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量的研究表明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升高是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但它们与生活因素、社会因素和许多理化因素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我们试图通过对人群的横断面调查,研究影响人血浆Fbg含量和分子功能的有关因素,从而为预防和进一步研究血栓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血管紧张素Ⅱ受体I型(ATⅠR)基因多态性和多种危险因素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开滦矿业集团职工1351人。所有样本均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IL-8、IL-l0,C反应蛋白(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g)浓度,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速度(FMPV),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速率与最大光密度之比(FMPV/Amax)等炎性因子和ACE、ATⅠR基因型及相关生化指标,并进行体检和问卷调查。结果 ACE基因各基因型分布及脑梗死患病率无明显差异,ATⅠR基因AA基因型分布在脑梗死组高于对照组,且AA型人群脑梗死患病率高于其他基因型,但两种基因各联合基因型脑梗死患病率无差异。在与脑梗死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存在条件下,仅不吸烟人群和有高血压病人群中脑梗死组ATIR基因AA基因型频率分布高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发现IL-6、ATⅠR基因多态性、性别、FMPV/Amax与脑梗死有明显相关性。脑梗死组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具有高血压病的ATⅠR的AA基因型人群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同时脑梗死病例中IL-6显著增高,提示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可能是其病因之一,说明脑梗死的发病可能是“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近期疗效。方法56例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尿激酶治疗组(尿激酶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尿激酶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40万U),溶于250ml0.9%氯化钠溶液中快速静脉滴注(30min内滴完),1次/d,连续3d。2组患者均住院治疗7~10d。患者出院后半个月和3个月时随访观察其病情发展情况。结果UK组总有效率为88.89%,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6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出院后半个月时UK治疗组再次发作率(11.11%)明显低于常规组(3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时,UK组复发率为40.74%,常规组为48.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近期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型(AT ⅠR)基因多态性和炎性因子及多种危险因素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唐山开滦矿业集团职工1351人。依据脑CT或MRI结果将之分为脑梗死组和对照组,所有样本均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清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IL-8、IL—10、C反应蛋白(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g)、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速度(FMPV)、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速率与最大光密度之比(FMPV/ODmax)等炎性因子和ACE、AT ⅠR基因型及相关生化指标,同时进行体检和问卷调查。结果:ACE基因各基因型在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布及各基因型人群中的脑梗死患病率无明显差异,ATIR基因AA基因型频率分布在脑梗死组高于对照组,且AA型人群脑梗死患病率高于其它基因型,但两种基因各联合基因型人群脑梗死患病率无差异。在与脑梗死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存在条件下,仅不吸烟人群和有高血压病人群中脑梗死组ATIR基因AA基因型频率分布高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发现IL—6、ATIR基因多态性、性别、FMPV/ODmax与脑梗死有明显相关性。脑梗死组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具有高血压病的ATIR的AA基因型人群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同时脑梗死患者IL—6显著增高,提示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可能是其病因之一,说明脑梗死的发病可能是“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炎症细胞因子改变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通过测定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者静脉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 0、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g)浓度和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度(FMPV)、FMPV与最大吸光度[D(λ) max]之比(FMPV/D(λ) max)等炎症细胞因子及相关临床和生化指标,分析其在CI发病过程中的作用。1 资料和方法1 .1 资料 应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唐山开滦集团公司机关1 980 -0 1—2 0 0 1 -0 6离退休干部1 2 0 7人,查体并填写自行设计的调查量表,记录入选样本年龄、性别、吸烟史(不吸烟、吸1~2 0年、2 1~40年、41…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Bβ-148C/T、448G/A基因多态性对血浆Fg浓度、分子功能的影响及其与脑梗死类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02.11~2003.10在开滦神经内科住院脑梗死患者160例,将其分为脑动脉主干支(Main—trunk cerebralinfarction,MCl)与穿通支梗死(Penetrating cerebral infarction,PCD组,同时选取162名正常志愿者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检测其Fgβ-148C/T和448G/A基因多态性,并测定血浆Fg浓度、分子功能及各项相关指标。结果MCI组血浆Fg浓度、FMPV/AMAX高于对照组,FMPV/AMAX高于PCI组:Bβ148CC基因型人群MCI组FMPV/AMAX高于PCI组及对照组,突变基因型人群MCI组血浆Fg浓度高于PCI组及对照组;β448GG基因型人群MCI和PCI病人仅FMPV明显高于对照组,突变基因型人群MCI组血浆Fg浓度、FMPV、FMPV/AMAX高于对照组,但仅Fg浓度高于PCI组;三组中Bβ-148CC、CT、TT和Bβ448GG、CA、AA基因型构成比无差别,各基因型人群中各型脑梗死的分布频率也无差异;PCI纽CT+GA这一突变连锁基因型的构成比高于对照组.且此连锁基因型人群中MCI和PCI组的血浆Fg浓度高于对照组。结论:Bβ-148突变基因型通过直接影响血浆Fg浓度和与机体生理、环境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对Fg的分子功能产生影响.而易发M  相似文献   
7.
纤维蛋白原Bβ-148 C/T和448 G/A的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人群纤维蛋白原Bβ链-148C/T和448G/A位点的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特点。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试唐山地区1783例汉族人的纤维蛋白原Bβ-148C/T和448G/A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它们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特征。结果:唐山地区汉族人纤维蛋白原Bβ-148C/T基因型频率为TT0.059、CT0.341、CC0.600,等位基因频率C0.23、T0.77,纤维蛋白原Bβ-148C/A基因型率为从AA0.055、GA0.325、GG0.620,等位基因频率A0.22、G0.78。两个位点基因为完全连锁不平衡关系。结论:纤维蛋白原Bβ-148C/T和448G/A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年龄和性别无关,与地区、环境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8.
纤维蛋白原分子功能影响因素的横断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的研究表明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升高是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1].但它们与生活因素、社会因素和许多理化因素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我们试图通过对人群的横断面调查,研究影响人血浆Fbg含量和分子功能的有关因素,从而为预防和进一步研究血栓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纤维蛋白原及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脑梗塞类型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Vg)浓度、分子聚合功能及FgBβ—148、448基因多态性与脑梗塞类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法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并测定血浆Fg浓度及其分子聚合功能参数。结果 FgBβ-148变异基因型人群脑动脉主干支梗塞组血浆Fg浓度高于脑动脉穿通支梗塞组及对照组;448变异基因人群脑动脉主干支梗塞组Fg浓度、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最大吸光度、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高于对照组,Fg浓度高于脑动脉穿通支梗塞组。结论 FgBβ-148、448基因型发生变异后可通过影响Fg浓度而使此人群发生脑动脉主干支梗塞组的危险性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型(ATⅠR)基因多态性和多种危险因素与脑梗死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唐山开滦矿业集团职工1351人。所有样本均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其ACE、ATⅠR基因型及相关生化指标,并进行体检和问卷调查,然后依据头部CT或MRI结果将之分为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结果 ACE基因各基因受在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布及各基因型人群中脑梗死患病率无明显差异,ATⅠR基因AA基因型频率分布在脑梗死组高于对照组,且AA型人群脑梗死患病率高于其它基因型,但两种基因各联合基因型人群中脑梗死患病率无差异。在与脑梗死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存在条件下,仅不吸烟人群和有高血压患者群中脑梗死组ATⅠR基因AA基因型频率分布高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发现脑梗死与ATⅠR基因多态性和性别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在具有高血压病的ATⅠR的AA基因型人群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明显增加,说明脑梗死的发病可能是“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