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23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药物的序贯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分成去纤酶、奥扎格雷钠、盐酸丁格地尔序贯治疗组和使用肠溶阿斯匹林、复方丹参针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作神经功能评估,患者的生活能力状态评价及脑循环血流变化的测定。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6.1%,有效率8.7%,总有效率84.8%,对照组显效率23.5%,有效率14.7%,总有效率38.2%(P<0.05)。结论:药物序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比常规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二氮嗪开放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2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二氮嗪治疗组和缺血+二氮嚷+MitoK(ATP)通道特异性抑制剂5-HD组。观察各组凋亡细胞数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变化。结果与缺血组比较,二氮嗪使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83.2±9.04 vs 123.96±13.45),Bcl-2表达增高(0.17±0.01 vs 0.13±0.01),Bax表达下降(0.15±0.02 vs 0.20±0.0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5-HD能取消这些作用(P<0.05)。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二氮嗪能通过上调半暗带区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减少神经元凋亡,对脑缺血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syndrome,RESLES)是近年来提出的由各种病因引起的累及胼胝体压部的临床影像综合征,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为胼胝体压部(SCC)的卵圆形、条形病灶,可伴有双侧脑白质对称性弥漫性病变~([1,2]),一段时间后可完全消失。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治疗后大多预后良好,一般不遗留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病因主要包括感染、代谢紊乱、高原性脑水肿、癫痫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压变异性与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therapy,EVT)术后出血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9年7月至2021年1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且均接受急性EVT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9例,根据术后第2天复查头颅CT是否出现新发高密度影,即是否并发出血转化将其分为非出血组(n=150)和出血组(n=39),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压变异性与EVT术后并发出血转化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 收缩压最大值(OR=1.087,95%CI:1.015~1.164,P=0.017)、收缩压标准差(OR=2.296,95%CI:1.514~3.348,P<0.001)、收缩压变异系数(OR=2.529,95%CI:1.56~4.101,P<0.001)均为EVT患者并发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压变异性大可增加EVT术后并发出血转化的概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视荧光吞咽功能检查(VFSS)及预见性治疗对脑卒中后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患者,应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VFSS检查及预见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吞咽功能变化、误吸风险、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体重指数)、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2.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口腔期、咽喉期、食管期VFSS检查评分(2.71±0.13分,2.61±0.13分,3.53±0.24分)高于对照组(2.26±0.10分,2.14±0.17分,2.97±0.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误吸风险率(6.12%)低于对照组(2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血清总蛋白(64.23±5.05 g/L)、血红蛋白(120.28±15.54 g/L)、白蛋白(39.02±5.37 g/L)高于对照组(60.19±4.92 g/L,113.17±13.29 g/L,35.44±4.18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睡眠(26.72±5.11分)、疲劳(23.49±8.27分)、社会交往(21.11±6.39分)、心理健康(10.19±2.33分)、恐惧(12.65±4.19分)、语言交流(10.77±9.02分)、食物选择(13.90±2.26分)、心理负担(6.88±1.39分)、食欲(15.07±4.85分)、症状频率(8.56±1.76分)、进食时间(19.37±7.44分) SWAL-QO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40.91±8.25、38.29±7.11、42.35±6.86、20.47±5.83、24.60±6.55、22.83±9.34、20.78±3.61、16.43±2.77、22.27±3.91、15.68±2.80、26.59±8.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1.84%)高于对照组(6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VFSS联合预见性治疗能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降低误吸风险,改善患者营养状态,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原基因C-18T多态性及烟酒槟榔嗜好相互作用与原发性高血压并脑梗死(PHA-CI)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海南黎族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其生活习惯,利用PCR-直接测序法检测C-18T的基因型.[结果]病例组AGT基因-18TC基因型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9.783,P=0.002),病例组T等位基因的频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x2=9.375,P=0.002).此外研究还显示:AGT基因-18TC基因型与吸烟、饮酒、槟榔嗜好无显著相互作用.[结论]当海南黎族个体携带TC基因型时,原发性高血压并脑梗死的易感性增加,该种基因型与吸烟、饮酒、槟榔嗜好相互作用,没有增加PHACI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7.
谷红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患者智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谷红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 lar Dem entia,V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以谷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0例用脑复康治疗,均以20 d为1疗程、间隔10 d后再重复1疗程。疗效评定标准以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 in i-m ental state exam ination,MMSE)得分和B lessed行为量表(B lessed behavior scale,BBS)为主要参考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60 d进行MMSE量表、BBS量表评测。结果谷红注射液组治疗后60 d的MMSE量表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BBS量表积分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谷红注射液能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和行为能力;对患者的疗效与脑复康相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的视频脑电图的录像特点及同步脑电图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的视频及脑电图资料,并与55例癫痫患者的视频及脑电图资料进行比较。结果69例患者在监测过程中均捕捉到发作,发作表现形式多样,包括抽搐、肢体瘫痪、不停喊叫、意识障碍等,发作时间持续2 min~3 h。发作期同步脑电图表现却均相似:正常节律或在动作伪差及肌电干扰间可见正常背景及节律,或发作期与发作间期均表现为正常节律基础上散发出现少量非特异性慢波,无一例出现症状相关性痫性放电。随访1~2年,所有入组患者在接受暗示治疗后46例未再发作,17例发作次数明显减少,6例失访。结论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有时仅从临床发作表现上很难与癫痫鉴别,视频脑电图使发作期临床症状与脑电图变化同步结合,有助于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极大减少了癫痫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原基因(angiontensinogen,AGT)4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及其构成的单倍型与海南黎族原发性高血压及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海南黎族人群为研究对象,利用PCR直接测序法,在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原发性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中,对AGT基因启动子区域的-152(G-A),-20(A-C),-18(C-T),-6(A-G)多态进行基因分型。结果C-18T多态的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原发性高血压组(P=0.003,P=0.004)和原发性高血压并脑梗死组(P=0.002,P=0.002)均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6(A-G)多态的G等位基因频率在原发性高血压并脑梗死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6),而与原发性高血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单倍型分析提示,由-20C和-18T构成的H5单倍型在原发性高血压组中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6);而由-20C和-6G构成的H6单倍型在原发性高血压并脑梗死组中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3)。结论在海南黎族人群中,AGT基因的-20(A-C),-18(C-T)多态可能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起了重要作用;-20(A-C),-18(C-T)和-6(A-G)多态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并脑梗死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进展性脑梗死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进展性脑梗死组37例,非进展性脑梗死组60例)入院后1 d、3 d、5 d、7 d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6及TNF-α水平和50例正常对照者的IL-6及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各时间点IL-6及TNF-α的浓度均明显高于无进展性脑梗死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无进展性脑梗死组各时间点IL-6及TNF-α浓度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发生发展过程中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6及TNF-α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进展性脑梗死的重要血清蛋白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