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药学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
同时记录的27例PERG和PVEP显示;视网膜病变主要表现为b波减低,P_(100)正常或b波和P_(100)潜伏期均延长,RCT正常;急性视神经炎的特点是b波正常,P_(100)潜伏期和RCT延长;视神经萎缩多表现为b波和P_(100)消失。提示PERG与PVEP联合应用较单项检查更有助于病变的定位。对视网膜和视神经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监测睡眠呼吸疾患的计算机自动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软硬件设计。该系统实时显示、记录存储人体9种不同生理信号,自动分析报告睡眠、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的动态变化。临床应用证明该系统可为临床诊断失眠、鼾症和睡眠呼吸暂停等睡眠障碍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与传统的记录多导睡眠图的方法相比,具有节省人力、时间和记录纸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随机抽取我院1989—1991年期间经传染科诊断为病毒性肝炎(甲乙型)的住院患者109例,排除冠心病,并无其它循环及呼吸系统病史,年龄在20—45岁之间,男性69例,女性40例,并结合其它实验室检查资料,选取住院中期及后期心电图报告进行分析。 109例中,心电图异常者66例,正常者43  相似文献   
4.
自八十年代以来,国外已普遍推广血糖水平快速自我(床边)监测技术,为有效地控制血糖和及时处理各种糖尿病急诊提供了有效手段。自1989年以来,我院在糖尿病的临床诊治及护理中开展了此项技术,即由护士根据需要直接在床边测定血糖,为决定或调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性分析64例心脏起搏器心电图改变.探讨正常起搏器心电图及异常改变与起搏器的关系。报告如下: 64例均为在我院初次安装或在我院更换新起搏器者。其中男36例,女28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77岁。50岁以上占73.4%。35例为初次安装,29例为更换。前者安装后当时及三日.内记录体表12导心电图,后者于更换前后分别记录体表12导心电图。 正常起搏35例,电极导管脱位3例,电极导管断裂4例;电池耗竭8例;感知功能不良14例。 正常AAI起搏心电图:QRS波前有-P波.P波前有一刺激信号(即钉佯标记).P-R>0.12n,QRS为室上性形态,当窦房结功能有恢复时.可出现P-QRS的窦性下传搏动。2正常VVl起搏心电图:QRS波前有一刺激信号,QRS-T呈左束支阻滞型.伴电轴左偏。本组VVI型61例.正常起搏心电图均属此型。胸前V_(5)、V_(6)呈宽大向上型29例,占47.5%。V_(5)、V_(6)呈宽阔  相似文献   
6.
我们医院脑电图室曾使用过不同型号的8、10、14、16道国产与进口脑电图机,随机原带电极帽各不相同,使用起来诸多不便。如乳胶管电极帽,初用时拉不开,胶管涩,需用滑石粉润滑。另一种用配制好的胶泥膏先粘在头皮上,再将电极粘在泥膏上。头发很容易将泥膏托起,时间稍长易掉。尤其对意  相似文献   
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冶疗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由于患者多>45岁,手术有一定风险及不良反应,大部分患者更易于接受非手术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经皮电刺激对OSAS患者的呼吸功能及睡眠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院脑电图室曾使用过不同型号的8、10、14、16道国产与进口脑电图机,每台随机原带的电极帽各不相同,使用起来诸多不便。如乳胶管电极帽,新的时候拉不开,且胶管涩,经常使用滑石粉,以后胶管软化。另一种用配制好的胶泥膏先粘在头皮上,再将电极粘在泥膏上,这样毛发很容易将泥膏托起,时间稍长易掉。  相似文献   
9.
早搏对心脏传导组织产生很大影响,从而使早搏后心电图复杂化。本文通过六场病例的讨论,从三个方面研究早搏产生的影响。一、早搏对窦房结节奏点的影响一方面与早搏干扰窦房结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与心肌其它低位兴奋点反应程度有关。心肌本身有病变,早搏抑制窦性节奏、隐性低位兴奋点兴奋,心电图示节奏点转移或游走。二、早搏与心肌不应期关系插入型早搏、后P—R间期延长,房早未下传;室上性早搏伴室内差异传导;早搏后P波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