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中药慢肾1号方对系膜增生性肾炎小鼠模型的自由基损伤及免疫病理学等超微结构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LPS)的方法建立小鼠慢性肾炎病理模型,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测定其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结果:治疗组小鼠一般情况明显好于模型对照组及中、西药对照组,24h尿蛋白显著少于模型对照组(P<0.01)和中药对照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SOD活力较模型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MDA含量则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与中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肾1号方对系膜增生性肾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治疗慢性肾炎的机理可能与该方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减轻或阻断脂质过氧化链锁反应,减轻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
许小曼 《微循环学杂志》2011,21(1):28-29,80,84
目的:观察CT增强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欧乃派克)后受检者全血表观粘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57例行CT增强扫描者,于注射碘海醇造影前、造影后0.5h及和24h采集静脉血,检测其全血表观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注射造影剂0.5h后,无论切...  相似文献   
3.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造影剂外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造影剂外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理论,建立统一规范的高压自动注射造影剂流程,找出高风险的关键环节,并进行量化分析,制订解决方案。结果护士选择穿刺工具和套管潜行长度明显改善(P〈0.01),外渗率下降(P〈0.05)。结论应用医疗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理论管理,能显著降低造影剂外渗发生率,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碘造影剂加温与CT增强时外渗和过敏样反应发生率的关系。 方法 选取2 198例CT增强扫描受检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 078例和对照组1 120例。实验组在进行CT增强扫描前30min将碘造影剂加热至37℃再进行静脉注射,对照组不加热,直接进行静脉注射。 结果注射碘海醇300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外渗和过敏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注射碘海醇350时,实验组外渗和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结论 将碘海醇300外部加热至37℃对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无影响,但碘海醇350能明显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地探讨地塞米松不同的用量及注射方式对降低CT增强扫描时注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引起的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对1996年6月—2011年7月共1558例进行增强扫描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地塞米松使用方法不同分为3组。药物I组为10mg地塞米松与造影剂混合一起高压注射器团注,共164例。药物II组为注射造影剂前15min静脉推注10mg地塞米松,共622例。药物III组为注射造影剂15min静脉推注5mg地塞米松,共772例。观察注射造影剂时及后30min的不良反应情况并记录。结果药物I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8%,其中,轻度不良反应占不良反应总数的96.12%,中、重度不良反应占不良反应总数的3.88%,药物II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78%,其中,轻度不良反应占不良反应总数的99.44%,中、重度不良反应占不良反应总数的0.56%,药物III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53%,其中,轻度不良反应占不良反应总数的99.56%,中、重度不良反应占不良反应总数的0.44%。药物I组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药物II和药物III组(P〈0.05),药物II组与药物III组轻度和中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前15min静脉推注地塞米松能显著降低轻度及中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用量以5mg为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PPV)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6—05—2011—05江苏泗洪分金亭医院ICU收治的3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仰卧位组和俯卧位通气,两组均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分别监测两组患者在充分镇静情况下初始仰卧位及俯卧位通气1h、2h、4h、6h后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02)、氧合指数(PaO。/Fi02)、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02)、Sp0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等呼吸循环指标。结果俯卧位组在动脉血氧分压(PaOz)、氧合指数(PaO2/FiO2)、SpO2等呼吸指标方面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期问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而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等循环指标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明显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状况,而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武汉市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状况。方法:采用骨密度(BMD)测定的方法对随机抽选的500名>42岁中老年进行骨密度检测。结果:在500名受检者中,骨量正常者222名,占受检人数的44.40%;骨量减少者188名,占受检人数的37.76%;骨质疏松者90名,占受检人数的16.00%。60~69岁女性的骨密度明显低于同年龄段男性(P<0.05),40~49岁年龄段骨质疏松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P<0.05);骨质疏松与年龄和BMI呈负相关。结论:科学检测、早期预防是降低骨质疏松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解氏肺癌1号方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对免疫功能、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角质蛋白21-1(CYFRA21-1)的影响.方法 将65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0例和化疗组300例,治疗组口服解氏肺癌1号方,对照组采用GP方案或TP方案化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为1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选择性肋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荟萃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5月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采用机械通气联合选择性肋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手术组),10例仅采用单纯机械通气治疗(非手术组)。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PaO2,PaCO2,SPO2、pH值等氧合指标改善情况、入住ICU时间、气管切开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镇痛镇静剂使用时间等指标。结果与单纯机械通气组比较,手术组机械通气时间、PaO2,PaCO2,SPO2、pH值等氧合指标改善情况、人住ICU时间、气管切开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镇痛镇静剂使用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非手术组。结论机械通气联合选择性肋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ARDS的方法,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机械通气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