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寻求一种为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提供优越环境的生物材料.方法 将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悬浮于多肽水凝胶、泊洛沙姆水凝胶和复合水凝胶中,接种于裸鼠颈部皮下,通过组织病理、免疫组化观察接种部位脂肪再生、血管再生及细胞分化等情况.结果 在复合水凝胶组,注射部位发现再生的脂肪组织,且毛细血管增生明显;而在多肽水凝胶和泊洛沙姆水凝胶组,注射部位无脂肪再生.再生的脂肪组织中,免疫组化鼠抗人细胞核单克隆抗体阳性表达,注射部位的皮肤组织中亦发现了人源性细胞且鼠抗人角蛋白抗体阳性表达.结论 复合水凝胶同时具有泊洛沙姆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多肽水凝胶优越的生物活性,为人脂肪干细胞提供良好的生长分化环境,为软组织缺损修复提供新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神经元在丝素蛋白材料上的生长发育,为神经干细胞结合丝素蛋白材料用于临床移植修复神经系统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新生大鼠脑室下区(SVZ)分离细胞,培养在柞蚕、家蚕两种丝素蛋白溶液制成的薄膜材料上,分别选取各时间段的细胞进行β-Ⅲ-tubulin特异性免疫荧光染色,并统计不同时间段神经元在丝素材料上的成活率及复杂度。结果神经元在柞蚕丝素薄膜上的成活率和复杂度明显比家蚕丝素薄膜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柞蚕、家蚕丝素薄膜支持神经元的生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柞蚕丝素薄膜比家蚕丝素薄膜更适合神经元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细胞原代培养体系并进行神经元前体细胞的增殖研究.方法:原代混合培养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细胞;混合培养体系用血清培养基培养6 d后换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显色鉴定此培养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细胞类型,并在不同时间段加入 BrdU,用于分析神经元前体细胞的增殖状况.结果:换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后,出现明显的细胞分层现象;神经元及其前体细胞的比例逐渐上升,而神经干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比例缓慢下降;增殖细胞的比例在0~24 h、24~48 h、48~72 h时间段里逐渐增加,而在72~96 h、96~120 h时间段里逐渐减少.结论: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细胞混合培养体系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促进神经元前体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建立大脑皮层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方法。方法原代培养并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条件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DMEM分别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6h和24h;用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鉴定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而来的神经样细胞。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CD106、CD90、CD29和CD44标记物,不表达CD71、CD45和CD34,回收得到的条件培养基可以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这些神经样细胞的免疫荧光染色呈β微管蛋白Ⅲ、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巢蛋白阳性,且阳性比例明显高于实验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大脑皮层细胞条件培养液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Rac1蛋白表达与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分化的关系。方法取新生大鼠大脑皮层,原代培养获得混合细胞培养体系,在含10%血清的培养基中培养6 d细胞汇合后更换无血清培养基继续培养。实验中设计4个时间点,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增殖分化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技术鉴定细胞种类以及Rac1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Rac1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建立了新生SD大鼠大脑皮层原代混合细胞培养体系,此体系底层主要是由Ⅰ型胶质细胞组成的单层细胞,GFAP染色呈阳性;在单层细胞上面有一些小圆形强折光性神经前体细胞生长,βⅢ-Tubulin染色呈阳性。更换无血清培养基后上层神经前体细胞大量增殖,βⅢ-Tubulin、Rac1染色呈阳性。Western blot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神经前体细胞增殖过程中Rac1蛋白表达上升,而分化过程中Rac1蛋白的表达下降。结论Rac1蛋白表达与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分离纯化和定向成脂诱导。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法检测BMSCs表面抗原。脂肪诱导剂诱导BMSCs分化为脂肪细胞,利用油红O染色进行检测。结果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检测结果显示,BMSCs表达CD29、CD44、CD90、CD106,不表达CD34、CD45。BMSCs经脂肪诱导剂诱导后,油红O染色阳性。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油红O阳性细胞比例增加。结论体外培养的BMSCs在一定诱导条件下能够向脂肪细胞分化,并且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脂肪细胞比例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8.
除了自体和异体移植外,利用生物相容性材料辅助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修复成为最具开发潜力的方法之一.以来源于家蚕和柞蚕的再生丝素蛋白纳米纤维网作为星形胶质细胞的生长基质,研究星形胶质细胞在其上的粘附、生长、增殖和迁移等生命活动.结果显示星形胶质细胞在两种材料上表现出很高的相容性,星形胶质细胞在丝素蛋白纳米纤维网上具有正常的粘附、增殖和迁移等行为.更重要的是,通过实时显微摄像跟踪细胞的生长与迁移行为,发现星形胶质细胞的生长与迁移表现出很强的丝素蛋白纳米纤维依赖性,星形胶质细胞在丝素纤维上生长铺展并且沿着纤维进行迁移,纤维的走向决定着细胞的迁移轨迹.实验证明,丝素蛋白纳米纤维不仅能够支持星形胶质细胞的生长,而且对星形胶质细胞的迁移运动还有引导作用,这些特点使得再生丝素蛋白纳米纤维网成为极具开发潜力的神经组织工程替代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