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切开复位星状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青少年髂前上棘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青少年髂前上棘撕脱性骨折患者12例,采用切开复位星状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12例患者术后随访6 ~15个月,6~12个月取出内固定物,疗效为优9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1.7%;患者髂部无疼痛,无畸形,行走正常,缝匠肌肌力恢复正常.结论 星状钢板治疗髂前上棘撕脱骨折疗效确切,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在治疗上选择髓内固定还是髓外固定仍存在争议。 目的:系统评价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各种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的疗效。 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等常用中英文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全面查找国内外比较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国内外比较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修改后Jadad质量评分量表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应用统计学软件Stata 12.0和RevMan 5.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采用Mantel-Haenszel法。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31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5 217例患者。根据修改后Jadad质量评分量表进行评价,纳入的所有研究中19 篇方法学质量为高质量,12篇为低质量。Gamma钉组术中股骨骨折(RR= 4.00,95%CI:1.80-8.86,P < 0.01)、术后股骨骨折(RR =3.57,95%CI:1.68-7.60,P < 0.01)、内固定切出(RR =1.61,95%CI:1.02-2.52,P =0.04)、再骨折风险(RR =1.58,95%CI:1.09-2.30,P =0.02)和随访期内髋部或大腿部残留疼痛(RR =1.31,95%CI:1.09-1.57,P < 0.01)明显高于滑动髋螺钉组;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组术中失血明显较滑动髋螺钉组少,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亦更高,但术中暴露于射线中的时间更长(MD=2.11,95%CI:1.78-2.43,P < 0.01);髓内髋螺钉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滑动髋螺钉组,但术中暴露于射线中的时间更长(MD=1.20,95%CI:0.88-1.52,P < 0.01)。结果证实,对于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钉板系统和髓内固定均可取得良好疗效,首选以动力髋螺钉为代表的髓外固定。对于不稳定转子间骨折,髓内系统优于髓外固定系统。  相似文献   
3.
背景:目前骶髂螺钉广泛应用于治疗骶髂关节脱位,但是生物力学性能较差,不能达到坚强内固定。 目的:探讨应用单钉棒治疗骶髂关节脱位的力学强度及临床疗效。 方法:①取成年防腐标本12具,男女各半,分别切断骶髂关节韧带及耻骨联合结构,制作骶髂关节脱位、耻骨联合分离模型,将标本随机等分为骶髂螺钉固定组和骨盆后路单钉棒固定组,分别采用骶髂螺钉固定和骨盆后路单钉棒固定方法固定。②设定单钉棒系统临床适应证,收集16例骶髂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Mears的影像评定标准和骨盆骨折Majeed疗效评分评定固定效果。 结果与结论:在相同载荷下,骶髂关节标本后路单钉棒固定组的位移、轴向刚度、极限载荷和屈服载荷均大于骶髂螺钉组(P < 0.05)。16例患者随访时间平均为23.2个月(3~45个月)。根据Mears的影像评定标准,固定后解剖复位13例,满意3例。骨盆骨折Majeed疗效评分为60~100分,平均82分;其中C1型骨折的疗效优良率为82%,C2型为80%。提示与骶髂螺钉比较,应用后路单钉棒治疗骶髂关节脱位,其内固定强度更为可靠,临床疗效也更满意。  相似文献   
4.
背景:目前骶髂螺钉广泛应用于治疗骶髂关节脱位,但是生物力学性能较差,不能达到坚强内固定。目的:探讨应用单钉棒治疗骶髂关节脱位的力学强度及临床疗效。方法:①取成年防腐标本12具,男女各半,分别切断骶髂关节韧带及耻骨联合结构,制作骶髂关节脱位、耻骨联合分离模型,将标本随机等分为骶髂螺钉固定组和骨盆后路单钉棒固定组,分别采用骶髂螺钉固定和骨盆后路单钉棒固定方法固定。②设定单钉棒系统临床适应证,收集16例骶髂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Mears的影像评定标准和骨盆骨折Majeed疗效评分评定固定效果。结果与结论:在相同载荷下,骶髂关节标本后路单钉棒固定组的位移、轴向刚度、极限载荷和屈服载荷均大于骶髂螺钉组(P<0.05)。16例患者随访时间平均为23.2个月(3~45个月)。根据Mears的影像评定标准,固定后解剖复位13例,满意3例。骨盆骨折Majeed疗效评分为60~100分,平均82分;其中C1型骨折的疗效优良率为82%,C2型为80%。提示与骶髂螺钉比较,应用后路单钉棒治疗骶髂关节脱位,其内固定强度更为可靠,临床疗效也更满意。  相似文献   
5.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在治疗上选择髓内固定还是髓外固定仍存在争议。目的:系统评价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各种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等常用中英文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全面查找国内外比较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国内外比较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修改后Jadad质量评分量表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应用统计学软件Stata12.0和RevMan5.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采用Mantel-Haenszel法。结果与结论:共纳入31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5217例患者。根据修改后Jadad质量评分量表进行评价,纳入的所有研究中19篇方法学质量为高质量,12篇为低质量。Gamma钉组术中股骨骨折(RR=4.00,95%CI:1.80-8.86,P〈0.01)、术后股骨骨折(RR=3.57,95%CI:1.68-7.60,P〈0.01)、内固定切出(RR=1.61,95%CI:1.02-2.52,P=0.04)、再骨折风险(RR=1.58,95%CI:1.09-2.30,P=0.02)和随访期内髋部或大腿部残留疼痛(RR=1.31,95%CI:1.09-1.57,P〈0.01)明显高于滑动髋螺钉组;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组术中失血明显较滑动髋螺钉组少,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亦更高,但术中暴露于射线中的时间更长(MD=2.11,95%CI:1.78-2.43,P〈0.01);髓内髋螺钉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滑动髋螺钉组,但术中暴露于射线中的时间更长(MD=1.20,95%CI:0.88-1.52,P〈0.01)。结果证实,对于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钉板系统和髓内固定均可取得良好疗效,首选以动力髋螺钉为代表的髓外固定。对于不稳定转子间骨折,髓内系统优于髓外固定系统。  相似文献   
6.
影响Tile C型骨盆损伤髂腰固定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Tile C型骨盆损伤髂腰固定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7年3月-2010年3月,收治Tile C型骨盆损伤患者60例。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17~66岁,平均37岁。Tile分型:C1型27例,C2型20例,C3型13例。术前损伤严重程度计分法(ISS)评分12~66分,平均29.4分;伤后至手术时间2~25 d,平均8.1 d。均采用髂腰固定术治疗,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术前合并伤、手术时机、功能锻炼时间、骨折类型、术后并发症、复位质量、骶神经损伤程度与术后疗效的关系。结果 6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56个月,平均27.3个月。术后切口感染、损伤12例,经清创、换药后痊愈;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其他术后并发症包括迟发型骶神经损害15例,行骶神经减压6例,保守治疗9例,病情缓解;髂后上棘处Schanz钉钉尾过度突出10例,局部疼痛不适3例,取出内固定物后缓解;骶髂关节植骨不融合1例,给予加压植骨,植骨融合;横连杆断裂5例,对术后功能无明显影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例,4例行滤网植入术,2例保守治疗。患者骨盆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3.9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获优31例、良24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91.7%。Majeed评分为58~100分,平均86分;获优28例、良12例、可16例、差4例,优良率66.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术后并发症与术后疗效无明显相关;尽早手术治疗(10 d内)、早期功能锻炼(7 d以内)、复位质量越好、骶神经损伤程度越轻有利于术后功能恢复;术前合并损伤、骨盆损伤越重,术后疗效越差。结论手术时机、术前合并伤、骨折类型、骨折复位质量、骶神经损伤程度、功能锻炼时间均是影响Tile C型骨盆损伤髂腰固定术后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8.
梁彦  葛振新  张银光  贾健 《广东医学》2012,33(23):3603-3605
目的探讨前外侧手术入路治疗复杂pilon骨折的术后效果。方法共收治40例复杂pilon骨折患者,其中16例患者急诊行外固定架固定,延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所有患者均采取前外侧手术入路,L型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中植骨。结果 40例患者有4例失访,9例(25%)患者出现伤口感染(6例为浅表感染,3例为深层感染),2例出现创伤性关节炎,10例出现关节强直。本组术后随访12~20个月,平均(15.9±2.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7.2±10.4)周,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中足部分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优20例,良10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3%。结论前外侧手术入路可以充分暴露关节面,在直视下对关节面进行复位,可以避免损伤关节面,配合合理的内固定,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在治疗上选择髓内固定还是髓外固定仍存在争议。目的:系统评价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各种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等常用中英文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全面查找国内外比较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国内外比较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修改后Jadad质量评分量表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应用统计学软件Stata12.0和RevMan5.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采用Mantel-Haenszel法。结果与结论:共纳入31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5217例患者。根据修改后Jadad质量评分量表进行评价,纳入的所有研究中19篇方法学质量为高质量,12篇为低质量。Gamma钉组术中股骨骨折(RR=4.00,95%CI:1.80-8.86,P<0.01)、术后股骨骨折(RR=3.57,95%CI:1.68-7.60,P<0.01)、内固定切出(RR=1.61,95%CI:1.02-2.52,P=0.04)、再骨折风险(RR=1.58,95%CI:1.09-2.30,P=0.02)和随访期内髋部或大腿部残留疼痛(RR=1.31,95%CI:1.09-1.57,P<0.01)明显高于滑动髋螺钉组;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组术中失血明显较滑动髋螺钉组少,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亦更高,但术中暴露于射线中的时间更长(MD=2.11,95%CI:1.78-2.43,P<0.01);髓内髋螺钉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滑动髋螺钉组,但术中暴露于射线中的时间更长(MD=1.20,95%CI:0.88-1.52,P<0.01)。结果证实,对于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钉板系统和髓内固定均可取得良好疗效,首选以动力髋螺钉为代表的髓外固定。对于不稳定转子间骨折,髓内系统优于髓外固定系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