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β-胡萝卜素和盐藻提取物给小鼠腹腔注射,剂量为10mg/kg/d,10天后断颈处死小鼠观察其睥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功能。实验结果表明,β-胡萝卜素和盐藻提取物组的脾细胞增殖活性和巨噬细胞膜表面 C3b 受体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结果提示,β-胡萝卜素和盐藻提取物经腹腔途径可刺激小鼠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 1997年在食管癌高发区 ,通过内窥镜普查发现 13例早期食管癌患者 ,取其血标本 ,检测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IL 2R)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两项指标 ,以探讨早期食管癌患者病情发展缓慢、自然病程延长以及与免疫功能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1 1 观察对象 中晚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10例食管癌、12例胃癌贲门癌和10例大肠癌患者及12例正常人的粪中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梭菌属、乳酸杆菌属、大肠杆菌属和肠球菌属的检查结果。双歧杆菌的数量在食管癌、胃癌贲门癌和大肠癌患者中分别为8.85±1.01、7.98±1.63和8.13±0.77(Log10N CFU/g每克粪便中菌落形成单位),这些数量均低于正常的8.91±0.62,大肠癌患者与正常人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拟杆菌、梭菌、乳酸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在三种癌症患者中均高于正常人,大肠杆菌的数量则低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4.
厌氧菌感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厌氧菌感染ANAEROBICINFECTIONS蔡访勤,李广勋综述(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肿瘤免疫研究室郑州450052)临床上有些感染症用常规的细菌分离培养阴性、抗生素治疗无效、但临床症状不能排除细菌感染,过去往往被诊断为“无菌感染”,而实际上这是厌...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双歧杆菌及其代谢产物对小鼠肉瘤 S_(180)的抑制作用.在移植 S_(180)肉瘤前局部注射短双歧杆菌,26天后实验组的瘤重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别(P<0.01)。用不同的双歧杆菌代谢产物对 S_(180)肉瘤进行体外抑瘤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浓度(17%)下,各代谢产物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瘤强度依次为双歧杆菌 GAM 培养上清>乳酸>乙酸。而在低浓度(1.7%)下,三者的抑瘤作用不明显,表明其抑瘤作用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一千多年前我国采用人工方法预防天花,早已认识到机体的免疫功能在传染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自五十年代以来,一些新技术应用于免疫学的研究,并总结许多临床实践经验,认识到免疫还有两种功能:一是稳定功能、其作用是扫除可能出现的突变禁忌细胞株,对自身组织不发生免疫反应。另一是监视功能,识别和消灭那些由于体细胞突变而出现的含有新抗原结构的变异细胞,以防止发生肿瘤。机体在抗原刺激后引起一系列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来实现这些功能。  相似文献   
7.
末梢血T淋巴细胞的体外培养,在特异性抗元或非特异性刺激物(如PHA)的刺激下,可以转化为淋巴母细胞,DNA和RNA合成明显增多。~3H—TdR是DNA合成的前体物,而DNA又是淋巴细胞转化的物质基础。在淋巴细胞培养中投入~3H—TdR,经一定时间孵育后,测定~3H—TdR掺入细胞中多少,客观地从细胞复制DNA能力的大小而精确地判定淋巴细胞转化的程度,以此来测定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本文应用同位素掺入法对正常人和部分肿瘤病人作微量血液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同时对PHA的体内(皮试)及体外(淋转)试验作比较。  相似文献   
8.
梭状芽胞杆菌 (Clostridium)是机体肠道正常菌群。产气荚膜梭菌 (Cl.perfringen简写Cl.p)是其中少数致病菌之一 ,健康成人的分离率为 5 2 % ,而老人则为 92 % 〔1〕。有关学者对它产生的腐败作用和在消化道肿瘤发生的相关性较为关注〔2〕。本文报告昆明种小鼠长期饲Cl.p后 ,其胃肠粘膜组织病理变化、肝细胞增生和肠道菌群变化。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 30只 ,雌雄各半 ,体重 18~ 2 0g,由河南医科大学动物中心供应 ,封闭饲养。1 2 菌株 产气荚膜梭菌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 ,菌号 6 47…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在新西兰兔体内诱生含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的肿瘤坏死血清(Tumor Necrosis Serum,TNS)的适宜条件及其在体外抗肿瘤作用。结果表明:新西兰兔感染BCG二周再经LPS攻击1.5小时后,在其血清中能出现最高活性的TNF。检测TNS活性的靶细胞(L929)最佳浓度为1.5×10~5个/ml细胞,放线菌素D能明显增加靶细胞对TNS的敏感性。体外实验发现,TNS对小鼠L929细胞、YAC-1细胞,人ECO109细胞有明显细胞毒作用,而对人胃癌823细胞无作用,表明TNS具有选择性细胞毒性作用,而无种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hes,P.acnes)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组分别腹腔注射(ip)P.acnes、环磷酰胺(Cytoxan,CTX)、P.acnes加CTX和生理盐水。采用MTT比色分析法检测各组小鼠脾细胞增殖反应,粘附酵母检测红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的C3b受体活性。结果:P.acnes ip后,脾细胞增殖反应、红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表面的C3b受体活性均比正常对照组有一定的增强;P.acnes加CTX ip后,脾细胞增殖反应、腹腔巨噬细胞表面的C3b受体活性均比单独CTX ip组有一定的提升。结论:P.acnes ip对小鼠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