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8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9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卡维地洛对高血压大鼠主动脉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卡维地洛对核因子 κB(NF 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大血管中表达的影响 ,探讨其对血管保护的机制。方法 :18只雄性 12周龄SHR随机分为阳性组 ,卡维地洛组 ( 30mg/kg·d) ,美托洛尔组 ( 50mg/kg·d) ,灌喂 8周 ;另选同龄雄性WistarKyoto大鼠为阴性组 (n =6 )。用免疫组化法测各组主动脉NF κB、MCP 1的表达 ,ELISA法测血清MCP 1含量。结果 :与阴性组比较 ,阳性组主动脉组织中NF κB、MCP 1表达增加 (P<0 .0 1) ,且两者正相关 (r=0 .72 8,P <0 .0 1) ;血清MCP 1含量升高 1.6 4(P <0 .0 1)。 8周后 ,治疗组之间血压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但卡维地洛更显著抑制NF -κB、MCP 1表达 (P <0 .0 5)。结论 :卡维地洛可能独立于降压外抑制NF κB的活化来调控MCP 1表达。  相似文献   
2.
陈广  李彬  文英  蒋学俊 《医学研究杂志》2024,53(1):102-106, 130
目的 研究秋水仙碱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MI)大鼠预后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心肌梗死+空白溶剂(MI)组、心肌梗死+秋水仙碱灌胃治疗(MI+Col/i.g)组及心肌梗死+秋水仙碱心肌内注射(MI+Col/i.m)组,每组10只。记录大鼠体质量及死亡情况,干预28天后取材,采集大鼠超声心动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及肝、肾功能指标。取心脏组织,行Masson染色,光镜下分析心肌纤维化程度。结果 秋水仙碱治疗未能显著提升大鼠MI后28天内生存率。但与MI组比较,MI+Col/i.g组及MI+Col/i.m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P<0.05),抑制MI后心肌纤维化,改善MI大鼠心功能(P<0.001),且均未造成与之相关的肝肾功能损伤,且MI+Col/i.m组体质量较MI+Col/i.g组显著增长(P<0.001)。结论 秋水仙碱口服及心肌内注射治疗MI大鼠安全可行,能显著改善MI大鼠心功能,且心肌内注射相较于口服能大幅提升大鼠对药物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患者白细胞介素-6基因-174G/C的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6基因多态性是否与冠心病患者有关联。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对湖北地区汉族 112例冠心病患者及 183例正常对照组者白细胞介素 6基因 174G/C位点进行研究。结果 发现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白细胞介素 6基因 174位点均以GG型为主 ,其频率分别为 0 991和 0 989。 174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提示白细胞介素 6基因 174G/C位点多态性与中国人冠心病无关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支架植入术(PCI)对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将91例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PCI组和药物组,两组在确诊后、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分别填写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观察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心绞痛稳定程度(AS)、心绞痛发作程度(AF)、治疗满意程度(TS)、疾病认识程度(DP)5个维度的积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整体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P<0.01),PCI组术后各项指标改善程度较药物组显著(P<0.01);PCI组术前TS、DP低于药物组(均P<0.05),术后和药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CI术可明显改善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术前及术后加强心理干预是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聚左旋乳酸/无定形磷酸钙(PLLA/ACP)新型生物全降解药物支架置入猪冠状动脉6个月内支架弹性回缩及有效性。方法将16枚新型生物支架随机置入小型猪冠状动脉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术后即刻、随访终点)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术后即刻、1个月、6个月),并且,在术后1个月和6个月分别处死12、4只动物,取支架置入部位血管固定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内膜增生情况和支架贴壁情况。结果各小型猪随访终点造影复查可见支架置入段血管血流通畅,无狭窄及血栓形成等现象。IVUS检查提示,平均支架面积和平均支架直径在置入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时分别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平均支架面积:(6.08±1.30)mm2、(6.00±0.60)mm2比(5.97±0.53)mm2,P〉0.05;平均支架直径:(2.76±0.30)mm、(2.76±0.14)mm比(2.75±0.12)mm,P〉0.05],提示支架未发生显著弹性回缩;病理形态学分析提示,支架置入段血管轻度狭窄,未见支架贴壁不良。结论新型生物全降解支架置入小型猪冠状动脉6个月后,未发现显著支架弹性回缩,具有足够的支撑性能;内膜增生程度较轻,能够保证管腔通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基因启动子上游174G/C和634C/G基因多态性,在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及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对汉族199例冠心病患者及189名正常人群,白细胞介素6基因174G/C、634C/G位点进行研究,同时结合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水平,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人群和冠心病患者的174G等位基因频率均为0.99。174C等位基因频率均为0.01。634C等位基因频率在正常人群和冠心病患者分别为0.82和0.76,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8和0.2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634GG基因型频率(0.08)明显高于对照组(0.02)(P<0.05)。结论白细胞介素6基因174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无关,而634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有相关性。G等位基因可能是汉族人群冠心病的易感性标志。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对一定浓度的C-反应蛋白(CRP)或细菌脂多糖(LPS)刺激的炎症反应,并观察pravastatin的干预效应.  相似文献   
8.
背景:目前冠状动脉支架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高生物相容性的全降解生物材料及药物控释体系。 目的:评价2种新型生物全降解药物支架置入小型猪冠状动脉后的安全性。 方法:普通生物全降解支架为在聚左旋乳酸本体中融入抗增殖药物紫杉醇,新型生物全降解支架为在聚左旋乳酸及紫杉醇的基础上融入一种新型纳米材料无定形磷酸钙。①将普通生物全降解支架和新型生物全降解支架各5枚在冠状动脉造影下分别随机置入小型猪的冠状动脉,每种支架5头。于置入前和置入后28 d行血生化及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术后28 d冠状动脉造影观察支架置入段管腔通畅情况。②在微创显微镜辅助下于兔右髂外动脉分别置入普通生物全降解支架和新型生物全降解支架管状半成品(材料成分与上述支架一致),每种支架7只,在术前和术后28 d检测血尿素氮及肌酐水平。 结果与结论:置入后28 d两组猪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C-反应蛋白水平与置入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但尿素氮、肌酐水平均明显高于置入前(P < 0.05);两组支架置入段血管均血流通畅、无血栓迹象和狭窄形成。支架置入前后两组兔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无明显变化。表明新型生物全降解药物支架置入健康小型猪冠状动脉后是相对安全的,并且支架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Vorapaxar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NKI全文数据库,收集自建库以来至2014年10月公开发表的有关Vorapaxar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RCT,Meta分析显示:Vorapaxar组以心源性死亡(CV)、心肌梗死(MI)和卒中为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OR=0.87,95%CI 0.81~0.93,P<0.01)、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OR=0.89,95%CI 0.84~0.95,P<0.01)、CV和MI发生率(OR=0.87,95%CI 0.81~0.93,P<0.01)、MI发生率(OR=0.85,95%CI 0.78~0.92,尸<0.01)低于安慰剂组,而出血发生率(OR=1.48,95%CI 1.39~1.57,P<0.01)以及颅内出血发生率(OR=2.36,95%CI 1.40~3.98,P=0.01)高于安慰剂组。结论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时,Vorapaxar虽然在出血发生率和颅内出血发生率上显著高于安慰剂组,但能显著减少CV、MI和卒中为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MACCE发生率、CV和MI发生率及MI发生率。Vorapaxar可成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0.
方钊  蒋学俊  陶波  鲁明  刘浙波 《心脏杂志》2018,30(5):517-519
目的 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 方法 冠心病的患者254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12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32例,另取53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为对照组。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计数,并计算NLR,比较3组一般临床资料、NLR及其他炎性指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及严重程度的关系。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UAP组NLR、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OR 9.398,95% CI 1.352~3.934,P<0.05)是ACS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NLR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753,P<0.05。 结论 NLR与冠心病相关联,而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