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124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31篇
  1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尤其对骨折愈合有重要意义,被认为是骨代谢过程中的关键因子之一。本文就其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并探讨其生物学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合低频度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矿物质及骨代谢(CKD-MBD)异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01-2018-06在本院血透中心接受治疗的68例维持性规律血液透析CKD合并MBD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血液透析(HD)治疗,观察组给予血液透析联合低频度血液灌流(HP)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三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钙磷代谢指标:钙(Ca)、磷(P)、钙磷乘积,以及甲状旁腺素(iPTH)、碱性磷酸酶(ALP)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等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Scr、BUN、UA、Ca、P、钙磷乘积、iPTH、ALP及FGF-23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血P、钙磷乘积、iPTH、ALP和FGF-23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对照组治疗后只有肾功能指标显著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肾功能指标、血P、iPTH、钙磷乘积、ALP、FGF-2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血Ca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低频度血液灌流能有效纠正CKD患者高磷血症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改善MBD异常,提高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半水硫酸钙和纳米羟基磷灰石为主的复合人工骨材料并对其注射性能、凝固性能和机械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方法 测试不同液固比条件下复合材料的注射特性,25℃和37℃时分别测试不同液固比、不同二水硫酸钙促凝剂条件下的材料初、终凝时间和压缩强度,均与纯硫酸钙作对比.结果 液固比0.50以上时注射性能满意.无论何种液/固比,复合材料的凝固时间均较硫酸钙延长,37℃下的凝固时间较25℃下延长.一定范围内促凝剂用量过大或过小均使凝固时间延长.液固比越大或促凝剂用量越高,材料压缩强度越低.纳米磷灰石含量增大则材料强度降低.结论 合理掌握纳米磷灰石的比例,液固比和促凝剂的用量,是开发可注射纳米人工骨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葛亮 《器官移植》2012,3(6):356-358
先天性高氨血症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是指由于尿素合成的先天性代谢异常,导致血氨增高,最终造成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疾病。此病较为少见,病因多样,其中以尿素循环(鸟氨酸循环)中酶的先天性缺陷为多见。本文主要针对先天性高氨血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尤其是肝移植等方面作一简要的探讨,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1先天性高氨血症的病因及危害先天性高氨血症最常见的病因是尿素循环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自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消化科收治的中晚期胃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单独治疗,实验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的中药调理。所有患者随访2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胃癌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比单独使用西药治疗更好,胃癌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应用中药可明显降低单独使用西药化疗产生的毒副反应,提高了带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高龄髋部周围骨折病人的前瞻性分析,探讨高龄髋部周围骨折的外科治疗以及意义。方法1997年1月~2003年4月,对我院359例≥80岁髋部周围骨折病人进行围手术处理后,早期予以关节置换或内固定治疗;大部分患者术后第3~5天能扶拐下地或行走。结果325例随访7~25月(平均14.3月),其中282例(87%优良)恢复生活自理。结论高龄髋部周围骨折应早期由有经验的医务人员进行外科处理,以减少骨折卧床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8.
庄惠强  邓超雄  邓丽  葛亮  林荣凯  徐航  黄荣木 《安徽医药》2019,23(12):2468-247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5年 9月至 2018年 9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九一〇医院 7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 30例行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腔镜组)26例行经皮肾镜碎石术(肾镜组)17例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软镜组)。术前均按细菌药敏结果抗感染治疗5~11d。术前出现,全身炎症反应(SIRS)的病人术前予,行病侧输尿管逆行插管引流或肾造瘘引流等处理,待降钙素原 /尿常规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后行手术治疗。记录各组病例手术成功率、术后 1个月结石取净率、术后降钙素原(PCT)值、术后抗生素使用天数等。结果腔镜组、肾镜组、软镜组三组一期手术成功率分别为 100.00%、92.31%、 94.12%,不同组一期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 1个月后结石取净率分别 100.00%、88.46%、88.24%,不同组 1个月后结石取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 PCT值明显升高分别为 6.67%、30.77%、35.29%,不同组术后 PCT值明显升高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抗生素使用天数分别为(2.20±0.76)d、(4.42±3.26)d和(4.76±3.61)d,不同组术后抗生素使用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镜组和软镜组术后抗生素使用天数均高于腔镜组(P< 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可作为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感染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新型可注射式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半水硫酸钙(CSH)人工骨体外细胞毒性和家兔体内埋植后组织反应以及降解性能,并探讨其可能的生物降解机制.方法:对纯CSH、纯n-HA、10%n-HA CSH、20%n-HA CSH和40%n-HA CSH复合材料共5种材料进行体外MTT细胞毒性试验.将20%n-HA CSH人工骨植入家兔肌肉和右侧股骨钻孔缺损内,分别在术后5 d及2、3、4、5、6、8、12周观察埋植后家兔的一般情况、复合材料的改变情况、肌肉组织病理和透射电镜表现以及骨组织病理和影像学变化.结果:培养细胞在5种材料浸提液中各自的平均细胞增殖率均在77%以上,细胞毒性均为0~1级.20%n-HA CSH复合材料在动物体内埋植后无全身反应,体质量均稳步增加.埋植区肌肉组织大体观察发现,术后5 d至8周复合材料从表面-主体-核心以分层方式降解,术后8周时复合材料基本降解,肌肉未出现纤维化、钙化或异位骨化.H-E染色可见降解过程初期散乱的人工骨材料为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包绕,逐渐被分解为碎片,成纤维细胞逐渐转化为纤维细胞并包绕吞噬前期分解的材料碎片.电镜显示该降解由组织细胞吞噬反应介导,而且吞噬细胞并未出现胞膜损害和细胞器异常.右侧股骨骨组织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发现术后6周见缺损处松质骨内明显新生骨形成,8~12周人工骨完全降解,缺损处已具有正常骨小梁形态.结论:20%n-HA CSH复合材料人工骨无明显体外细胞毒性,生物相容性良好;动物体内降解可能是由组织细胞吞噬反应介导以分层方式降解,骨内8~12周完全降解,速度符合骨再生需要,具备很好的成骨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内镜术后鱼腥草滴鼻液与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局部应用对黏膜组织修复与重塑的影响。方法 将46例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鼻窦炎伴和不伴鼻息肉患者,通过随机数表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鱼腥草滴鼻液+糠酸莫米松鼻喷联合治疗组(16例)、单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组(15例)及单用鱼腥草滴鼻液组(15例),在鼻内镜术后给予相应治疗,3个月后评估患者术后治疗有效率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评估鼻黏膜上皮细胞损伤分级,并分别计数鼻黏膜上皮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阳性细胞数。结果 治疗3个月后,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病情完全控制率优于单药治疗组(P 均<0.05),联合治疗组患者中无鼻黏膜损伤比例显著高于单药治疗组,且基底膜厚度较单药治疗组薄,TGF-β1阳性细胞数较单药治疗组少(P 均<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鼻黏膜上皮细胞中FGF-2阳性细胞数和MMP-9阳性细胞数较单药治疗组明显减少(P 均<0.05)。结论 鼻内镜术后鱼腥草滴鼻液与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局部应用,较局部单用以上两种药物有更好疗效,可促进黏膜上皮化,能明显减缓鼻黏膜重塑过程的发生与发展,促进鼻黏膜功能恢复,对鼻内镜术后鼻黏膜修复及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