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94篇
药学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对1118眼囊外白内障摘除并后房人工晶体植入后视力低于0.5的患眼分两组进行随访。甲组为出院时小孔片视力低于0.5的101眼(101/1118,9.03%)。乙组为随机选择术后不同时期的150只眼。分析两组中视力低下的原因。甲组随访得53眼(随访率52.47%)。其中12眼随访时视力已≥0.5。而视力仍在0.5以下的41眼中,39眼是由原有眼病所致,以眼底病为主;仅2眼与手术并发症有关。乙组随访表明视力低于0.5者共15限(15/150,10%),其中12眼为原有眼病所致,仅3眼与手术有关。两组中导致视力低下的术并发症为虹膜睫状体炎(3眼)及继发性青光眼(2眼)。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视觉电生理检测中ERG和VEP的有关概念。特别是F-ERG和F-VEP的检测技术在临床工作中对了解诸如白内障等屈光间质混浊病人术前视功能的作用。同时探讨了采用不同的刺激条件和检测方法对致密程度不同的屈光间质混浊患者视功能评估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白内障扫盲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政对人民健康极为重视。自50年代起即已开始全国性防盲工作。1987年在卫生部领导下建立了全国防盲委员会。根据联合国规定标准进行流行病学抽样调查150多万人。结果表明白内障为我国致盲首要病因。开展了防盲先进县活动。在1988~1996年共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175万例。1989年国际捐款、政府支持在天津医科大学建立“世界人工晶体中国天津培训中心”13年培训全国眼科医师2500多人掌握现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并与学员共同完成本项手术15多万例。本文最后介绍“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在我国发展概况。这一行动将大力推动我国白内障复明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对晶体上皮细胞促增殖作用的机理。方法从培养的第二代牛眼晶体上皮细胞提取RNA,经逆转录反应合成cDNA。借助从人体胎盘纤维细胞bFGF受体序列合成的寡核苷酸引物,聚合酶链反应体外扩增cDNA。扩增的cDNA片段克隆后,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其序列。结果探测出牛眼晶体上皮细胞bFGF受体的mRNA,测序后发现其氨基酸序列片段中仅3个氨基酸与人体不同。结论晶体上皮细胞存在bFGF受体,当bFGF与其受体结合后,对促进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以及白内障术后后囊混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白内障手术的角膜并发症天津医科大学世界人工晶体中国培训中心赵绍贞,袁佳琴,孙慧敏随着白内障手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如何将白内障手术对角膜的不良影响减到最低程度的研究。现将几个重要问题介绍如下:一、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白内障手术中角膜内皮细胞嵌合体(Mo...  相似文献   
6.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前节结构的改变。确切定位人工晶状体襻的位置。观察人工晶状体襻对于周围组织的影响。方法: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50名患者(50眼)于术前,术后1周及三个月进行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结果:术后前房深度,房角宽度押送术前显著增加。人工晶状体中囊袋内植入者36枚(72%)。睫状沟植入者6枚(12%),不对称植入者8枚(16%)。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倾斜1眼(2%)。人工晶状体襻推挤虹膜根部2眼(4%)。人工晶状体襻睫状沟侵蚀3眼(6%)。术后1周2眼(4%)眼压升高。皮质少量残留5眼(10%)。结论:囊袋内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理想位置。可保证人工晶状体的良好位置。避免人工晶状体襻对于色素膜组织的干扰及对血-房水屏蔽的损伤,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严重晶状体不全脱位的小切口囊袋内吸出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红  袁佳琴 《眼科研究》1999,17(4):268-270
目的评价自闭性小切口囊袋内吸出术治疗严重晶状体不全脱位的疗效。方法对14例18眼悬韧带离断大于180°的严重晶状体不全脱位者,根据晶状体核硬度的不同,分别采用自闭性小切口手动囊袋内吸出术和超声乳化囊袋内吸出术。结果术后随访3月~2年,2例4眼因弱视矫正视力01~03,3例5眼05~07,8例外伤眼术中植入人工晶状体,7例裸眼视力05~10,另1眼因青光眼视神经损害视力003。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此手术方法具有切口小,对角膜、虹膜及玻璃体扰动小,便于联合其它手术,术中、术后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好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解放以来,我区尚未进行过系统的盲目调查。为四化建设解放更多的盲人,是眼科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我们于1980年6—7月对全区进行了盲目的抽样调查。现将银川地区的盲目情况报告如下。调查方法和诊断标准由调查小组与当地医务人员配合,深入农村社队、农场、城市居民住宅、工厂车间、机关、学校进行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9.
春季卡他眼病是我区较常见的慢性结膜疾患,双眼发病,多见于青少年。奇痒为主要症状,重者怕光、流泪,常反复发作,影响工作和学习,甚至可并发角膜溃疡,上睑下垂等,直接影响视功能。本病至今病因不明,尚无确实有效的根治方法。我们于1980年6~7月,对本区不同地区、职业的人群进行了抽样调查;同时,各协作单位对门诊病人进行了系统、详细的观察。现将34例普查病人和90例门诊病人计124例(其中4例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晶体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