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我国HIV-1B′亚型R5或R5/X4嗜性毒株在GHOST细胞的感染性。方法采用传统的共培养方法从HIV-1感染者PBMC中分离并培养病毒,用表达CD4和趋化因子受体CCR5或CXCR4的GHOST细胞系,测定毒株的辅助受体利用情况,使用相同病毒量即2mg的HIV-1 p24分别感染表达不同受体的GHOST细胞系,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反映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结果35例B′亚型毒株利用CCR5受体,占22例(62.85%),双嗜性即CCR5/CXCR4均阳性占13例(37.15%)。GHOST-R5/X4细胞的感染性分析结果显示,R5/X4双嗜性毒株的感染性明显高于CD4〉200/μl的R5毒株的感染性(P〈0.05);R5/X4毒株与CD4≤200/μl的R5毒株感染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200/μl的R5毒株与CD4≤200/μl的R5毒株感染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HOST-CCR5细胞感染性分析结果显示:R5/X4双嗜性毒株的感染性明显下降,与CD4〉200/μl的R5毒株的感染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相同剂量的双嗜性毒株分别感染R5、X4或R5/X4的GHOST细胞系,显示双嗜性毒株可同时利用CCR5和CXCR4辅助受体,但69.23%的R5/X4毒株以CCR5受体为主,30.77%的R5/X4毒株以CXCR4受体为主。结论HIV-1B′亚型R5/X4病毒不仅有更广泛的宿主细胞嗜性,而且在GHOST-R5/X4细胞中感染性明显提高。持续使用CCR5受体的毒株在疾病进展的过程中虽然辅助受体的利用是一样的,但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增加。  相似文献   
2.
蔡泽燕  罗海珠  袁霖 《全科护理》2023,(24):3406-3408
目的:探析中药封包热敷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肢体肿胀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纳入医院2021年2月—2022年10月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案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康复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封包热敷干预,两组病人均持续干预14 d,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干预14 d的患肢肿胀情况,髋关节功能[髋关节Harris评分量表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干预14 d,患肢肿胀情况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干预14 d Harri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封包热敷可有效改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肢体肿胀情况,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不同方案包装HIV-1假病毒,确定获得高重复性、高稳定性和高滴度假病毒的方法。方法从转染效率影响因素出发,通过不同的转染方案,利用pNL4-3 LucR-E-质粒与VSV-G质粒共转染293细胞包装病毒,分别于48 h和72 h收取假病毒并重新感染293细胞,48 h后测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成功包装出HIV-1假病毒,不同包装方案的病毒滴度不同,测得报告基因最高接近107 RLUs。结论应用PEI转染试剂、大提质粒pNL4-3︰VSV-G为4︰1时,转染效率最高,包装的假病毒滴度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多种流式细胞仪机型应用于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比较不同机型间的免疫数据乃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方法应用BDFACS Calibur和Beckman Coulter XL两种主流机型流式细胞仪,对阜阳市现场采集的183份标本[正常人41份,艾滋病病毒(HIV)阳性感染者142份]进行平行检测,观察上述两种机型对检测同一标本CD4绝对计数的影响。结果BD和XL两种机型的绝对计数结果比较显示,正常人CDd绝对计数在两种机型间的差异范围:≤10%的占57%,而〉10%占43%;检测142份HIV阳性标本,CD4绝对计数差异≤10%的占84%;而差异〉10%的占16%。在正常人标本组两机型数据间相关系数r=0.97;HIV阳性标本组数据间相关系数r=0.98,回归方程X系数均接近1。统计学检验显示,两种机型检测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机型间数据高度相关且数值相近.所测定的HIV感染者CD4细晌绡对计数可以百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仅分析了MSM经性传播GBV-C的情况, 并不包括经血传播的实例;此外对GBV-C变化及其影响HIV/AIDS进程由于观察时间短尚难有定论。这些均是本文的不足。因此对该人群队列的长期观察可进-步揭示GBV-C和HIV感染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DNA重组技术是将两个或多个单独的DNA片段连接起来产生一个能在特定宿主中自主复制的DNA分子。重组DNA分子最简单的构建方法是将基因片段克隆到质粒或噬菌体等克隆载体上。常用的质粒载体有pBR322、pUC和pGEM等。这些载体含有不同的多克隆位点,适于将含有不同酶切位点的DNA片段连接起来[1]。  相似文献   
7.
单平台TruCount和PLG-CD4测定CD4T细胞绝对计数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单平台TruCount和PLG-CD4两种不同流式设门方法,对同一样品测定CD4T细胞绝对计数的影响。方法采集408份样品,包括同批次114份,不同时间15批次294份,比较两种不同设门方法检测同一样品CD4T细胞的绝对计数。结果对TruCount和PLG-CD4两种流式设门方法所获取的408份样品的CD4T细胞绝对计数进行分层后显示:只有4例在分层时落入不同范围,判定差异率<1%;在≤200个细胞/μl的范围内,PLG-CD4判定90例,比TruCount少判1例。两种不同方法所得CD4T细胞绝对计数差异均<10%,相关系数r=0.99。结论单平台TruCount和PLG-CD4两种不同流式设门方法测定的CD4T细胞绝对计数是一致的,实际应用中所采用的方法将决定于不同试剂的价格与操作的简易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抗人CD4DID2结构域多克隆抗体对HIV-1的抑制作用。方法经overlappingPCR构建人鼠嵌合型CD4质粒pcDNA3.1-mhD1D2m和pcDNA3.1-mhD2m,利用pcDNA3.1/V5-His—TOPO质粒载体的通用引物双向测序,测序结果用vectorNTI8.0软件与预期序列作比对,并通过假病毒感染实验检测其介导病毒感染能力,实验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pcDNA3.1-mhDID2m和pcD—NA3.1-mhD2m经DNA免疫BALB/c小鼠,所获多抗血清经假病毒中和实验检测其抗HIV-1中和能力,经FACS检测其与CD4抗原结合能力。结果所构建人鼠嵌合型CD4质粒pcDNA3.1-mhD1D2m能够介导HIV-1假病毒感染。质粒pcDNA3.1-mhD1D2m免疫小鼠8周后所获得的多抗血清稀释100倍后,对HIV-1毒株抑制率为76%~95%。质粒pcDNA3.1-mhD2m免疫小鼠所获得的多抗血清则无明显的中和作用。FACS检测显示mhD1D2m多抗血清与TZM-b1细胞表面的CD4可以特异性结合。结论抗人CD4D1D2结构域多克隆抗体对H1V-1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为AIDS治疗和疫苗研发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1型B′亚型(HIV-1 B′)慢性感染人群连续两年血浆中和能力的变化,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通过对两年前后127例HIV-1 B′亚型感染者进行CD4和病毒载量(VL)的检测,采用基于TZM-b1细胞的中和实验方法,检测感染者血浆分别针对HIV-1临床分离株1597和实验室适应株SF33两种病毒的中和能力。通过分析中和50%病毒进入细胞的血浆浓度(EC50)与CD4计数和VL的相关性,阐明血浆中和水平与疾病进展的关系。结果2005年和2007年CD4分别为(454±131)个/μl和(440±182)个/μl(t=1.02,P=0.309),VL(log10)分别为(4.03±0.89)拷贝/ml和(4.21±0.89)拷贝/ml(t=2.72,P=0.008);血浆对1 597株有中和活性的分别有91例(71.65)和75例(66.93%),其EC50分别为(65.15±0.51)和(55.59±0.59)(t=1.16,P=0.248);对SF33株有中和活性的分别有108例(85.04%)和101例(85.04%),其EC50为(205.65±0.52)和(139±0.47)(t=3.57,P〈0.001)。聚类分析显示,EC50与VL的关联性较强,但EC50的变化与VL的变化的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SF33∶r=0.07,P=0.41;1597∶r=0.12,P=0.18)。结论从2005年到2007年,慢性HIV-1B′亚型感染者的VL显著升高,尽管对病毒的中和水平降低,但血浆中和水平的降低与VL的升高没有直接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医源性HIV感染者CD8+细胞非细胞毒性HIV抑制反应(CNAR),并比较CNAR与CD4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 免疫磁珠法分离HIV感染者的CD8+细胞,按2:1,1:1,0.5:1和0.25:1的比例,与体外急性感染的CD4+细胞混合培养,测定培养物上清中逆转录酶活性,与阴性对照比较计算病毒抑制率.结果 CNAR活性达到80%病毒抑制率时,CD4<300个/μl组的平均CD8与CD4比例为2.4:1,CD4>300个/μl组的平均CD8与CD4比例为1.3: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感染者的CNAR活性与其CIM细胞计数相关,CD4>300的个体较CD4<300的个体有着更显著的抑制HIV复制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