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 羟多巴胺是一种选择性作用于儿茶酚胺能神经元的神经毒素 ,可引起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细胞内Ca2 + 超载、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Ⅰ功能抑制 ,维生素C、谷胱甘肽、半胱氨酸、去铁胺、阿扑吗啡、血管活性肠多肽等抗氧化剂可减轻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1961年,Bitkmayer等发现左旋多巴具有抗帕金森病作用,这是帕金森病药物治疗史上的革命性创举。左旋多巴于1973年上市,临床应用已达30年。最初人们乐观地认为左旋多巴能逆转帕金森病,但大多数患者在左旋多巴长期治疗后急剧出现左旋多巴引起的异动症及运动反应性波动。此外,目前已明确,左旋多巴并不能阻止随疾病加重而出现的某些症状(如步态异常、失平衡和言语、吞咽困难)的进展。最近研究认为左旋多巴毒性会影响残存的DA(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和功能。  相似文献   
3.
尿失禁与脑血管意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尿失禁是脑血管意外的重要后遗症,其发生率为37%~58%。尿动力学研究有助于了解膀胱逼尿肌和尿道外括约肌的功能状态,指导治疗;另外尿失禁的发生及恢复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又是判断远期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上市后药品的安全性分析主要依赖于自发性不良事件/不良反应报告数据库,该数据库对成本要求和人员需要相对较低,能覆盖所有的患者人群,在药物上市后即开始发挥监测作用,能发现那些罕见且临床意义重要的药物毒性。但是该系统为被动性药物监测,漏报率高,不能准确计算发生率,而且报告  相似文献   
5.
世界卫生组织药物词典(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Drug Dictionaries,WHO-Drug词典)是医药产品方面最综合的电子词典,为WHO国际药物监测项目(WHO International Drug Monitoring Programme)的重要组成部分。WHO-Drug词典自1968年发布  相似文献   
6.
目的:论述制药企业正确处理自发报告的内容和方法。方法:通过学习和研究国外制药企业处理自发报告的文献和实践,阐述了制药企业处理自发报告的地位和作用,应采取的主要方法。结果与结论:制定自发报告收集的最低标准和完善相关的随访要求,能够提高报告率及报告质量。针对自发报告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后发现潜在的安全信号,应根据其在背景人群的发病率,与临床试验和/或人群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进行整合分析,才能更准确地评估药物-不良反应的关联性,了解药物的风险一收益比,并通过风险管理扩大收益/风险。  相似文献   
7.
4左旋多巴和疾病进展目前人们普遍认识到左旋多巴明显改善了帕金森病运动不能的进展和病死率,但在对左旋多巴抵抗的不典型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中无此结果。Hoehn比较了左旋多巴出现前后每5年间的病死率和致残率(Hoehn&Yahr评分Ⅳ和Ⅴ级)的差异,结果发现,左旋多巴减少同期患者运动不能的发生率多达50%。然而,在治疗和未治疗的患者间,疾病的进展差异无显著性。该结果表明左旋多巴并不阻止帕金森病的进展。此外,左旋多巴不能影响肢体受累的模式,包括从一侧上肢或下肢随时间进展累及到对侧或其他肢体。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尿失禁发生率、预后及其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前瞻性研究脑卒中后尿失禁发生率、预后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158名,对患者发病1周和随访3个月的排尿情况及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病1周尿失禁患者占42.4%.排尿困难占7.6%,50.0%排尿正常。单因素分析表明高龄、血肿大、伴失语、额叶和丘脑病变、及病情严重的患者易发生尿失禁。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失语(OR值9.324,95%可信区间1.94~44.79);额叶病变(OR值24.6.95%可信区间2.78~216);基底节病变(OR值6.76,95%可信区间1.0~42)是尿失禁发生的危险因素。3个月存活患者中尿失禁占25.6%,高龄、入院时病情严重,额叶病变患者尿失禁不易恢复。结论高龄、失语、额叶病变、发病1周病情严重程度是影响卒中后尿失禁发生及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慢病毒介导的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表达系统,体外感染骨髓基质细胞,检测过表达GDNF对蛋白酶抑制剂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经双酶切和T4连接酶构建pLenti6/V5-GDNF表达质粒,经293FT细胞包装产生高滴度病毒。用RT-PCR、ELISA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感染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BMSCs)后GDNF的表达,并检测过表达GDNF对蛋白酶抑制剂乳胞素(lactacystin)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成功构建pLenti6/V5-GDNF表达质粒,获得高滴度具有感染能力的病毒储存液(5.6×105TU/mL)。BMSCs体外被感染后能大量分泌GDNF(接近800pg/mL),过表达GDNF能减轻乳胞素(10μmol/L)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结论慢病毒介导的GDNF转染骨髓基质细胞后能分泌具有生物学活性的GDNF,对蛋白酶体抑制剂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的14例梅毒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讨论合并神经系统病变梅毒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14例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血清学变化、影像学异常、治疗及预后。结果 :据脑脊液结果确诊神经梅毒 6例 ,疑诊 3例 ,非神经梅毒 5例。治疗 14例 ,有效 10例 (神经梅毒 5例 ,疑诊者 2例 ,非神经梅毒 3例 ) ,无效 2例 ,死亡 1例 ,失访 1例。治疗后血清和脑脊液中TPPA转阴率低于RPR。 3例头颅磁共振扫描异常 ,治疗后改善。结论 :神经梅毒表现多样 ,脑脊液检查及RPR试验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