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足部外伤在急诊外伤中很常见。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急诊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位修复外伤引起的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福锦 《广西医学》2009,31(10):1492-1493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在慢性骨髓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17例慢性骨髓炎治疗患者先清除病灶,再给予负压封闭引流,Ⅰ期封闭创面、Ⅱ期植骨,伴有软组织缺损较多者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肢体。结果17例患者病灶清除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血液循环丰富,局部组织无水肿,通过Ⅱ期植骨、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均愈合,无复发。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可使病灶清除后的创面在封闭状态下得到充分引流,既能避免持续滴注灌洗引流不畅的问题,又能免除患者换药的痛苦,同时也能有效防控创面的感染、改善局部血运、减轻局部水肿、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从而利于创面的修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老年人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人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48例。结果:48例均得到随访,无钢板螺钉断裂、松动,骨折及关节复位满意,无切口感染,其中45例除去内固定后无肩锁关节再脱位。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老年人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08-05~2010-04采用小切口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的42例老年人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5个月;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经X线检查骨折愈合时间为4~6个月;无骨不连、短缩及髋内翻畸形,无钢板断裂、断钉、内固定松动现象发生;2例因严重粉碎性骨折1年后出现股骨头坏死。根据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25例,良12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8.1%。结论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前、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临床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抽取9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8例。分别采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螺钉系统内固定技术和前路减压椎体问植骨融合钉板系统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和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费用、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B组患者的手术和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的治疗费用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结论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椎体间钉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的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促进创面愈合的新方法,该技术由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WimFleischmann 于1992年首创,于1993年首次报道在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应用[1] ,自此开始在创伤骨科中广泛应用.1994年由裘华德率先引进国内,并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2,3]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目前国内应用最多的是用国产内部含有多侧孔引流管的医用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覆盖创面,再用具有生物阀功能的半透性粘贴薄膜封闭引流区使创面与外界隔绝,接吸引负压源,维持125~450mmHg负压值持续吸引,形成了一个高效的引流系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问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08—05~2010-04采用小切口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的42例老年人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l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5个月;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经X线检查骨折愈合时间为4—6个月;无骨不连、短缩及髋内翻畸形,无钢板断裂、断钉、内固定松动现象发生;2例因严重粉碎性骨折1年后出现股骨头坏死。根据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25例,良12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8.1%。结论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关节外科领域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它利用人工关节假体替代病变关节,消除膝关节疼痛,矫正关节畸形,改善关节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随着科学技术和医学的发展进步,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在膝关节疾病的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综述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手术方法选择及各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获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该项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报道经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处理儿童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并感染创面后应用胸脐皮瓣修复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创面清创后以VSD处理,Ⅱ期应用胸脐游离皮瓣修复缺损创面,共17例.切取皮瓣面积18 cm×10 cm~11 cm×7 cm.结果 17例全部成活,其中1例有皮瓣远缘部分坏死,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0.5~2.0年,皮瓣血运良好,皮瓣质地、色泽与局部相似,厚度适中,有弹性,患肢功能好,按Punor标准对保存的小腿功能评定,优良率达94.11%,供区愈合良好.结论 经VSD处理儿童足跟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并感染创面后应用胸脐皮瓣修复,可最大限度保留和恢复小腿的功能和外形,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分析微创直接前方(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与传统后外侧(Direct lateral approach,DLA)入路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8年在我院骨科行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的6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微创DAA组与传统DLA组(n=30)。DAA组行微创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DLA组行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Harris评分与VAS评分、并发症、髋臼外展角及前倾角等指标。结果:DAA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DLA组(P0.05)。术后DAA组患者1个月和3个月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DLA组(P0.05)。DAA组综合满意度优于DLA组(P0.05)。DAA组与DLA组髋臼外展角、前倾角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髋置换术中,DAA与DLA相比具有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关节恢复快、及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值得在基层临床中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