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胚胎及早期胎儿脑内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者研究了人胚及早期胎儿脑内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并与正常成体及脑肿瘤患者作对比。除窦状毛细血管仅见于50天的胚胎中以外,在晚期胚胎及早期胎儿中均可见到厚薄不等的内皮细胞,长而弯曲的连接复合体,突向管腔围成空泡的突起及毛细血管芽。周细胞和基膜在胚胎后期出现。儿童期内皮细胞变扁,突起短少,内皮细胞间连接直而短,基膜明显。脑肿瘤患者的内皮细胞突起和空泡增多,基膜不规则并趋向消失,毛细血管周周出现间隙。本观察所得可为胎儿发育中脑内血管基膜的形成和脑病患者血脑屏障的损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同时显示脑内微动脉和微静脉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内动、静脉的区分,被认为是很困难的问题。Duvernoy主张用明胶墨汁灌注以后,再在表面逐一标记向内追踪是最可靠的方法。吴光明等采用动-静连续灌注法,使脑内动脉呈红色,静脉为黑色,确可明显地区分脑内的动脉和静脉。但淀粉加银珠的颗粒较粗,脑内丛密的微动脉很难完全充盈。Bell和王有伟应用碱性磷酸酶组织化学方法,使形成不易解离稳定的硫化铅颗粒,沉淀于脑内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内皮中。Hunzlker认为小静脉内皮细胞碱性磷酸酶不集中和活性较低,所以不能染出,因此,无助于解决脑内微动  相似文献   
3.
脑动—静脉连续灌注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填充剂灌注管腔器官是常用的解剖学方法。目前多数学者都用墨汁明胶灌注脑血管,但动脉和静脉的分辨极为困难。最近,我们摸索成功一种脑动—静脉连续灌注法,使动脉显红色,静脉呈黑色,经透明不褪色,能用于造影,且可长期保存。一、取材取无脑血管疾患的新鲜人脑,死后24~48小时的均可,一般以未出现尸斑和角膜混浊的适用。取脑时应保留大脑镰和小脑幕,并尽可能避免损伤。二、配制填充剂1.静脉填充剂—明胶10g,蒸馏水100ml,加温溶解,灌注前倾入适量墨汁,并保温至40℃。2.动脉填充剂—明胶8g,加水至100ml,加温溶解,加入银朱8g,淀粉32g,充分搅拌,保温至4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