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ouinaud测量与3D影像测量肝脏Ⅷ段体积的不同。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及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肝胆外科数据库中100例正常活体肝脏移植供肝的术前影像资料分别采用常规Couinaud分段方法和3D影像方法测量肝脏Ⅷ段的体积并进行比较。结果:常规Couinaud分段方法计算出来的Ⅷ段肝体积最小为90 mL,最大为588 mL,中位体积为291.8mL,占全肝体积的11%~38%,中位百分比为20.6%。运用3D影像方法计算出Ⅷ段体积最小91 mL,最大为598 mL,中位体积为359 mL,占全肝体积的11.2%~40.9%,中位百分比为27.8%。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D影像资料测量得到的肝脏Ⅷ段体积更能符合肝脏的实际体积大小,为术前的精确评估提供更为确切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部位胆囊癌扩大根治术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扩大的手术方式对胆囊癌NevinⅣ期患者R0切除率及患者中位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将91例NevinⅣ期胆囊癌患者分为胆囊底体部痛和胆囊颈部癌,分别施行扩大清扫术、常规清扫术及姑息手术,并对中位生存期、淋巴结转移率、R0切除率等指标进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或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配对x2检验。结果 扩大清扫术组中位生存期(月)明显高于常规手术组和姑息手术组,胆囊底体部癌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7.1±2.4)、(10.7±2.2)、(4.7±2.2)个月,胆囊颈部癌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5±2.1)、(6.7±1.9)、(3.1±1.1)个月;胆囊底体部癌和颈部癌的R0切除率不同,胆囊底体部癌的扩大清扫术和常规手术RO切除率分别为16/18(88%)和7/12(58%),胆囊颈部癌的扩大清扫术和常规清扫术RO切除率分别为6/16(38%)和3/13(23%);胆囊底体部癌和胆囊颈部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No.12a (64%,81%,P=0.088),No.12b(58%,83%,P=0.01),No.13( 32%,70%,P=0.000),No.14( 17%,18%,P=0.961),No.16(12%,17%,P=0.392),No.8a(28%,41%,P=0.215) No.8p(22%,42%,P=0.051)。结论 NevinⅣ期胆囊底体部癌扩大清扫术的中位生存期、RO切除率等均高于胆囊颈部癌。  相似文献   
3.
Survivin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细胞凋亡抑制基因,几乎所有常见人类肿瘤中皆高表达,而在正常分化成熟组织中多无表达.因此,针对Survivin的靶向治疗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探讨经腹膜后途径CT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回顾性分析2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行经腹膜后途径CT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经CT引导下穿刺引流后免于外科手术;14例接受CT引导下穿刺引流后,全身脓毒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后期接受了肾镜坏死组织清除术。1例发生穿刺引流后出血。结果表明,经腹膜后途径CT引导下穿刺引流可以有效控制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情发展,某些情况下可以免除外科手术治疗或者为后续的治疗创造有利的全身机体条件。  相似文献   
5.
谢于  郑慧瑛  段伟宏 《肿瘤学杂志》2015,21(10):785-788
摘 要:[目的] 评估左肾静脉作为血管重建移植物在联合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胰十二指肠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接受联合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7例病例,并使用左肾静脉作为血管重建移植物。 [结果] 截取的左肾静脉平均长度约(4.8±0.2)cm,手术时间为(290±20)min,失血量为(400±30)ml,肠系膜上静脉阻塞时间为(25±3)min,术后住院疗程为(17±2)d。术后均未发生肾功能不全,术前术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增强CT及超声提示移植物无血栓形成以及狭窄。[结论] 左肾静脉在联合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是一个方便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并肠坏死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并肠坏死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病理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肠系膜静脉血栓并肠坏死临床上较为少见,早期症状不明显,确诊较为困难,后期病情危重,不采取外科干预死亡率较高。术后合理运用抗凝药物治疗。结论:肠系膜静脉血栓并肠坏死症状无特异性,容易误诊。后期病情凶险,适时外科干预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TERT启动子驱动的HSV-TK基因对人胰腺癌细胞patu8988的杀伤作用。[方法]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hTERT启动子调控下的TK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经同源重组产生重组腺病毒PSG-TP-TK。同法制备PSU-CMV-TK。利用重组腺病毒PSG-TP-TK和PSU-CMV-TK感染人胰腺癌细胞株patu8988和正常人原代成纤维细胞.加入GCV。用MT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PSG-TP-TK对各种细胞的杀伤作用;应用RT—PCR检测转染腺病毒后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中TK基国的表达情况。[结果]PSG-TP-TK对端粒酶阳性的人胰腺癌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而对端粒酶阴性的正常细胞则无杀伤作用(P〈0.05)。hTERT启动子诱导人胰腺癌细胞株patu8988凋亡的效能与CMV启动子相似。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PSU-CMV-TK转染后.在patu8988细胞和正常人原代成纤维细胞中均可检测到TK基因;而PSG-TP-TK转染后只有patu8988细胞中有TK基因表达.正常人原代成纤维中则无。[结论]hTERT启动子驱动HSV-TK基因治疗是一种新的胰腺癌靶向治疗方法.具有更高的靶向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驱动的HSV-TK基因重组腺病毒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其在体内外实验提供依据。方法PDC312-TP质粒和PSUCMV-TK质粒经EcoR I,Sal I酶切连接构建PDC312-TP-TK,将质粒PDC312-TP-TK与含有5型腺病毒右臂的质粒Pbhge3通过Lipofectamine 2000共转染至293细胞,经同源重组产生重组腺病毒PSG-TP-TK,PSG-TP-TK在293细胞中大量扩增并通过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测其滴度。结果质粒PDC312-TP-TK经酶切鉴定正确,扩增得到的PSG-TP-TK经PCR扩增证实为hTERT启动子驱动的HSV-TK重组腺病毒,腺病毒滴度为1.9×1010pfu/ml。结论该实验为重组腺病毒PSG-TP-TK用于肿瘤的基因治疗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右前叶肝脏(亚)段切除的手术方法。[方法]根据前期影像资料分析将右前叶分为两个部分:腹侧段(S8v+S5)和背侧段(S8d)。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10月根据此分段方法成功实施单独及联合其他部位的右前叶肝脏亚段切除术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胆瘘、出血、腹水等并发症发生,术中无输血。标本切缘均为阴性。[结论]根据肝内门静脉区域分布将右前叶肝脏分为腹侧段和背侧段符合肝脏的解剖生理,在某些情况下可实施精确的右前叶肝脏(亚)段切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胆管癌约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3%,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1~3],在解剖上,胆管癌通常被分为肝内胆管癌及肝外胆管癌,而肝门部,即在胆管汇合部、胆总管这一集中区域的胆管癌,我们称之为肝门部胆管癌,其发生率为全部胆管癌的50%~6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