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讨探新生儿惊厥的病因、临床表现特点,以有效控制惊厥的发作,早期干预减少后遗症。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的176例新生儿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以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颅内出血多见,发病时间多在生后3 d内;其次为低血钙和低血糖,发病时间多在生后1周;而感染多发生于1周后。结论早期发生惊厥者主要与围产期窒息有关,本组缺氧缺血性脑病占首位,其次是颅内出血,常在出生12~24 h发病,出生1周后发病者应考虑感染和电解质紊乱。因此强调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技术,建立高危新生儿监护的重要性,早期干预,有助于降低发病率、病死率及后遗症。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应及时采取措施[1].现将我院2005-2009年收治的16例老年人非典型心肌梗死病例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胡贵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7):2193-2194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的影响因素,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方法对我院2010年和2011年2年院前急救的所有病例在抢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结果936例病例中危重病例265例。经治疗治愈或好转919例,死亡17例。结论对院前急救患者要进行反复评估,尽量减少院前和院内衔接时间,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有效控制死亡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创伤与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水平。方法:利用创伤评估系统对87例患者进行伤情评估,根据受伤严重程度给予及时的院前及入院后救治。结果:本组87例中治愈83例,死亡4例,均为车祸现场距离医院太远,抢救不及时所致。结论:充分利用创伤评估系统及时评估,重视"黄金1 h"及"白金10 m in"及合理的液体复苏可以提高对患者的急救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纳洛酮、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96例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全部病例均给予相同供氧、脱水降颅压、止痉、纠酸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纳洛酮、脑活素治疗。对比疗效并定期随访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6%)、总有效率(92%)较对照组显效率(43.5%)、总有效率(78.3%)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结果比较,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致残率、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联合应用纳洛酮、脑活素治疗HIE能有效改善HIE患儿的临床神经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缺氧缺血性脑病轻度、中度、重度致早产儿、足月儿的听力损伤发生率。方法选择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120例包括足月儿、早产儿两大组,每组按病情分成轻度、中度、重度三小组,每小组20人,行畸变耳声发射听力筛查,异常者定期复查,复查2次仍有异常者行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异常者3个月后再复查脑干诱发电位,仍异常则诊断为听力损伤。结果早产儿组、足月儿组多次听力筛查及脑干诱发电位检查结果经统计学处理sig(相当于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对早产儿的听力损伤更严重。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早期高频振荡通气(HFOV)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将5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7例采用HFOV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常频机械通气并经气管导管单体位(仰卧位)一次性快速滴注猪肺磷脂注射液200mg/kg。观察2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氧合指数的改变并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经HFOV治疗1h后氧分压明显上升为(71.2±13.6)minHg(P〈0.05),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下降为(50.9±8.9)mmHg(P〈0.01),氧合指数迅速下降为5.9±2.6(P〈0.05),A—aDO2上升为(0.44±0.12)mmHg(P〈0.05)。治疗3、6、12、24h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A-aD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FOV早期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安全性好、疗效肯定的机械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9.
胡贵珍 《大家健康》2017,(11):244-245
目的:研究并分析门诊老年输液病人焦虑心理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门诊输液的116例老年患者,纳入到本组研究中,分为心理干预组与常规对照组,每组58例,后者采用传统护理措施,前者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焦虑评分.结果:在输液前,心理干预组与常规对照组焦虑评分无显著差异,输液结束后10 min,心理干预组焦虑评分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门诊静脉输液中,对于老年患者,要重点关注,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小儿支原体肺炎血锌含量变化及应用补锌制剂治疗对疾病的影响。方法检测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6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和同期30例健康儿童(健康组)的血锌水平,将6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补锌组和不补锌组,每组30例。不补锌组患儿给予罗红霉素和其他支持治疗,补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葡萄糖酸锌治疗,比较三组对象的血锌水平,比较补锌和不补锌组血锌水平的变化及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前补锌组和不补锌组患儿血锌水平低于健康组(P<0.01)。治疗后补锌组和不补锌组血锌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P<0.01),且补锌组达健康组血锌水平而高于不补锌组(P<0.01)。补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7%,显著优于不补锌组的80.0%(χ~2=4.043,P<0.05)。补锌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X线片阴影吸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不补锌组(P均<0.01)。补锌组患儿治疗后IgM和IgG水平显著高于不补锌组(P<0.05,P<0.01),IgA水平亦高于不补锌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血锌含量偏低,通过应用补锌制剂辅助治疗可以改善免疫功能进而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