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城市老年人社会角色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从"现任、看重、满意"三维视角调查了辽宁省大连市、丹东市、朝阳市219名老年人的社会角色及其主观幸福感.结果 老年人的满意角色数对主观幸福感具有较好的预测力(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362);老年人在父/母、兄/弟、姐/妹、爷爷/奶奶和夫/妻角色上的满意可以增进其主观幸福感;那些"现在是而且看重也满意"自己作为父/母、爷爷/奶奶、夫/妻角色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最高.孤寡老人的主观幸福感最低.结论 老有所为、家庭和谐、亲情密切对于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具有增进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推论的过程,即个体从可能导致行为的多种因素中认定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心理过程。归因理论首先由美国心理学家Heider提出,并由Weiner发展成熟,后被广泛应用于二语习得现象研究中。Weiner认为有能力、努力、任务维度、运气、身心状况、外部环境等归因类别和内外源、稳定性和可控性3个维度。除努力外,其他类别都不可控[1]。我国学者对中学生[2-4]、大学[5-9]、研究生[10,11]的英语学习归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高三学生的焦虑发展趋势,及不同成绩考生的焦虑水平的差异,为高考考生心理调适提供依据。方法收集500名高三学生下半学期模拟考成绩和高考成绩,以及3个时间段内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获得的焦虑问卷结果,研究焦虑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在高三下半学期3个时期学生的状态焦虑水平存在显著焦虑差异(F=23.026,P<0.01),特质焦虑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F=21.009,P<0.01);不同学习成绩考生的焦虑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差异(F=0.366,P>0.05);文理科生的测试主效应显著(F=3.219,P<0.01)。结论考前焦虑因人,因专业,焦虑等级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眼动技术,比较动态和静态呈现面部表情即时加工特点。方法选取17名被试进行实验,采用2(呈现方式:动态、静态)×3(面部表情:高兴、中性、生气)的两因素被试内设计。使用ASL504型眼动仪记录被试观看不同面部表情图片(每种条件各10张)的眼动情况,眼动分析指标包括总注视时间、注视百分比、注视点个数和凝视点个数。结果反应时出现了面部表情主效应(F(2,32)=5.27,P=0.011)。事后比较(LSD)显示,中性表情比高兴表情和生气表情反应时更长(P0.05)。注视点个数出现了呈现方式主效应(F(1,16)=14.34,P=0.002),动态呈现方式的注视点比静态呈现方式更少。凝视点个数出现面部表情主效(F(2,32)=5.14,P=0.012)。事后比较显示,中性面部表情比高兴和生气面部表情的凝视点更多(P0.05)。结论在同等时间内动态呈现面部表情的加工更有效率,进而证明了面部表情加工中的动态优势。  相似文献   
6.
情绪调节存在于情绪发生发展的过程之中.在情绪调节过程中,有两种普遍的具体策略:认知重评与表达抑制.两种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对认知有不同的影响,分别表现在对记忆、决策和推理等的不同影响上.  相似文献   
7.
目的深入比较分析高考前状态、特质焦虑平衡亚类(双高、双中、双低)学生的高考发挥情况。方法收集500名高三学生第二学期的3次月考成绩和高考成绩,并在高考前对他们施测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结果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结果发现双高、双中、双低3组学生在高考发挥上存在显著差异(F=4.141,P0.05);其中,双高学生高考发挥最佳,显著优于双低学生(P0.05)。结论特质焦虑高的学生已经适应高焦虑,高考前高焦虑是其高考发挥的良好情绪背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大学生对动态与静态面部表情图片限时加工的特点.方法:以18名大学生为被试,记录被试在动态或静态面部表情图片呈现的600 ms做出表情判断(生气、中性、高兴)的反应时和正确率,采用EGI-128导联脑电仪收集脑电数据,分析NI70、P200和晚正成分(LPC)3个脑电成分特点.结果:与动态呈现相比,被试对静态呈现的面部表情图片的反应时较短[(474.1±5.1) ms vs.(486.2±5.4) ms,P<0.001],正确率较高[(0.83±0.02) vs.(0.79±0.02),P<0.01].静态呈现时,N170成分表现出中性表情诱发的波幅小于生气表情和高兴表情[(-2.7±0.6)μv vS.(-3.3±0.7)μv,(-3.2±0.7)μv;P<0.05],而高兴表情与生气表情诱发的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态呈现时,P200成分表现出中性表情诱发的波幅小于生气表情和高兴表情[(3.3±0.5) μvvs.(4.0±0.6)μv,(3.8±0.6)μv;P<0.05],高兴表情与生气表情诱发的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C的波幅与潜伏期的表情主效应显著(P<0.05),生气表情诱发的波幅大于中性表情[(7.2±0.7) μv vs.(6.6±0.6)μv,P<0.05];中性表情的潜伏期长于生气表情和高兴表情[(534.4±9.7)ms vs.(515.2±10.4) ms,(502.8±12.1)ms; 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在限时条件下,早期阶段,静态呈现的表情加工比动态呈现的表情加工具有优势;到后期阶段,动态呈现的表情加工才能达到静态呈现的加工水平.  相似文献   
9.
焦虑对高考发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焦虑对高考发挥的影响,为高考心理调适提供依据。方法 高考前1周在长沙市某中学高三年级3个班施测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将他们高考得分和平时成绩(3、4、5月月考成绩平均分)的差值作为高考发挥的指标。从个体之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的关系的角度来考察焦虑对高三学生高考发挥的影响。结果 在英语考试发挥中,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平衡者显著优于不平衡者(P〈0.05)。结论 激发个体潜能的“适度焦虑”并非“中度焦虑”,而是个体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新生对心理咨询的态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对心理咨询的态度和要求。方法根据自编问卷逐题呈现、个别访谈315名普通高校的新生。结果63.5%的被访者愿意去心理咨询;被访者认为自己寝室中有23.3%的人需要接受心理咨询;近8成的被访者将心理咨询作为解决日常心理困扰的手段,而2成多的则认为是“心理有病”才去;被访者对心理咨询室的要求首要条件是安静,对咨询师的首要要求是平易近人;这两方面的要求男女有别。结论还需进一步加强心理咨询宣传工作,并对咨询师和咨询室做出适应来访者性别差异的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