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60例,依据心肌质量指数分为左室肥厚组(30例)与非左室肥厚组(30例),选取健康者对照组40例.经胸采集左室长轴3个切面图像存盘后,运用QLBA 8.1超声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检测左室长轴18个心肌节段的纵向收缩峰值应变、应变率(SLs、SrLs),纵向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Le).结果 高血压病组各心肌节段SLs、SrLs、SrLe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肥厚组各心肌节段SLs、SrLs、SrLe均显著低于非左室肥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D-STI能准确评价高血压病患者舒缩期左室壁纵向舒缩功能,可作为临床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室长轴舒、缩功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正常人左室短轴收缩期圆周应变。方法 50例健康人,男20例,女30例,平均年龄(41.1±20.1)岁;采集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水平二维灰阶图像,使用Qlab8.1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系统自动将左室短轴心肌分为前间隔(AS)、前壁(AW)、侧壁(LW)、后壁(PW)、下壁(IW)、后间隔(PS)6节段,共计18节段,将左室壁心肌等分心内膜下层、心外膜下层心肌及整体心肌为感兴趣区,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析感兴趣区收缩期圆周峰值应变。结果正常人心内膜下层心肌各节段收缩期圆周峰值应变均高于心外膜下层心肌峰值应变(P<0.05),而且收缩期圆周应变整体心肌同一水平各节段间存在差异,特别是前间隔、后间隔与其它各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不受声束角度的限制,可以准确评价左室心肌各节段收缩期圆周应变,为测定左室收缩功能提供更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试验(LDDSE), 对梗死区存活心肌的识别价值和早期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对31例Q波急性心梗患者(其中18例尿激酶溶栓治疗)于发病后4周行LDDSE.多巴酚丁胺按5μg/(kg.min),持续5分钟静脉给药,观察给药前后梗死区心肌室壁运动,计算室壁运动得分指数(WMSI).14例4月后随访观察室壁运动恢复情况.结果 31例急性心梗患者496个节段,基础状态下发现室壁运动异常87个节段.LDDSE发现49个节段(56.3%)室壁运动有不同程度的改善.LDDSE后WMSI低于基础状态(1.12±0.16和1.26±0.15,P<0.01).溶栓组LDDSE后WMSI明显低于基础状态(1.08±0.12和1.27±0.16,P<0.01),溶栓组LDDSE后室壁运动明显增强者明显高于非溶栓组(64.8%和36.4%,P<0.01).4月后随访14例38个节段异常中室壁运动恢复19节段(50%).结论提示87个节段运动异常的心肌中有49个节段(56.3%)具有存活性.基础状态时减弱节段的存活心肌比无运动节段更常见(73.6%和35.5%,P<0.01).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可明显提高梗死区的存活心肌.LDDSE对梗死区存活心肌的识别敏感、安全、可靠、易重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脉冲多普勒技术测算Tei指数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功能,研究Tei指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初发AMI的患者40例,另选取4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应用脉冲多普勒血流频谱图分别测量两组的二尖瓣关闭至下一次开放的时间(a)、主动脉射血时间(b),计算Tei指数,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径线(LVDd)、左室收缩末期径线(LVDs),二尖瓣口正向血流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之比(E/A)、E峰减速时间(DT)。结果(1)心肌梗死组左室整体Tei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2)心肌梗死组的LVDd和LVDs较对照组增大(P〈0.01);(3)Tei指数与EF、E/A峰比值及DT评价AMI患者左心功能有明显的良好相关性。结论Tei指数是一种综合评价心功能的指标,能简便、敏感、准确、综合评价AMI后早期左室的整体收缩和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测量正常人左室短轴收缩期径向应变(RS)峰值。方法 50例健康人,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仪获得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3个水平高频二维动态图像,使用Qlab8.1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将左室短轴3个水平心肌等分为心内膜下层、心外膜下层及整体心肌为感兴趣区,应用超声STI分析感兴趣区收缩期RS峰值。结果①正常人左室短轴心内膜下层心肌各节段收缩期RS峰值均高于心外膜下层各节段(P<0.05),各水平间各节段收缩期RS峰值相比,二尖瓣和乳头肌水平均>心尖水平(P<0.05),二尖瓣及乳头肌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正常人左室短轴各水平间各节段整体心肌收缩期RS峰值相比,乳头肌>二尖瓣>心尖水平(P<0.05)。③正常人左室短轴各水平间各节段心外膜下层心肌收缩期RS峰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STI不受声束角度的限制,可以准确地评价左室心肌各节段收缩期RS,为测定局部和整体心肌收缩功能以及心肌疾病的定位诊断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心肌纵向、径向、周向应变特点,评价不同构型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3例,根据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将其分为左室非肥厚组33例(A组)与左室肥厚组30例(B组),选取健康者49例(对照组),获取左室长轴及短轴各切面的收缩期纵向、径向、圆周峰值应变。结果 B组各心肌节段及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S)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及A组,(P<0.01);左心室短轴切面A组3个短轴水平径向收缩峰值应变(RS)高于正常组(P<0.01);B组3个短轴水平RS明显低于正常组及A组(P<0.01);B组圆周收缩峰值应变(CS)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及A组(P<0.05)。结论 STI能准确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心肌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的异常,对高血压患者早期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