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脉尿路造影和超声检查对尿路梗阻性病变的诊断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数字化成像静脉尿路造影和超声检查对尿路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42例尿路梗阻性病变患者都进行了数字化成像静脉尿路造影和超声检查。另有4例行逆行尿路造影,并与临床诊断和手术结果对照。结果:42例患者经超声诊断均有不同程度肾盂积水和输尿管扩张,又经静脉尿路造影,其中3例正常,39例也诊断不同程度肾盂积水和输尿管扩张;42例患者的病因包括:输尿管结石17例,先天性异常11例,输尿管结核3例,输尿管癌3例,输尿管良性狭窄2例,外压性改变2例,神经源性膀胱1例。结论:静脉尿路造影和超声检查对尿路梗阻性病变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两种影像检查方法相结合,为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透视下观察钡剂流动在胃双对比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胃双对比造影过程中,透视下观察钡剂在胃粘膜表面的流动变化,发现病变或排除病变并点片.结果检出经胃镜、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诊证实的微小病变40例,包括早期糜烂性胃炎8例,胃溃疡22例,胃息肉3例,平滑肌瘤2例,胃癌5例;另有6例除外胃部病变.结论透视下钡剂流动的观察在胃双对比造影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胃部疾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3.
探讨分析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平片影像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总结分析了我院50例平片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从临床实际中总结了平片对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价值,优势对比进一步认识了平片诊断缺血坏死诊断最具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并鉴定抗蛇毒C型凝聚素类蛋白Agkisacutacin的单克隆抗体(mAb)。方法:以Agkisacutacin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常规的细胞融合方法制备抗Agkisacutacin蛋白的mAb。用间接ELISA法检测杂交瘤细胞分泌mAb的稳定性。用荧光染色法做杂交瘤细胞的核型分析。用Western blot检测mAb的特异性。结果:获得3株可稳定分泌抗AgkisacutacinmAb的杂交瘤细胞株。结论:成功制备了抗Agkisacutacin的mAb,为检测Agkisacutacin蛋白作为新型抗血栓药物的体内代谢规律的方法和研究抗血栓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正>胎儿肾积水是指胎儿肾脏集合系统的分离扩张,是最常见的胎儿发育性异常的一种类型,其发病率约0.9%~2.5%。超声诊断肾积水虽然简单方便,但是对积水的原因和预后的评估需要多次重复对比检查,才能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本研究对我院108例产前超声诊断肾积水后随访进行综合分析,探讨超声评价胎儿肾积水的价值,指导临床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2013年在本院行产前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评价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与普通X线相比,CT在显示骨巨细胞瘤的骨质破坏、骨壳是否完整及软组织肿块,MRI在显示病变范围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均占优势。结论:X线平片仍是诊断骨巨细胞瘤的有效方法,CT和MRI可提供更多的影像学征象,提高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7.
软组织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X线平片,血管造影,CT和MRI)在诊断软组织血管瘤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血管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全部患者进行了X线、CT检查,25例做了血管造影检查,35例做了MRA检查。结果:除组织深部的血管瘤均表现软组织肿胀,密度不均。X线平片出现静脉石,对软组织血管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本组病例中静脉石的出现率只占40%;血管造影可显示供养血管的来源及血管团,并与动-静脉畸形鉴别;且能明确病变的大小和范围。CT和MRI对肿瘤的性质帮助很大,并能精确地确定病变的部位、大小及邻近组织的关系,为手术提供依据。但是,CT由于是轴位扫描,所以肿瘤范围难以确定。结论:CT和MRI对本病的诊断明显优于普通X线平片。CT扫描肿瘤边界难以确定,增强扫描有风险。MRI检查具有安全、无创的优点,故本病应首选X线相辅助的检查方法,MRI检查必不可少,准备手术的患者可选择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8.
9.
闫群盛  董艳秋 《中外医疗》2008,27(33):118-118
目的:分析创伤性湿肺的X线、CT表现,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对创伤性湿肺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创伤性湿肺34例,34例均做了X线平片及CT检查.结果:34例患者中,X线平片显示创伤性湿肺29例,占85.3%;而CT全部显示.与普通X线相比,CT在显示创伤性湿肺的部位,程度,范围及胸膜改变等均占优势.结论:X线平片仍是诊断创伤性湿肺的有效方法;CT与X线相结合可提高对创伤性湿肺的诊断,它还对诊断有困难的病例有很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38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脐上正中出现一肿物,无疼痛,平卧挤压后消失。此后劳动用力时肿物出现,平卧休息后可消失。肿物出现时伴有轻度疼痛,肿物消失后好转,无其他伴随症状。患者体型肥胖,脐上正中可触及边界不清之包块,质软无压痛,可还纳入腹腔。同时患者近1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