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通过检测北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慢性病贫血(RA-ACD)患者血清铁调素(Hepc)和可溶性铁调素调节蛋白(s-HJV)来探究其在RA-ACD发病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并分析Hepc、s-HJV与疾病活动度(DAS28)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阿勒泰地区哈萨克医医院、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托里县哈萨克医医院、托里县人民医院的RA-ACD患者120例(RA-ACD组)、RA患者120例(RA组)及健康体检者80例(健康对照组),使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以上三组血清中Hepc、s-HJV、血清铁(SI)、转铁蛋白(Tf)、铁蛋白(SF)、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的水平,并计算出DAS28评分。结果 三组Hepc、s-HJV、H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RA-ACD组、RA组Hepc低于对照组,RA-ACD组低于RA组;RA-ACD组、RA组s-HJV高于健康对照组,RA组高于健康对照组;RA-ACD组Hb低于RA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2.
参阅近5年来小陷胸汤相关文献资料,对其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简要概述了小陷胸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肿瘤、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等疾病的药理研究进展情况,并浅析了小陷胸汤的进一步研究方向,为其更好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背景:研究证实,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被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重建神经环路,促进轴突再生,恢复脊髓功能。 目的:进一步验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方法:C57BL/6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不打击脊髓;其余小鼠采用重物撞击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损伤后的第7天,治疗组用微量注射器,经眶静脉丛注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对照组注入等量 DMEM培养基;模型组不做处理。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判断脊髓损伤程度。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移植细胞生长状态;通过改良Tarlov评分法评价小鼠运动功能恢复程度。 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7 d后的细胞呈NF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表达。模型组小鼠双下肢呈瘫痪状态,假手术组行动正常(P < 0.01)。细胞移植后2周,治疗组小鼠运动功能缺失症状逐渐恢复,对照组小鼠恢复不明显 (P < 0.05);细胞移植4周后,细胞移植组小鼠Tarlov评分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提高脊髓损伤小鼠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背景:脊髓损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脊髓损伤后的修复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目的:探讨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在脊髓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Allen's重物撞击法建立小鼠脊髓损伤模型。病理学检测脊髓损伤程度,体外分离、纯化和诱导分化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鼠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并移植到脊髓损伤模型鼠体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治疗组和对照组。 结果与结论:小鼠脊髓损伤模型建模成功率100%。培养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具有自我增殖能力,并且可以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移植后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不仅可以与宿主脊髓组织较好的整合,并可迁移到损伤部位,替代损伤组织。说明外源性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可以在脊髓损伤小鼠受损部位存活并与宿主细胞较好的整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脊髓损伤(SCI)小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增殖和纯化E14-17d小鼠的NSCs,并通过免疫荧光法对其进行鉴定。将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的NSCs移植到小鼠脊髓损伤模型体内,术后进行行为学和病理学检测,观察小鼠功能恢复情况。运用改良Allen's法制备小鼠T10-T11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动物分为假手术组(12只)、模型组(12只),治疗组(12只)和对照组6(12只)。治疗组每只小鼠自眶静脉注射NSCs悬液200μl(2×10个细胞),对照组只注射DMEM/F12培养基200μl。术后1d、3d、7d、14d、21d、28d和56d,进行BBB运动功能评分和病理学检测,观察植入区细胞生长变化情况。结果 BBB评分显示: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01),治疗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0.05),说明NSCs移植后小鼠的行为学得到了明显改善,功能有所恢复。病理学检测发现,移植后NSCs不仅迁移到脊髓损伤区,而且与宿主细胞较好地整合。结论移植的E14-17d胚胎小鼠NSCs不仅可在脊髓损伤部位存活并和宿主细胞整合,而且可促进小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背景:脊髓损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脊髓损伤后的修复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的:探讨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在脊髓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Allen’s重物撞击法建立小鼠脊髓损伤模型。病理学检测脊髓损伤程度,体外分离、纯化和诱导分化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鼠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并移植到脊髓损伤模型鼠体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与结论:小鼠脊髓损伤模型建模成功率100%。培养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具有自我增殖能力,并且可以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移植后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不仅可以与宿主脊髓组织较好的整合,并可迁移到损伤部位,替代损伤组织。说明外源性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可以在脊髓损伤小鼠受损部位存活并与宿主细胞较好的整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新疆北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相关因子的内在关系,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北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17例,对其中医证型、舌苔、脉象、症状、病程、DAS28疾病活动度及用ELISA法测得的IL-1β、BMP6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A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中医证型比例为寒湿痹阻证>肝肾不足证>痰瘀痹阻证>湿热痹阻证>风湿痹阻症>气血两虚证,不同中医证型RA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该地区RA患者主要证候特点以关节晨僵、关节痛有定处、关节疼痛喜按、遇寒痛增、阴雨天加重、日轻夜重、关节屈伸不利、腰膝酸软、肢体沉重等症状较为常见,不同证型间的病程、DAS28疾病活动度、C反应蛋白、BMP6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IL-6、IL-1β、RF、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其他证型相比,风湿痹阻症的C反应蛋白高于肝肾不足证、寒湿痹阻证的DAS28疾病活动度水平高于肝肾不足证、湿热痹阻证的BMP6水平高于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BMP6...  相似文献   
8.
9.
背景:研究证实,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被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重建神经环路,促进轴突再生,恢复脊髓功能。目的:进一步验证骨髓间充质千细胞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C57BL/6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不打击脊髓;其余小鼠采用重物撞击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损伤后的第7天,治疗组用微最注射器,经眶静脉丛注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对照组注入等量DMEM培养基:模型组不做处理。通过苏木精一伊红染色法判断脊髓损伤程度。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签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移植细胞生长状态:通过改良Tarlov评分法评价小鼠运动功能恢复程度。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千细胞诱导分化7d后的细胞呈NF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表达。模型组小鼠双下肢呈瘫痪状态,假手术组行动正常(P〈0.01)。细胞移植后2周,治疗组小鼠运动功能缺失症状逐渐恢复,对照组小鼠恢复不明硅(P〈0.05):细胞移植4周后,细胞移植组小鼠Tarlov评分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叫捉商脊髓损伤小鼠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人直肠癌淋巴管超微结构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人直肠癌淋巴管的超微结构特征,为进一步探讨癌组织的淋巴道转移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取临床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组织,按癌组织中央区、周边区及正常区分别取材,应用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对直肠癌组织内淋巴管的形态结构进行研究.结果 在直肠癌组织中心区未见淋巴管;而癌组织周围区淋巴管的密度较癌组织及正常区增高,且管径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