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经内镜置入金属及塑料胆胰管支架为胆胰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微创且有效的方法。本文对胆胰管支架置入适应症、并发症及如何选择不同类型的胰胆管支架等临床问题进行了探讨。1胆管支架的临床应用1.1胆管支架植入术的适应症胆管支架主要应用于不能或不愿手术的胆道良恶性梗阻及胆漏的治疗,适应症:1恶性胆管狭窄引起的梗阻性黄疸:胆管癌、肝门部恶性肿瘤所致的肝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UCIB)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9年3月经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确诊为AUCIB的患者395例,根据患者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35例和生存组360例;分析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并观察导致AUCIB患者的死亡因素;应用Blatchford、Rockall进行评分,观察两种评分对死亡预测的特异度和灵敏性。结果收缩压、血红蛋白是其保护因素,而呕血、入院后活动性出血及尿素氮是导致AUCIB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Rockall评分特异度与灵敏度分别为0.9243和0.7145,Blatchford评分分别为0.7685和0.8592,差异有显著性(P<0.05);死亡预测值Rockall评分AUC值为0.901,明显优于Blatchford评分AUC值0.87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尿素氮、入院后活动性出血及呕血是导致AUCIB患者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Rockall评分预测最佳临界值的研究为临床评估患者情况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治疗外伤性脾破裂临床经验,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对我院2005年3月-2013年3月期间经治疗的6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非手术保守治疗2例,手术治疗60例,其中脾修复2例,脾部分切除手术1例,脾切除手术57例(其中脾切除后行自体脾片大网膜移植术10例)。结果:2例脾破裂患者术后因合并严重颅脑损伤和严重复合伤死亡,其余6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脾破裂的治疗应根据脾脏解剖生理特点、患者个体情况及脾破裂的类型而定,必要时采取联合多种方式保脾。在临床手术时,应根据术中脾损伤探查情况及患者的全身情况去选择手术方式,如果伤情允许术中尽量保留脾脏。对不能保脾的伤者可行脾片移植术以保术后患者有良好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并发症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7年3月--2013年3月3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中转开腹,其余皆顺利完成LC,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熟悉胆道系统的解剖结构及解剖变异,严格正确掌握LC的手术适应证,把握手术操作要点,适时中转开腹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腹腔引流也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评估肿瘤起源及组织学特征能否提高内镜下切除食管平滑肌瘤的手术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6月因食管黏膜下肿瘤于消化内科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58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接受术前超声内镜检查评估后进行内镜下切除。统计患者的肿瘤完整切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长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术前超声内镜提示,平滑肌瘤起源于黏膜肌层39例,固有肌层19例。瘤体平均直径1.50(0.2~6.5)cm,其中20例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32例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6例行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TER)。总体完整切除率为96.6%。平均手术时间为38.29(15~100)mi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5%(9/58),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在39例黏膜肌层起源平滑肌瘤中,20例行EMR,19例行ESE,两组患者的肿瘤大小及并发症发生上差异不显著,但EMR组的手术时间及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明显更短(P<0.05)。在19例固有肌层起源平滑肌瘤中,13例行ESE,6例行STER,两组患者在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上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论 术前超声内镜精准评估肿瘤起源及组织学特征可提高食管平滑肌瘤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联合伊马替尼对不同危险性分期胃肠道间质瘤疗效、术后2年内复发情况及血清PAR-2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胃肠间质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极低危险度患者8例,低危险性患者46例,中危险性患者35例,高危险性患者31例,比较4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围手术期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以及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 2,PAR-2)水平以及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结果]随着患者的风险升高,患者的手术肿瘤完全切除率显著下降,术后复发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4组患者的MMP-9以及PAR-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的MMP-9以及PAR-2水平均显著下降,且随着患者的风险升高,患者的MMP-9以及PAR-2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患者的胃肠间质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随着患者的危险级别升高,患者的手术完全切除率显著下降,2年复发率显著上升,MMP-9和PAR-2水平显著下调,可作为患者危险程度分级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肝肾同源理论下地五养肝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及肝纤维化影响。方法:选取SPF级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成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地五养肝方组,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大鼠首次注射的第2 d起,阳性对照组灌胃0.11mg/kg的秋水仙碱混悬液,地五养肝方组灌胃2.2g/kg的地五养肝方药液,模型组和正常组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灌胃8周。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和肝纤维化程度,ELISA法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和相关细胞因子含量,Western-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p-AKT、β-catenin、AKT、p-GSK-3β、GSK-3β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纤维化分级较正常组显著上升,阳性对照组、地五养肝方组大鼠肝纤维化分级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GLB、ALB、TP含量降低,ALT、AST含量升高;和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地五养肝方组大鼠血清GLB、ALB、TP含量升高,ALT、AST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β-catenin、p-GSK-3β及p-AKT蛋白表达升高;和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地五养肝方组大鼠肝组织β-catenin、p-GSK-3β及p-AKT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五养肝方可明显降低大鼠肝纤维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和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化抑制有联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无痛消化内镜检查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6月-2021年6月284例接受无痛消化内镜检查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发生不良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建立指数方程作为预测模型,分析预测模型判断不良事件的价值。结果 284例老年患者中,74例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06%。发生不良事件的患者作为观察组(74例)。其中,心率波动32例,血压波动28例,心律失常9例,出血4例,肠穿孔1例。未发生不良事件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1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年龄、体重指数(BMI)、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糖尿病、鼾病史、病变类型及颌面部异常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1.763,95%CI:1.108~2.805,β=0.567,P=0.017)、BMI (■=2.608,95%CI:1.916~3.550,β=0.959,P=0.000)、COPD (■=1.702,95%CI:1.125~2.575,β=0.532,P=0.012)及鼾病史(■...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结肠镜不同进镜次数对结直肠息肉检出率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纳入2015年12月-2020年12月328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结直肠息肉检出率,比较不同进镜次数的息肉检出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探讨结肠镜漏诊的相关因素.结果 328例患者共发现368枚结直肠息肉.284例患者首...  相似文献   
10.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由日本内镜医师发明的用于早期胃肠道恶性病灶整块切除的一种微创技术。现在在世界范围内已广泛开展,ESD提高了较大的早期胃肠道肿瘤整块切除的成功率。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应用使ESD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如今ESD切除范围已经从胃扩展到了消化道其他黏膜区域,如食管、十二指肠、结肠和直肠,而且对于直径超过2cm的消化道表浅肿瘤,ESD明显优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有较高的根治率,减少复发的风险,并可更好的进行组织学评估,最近的报道显示EsD提高了胃肠道肿瘤的五年总体生存率。2006年起国内也开始应用ESD治疗下消化道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