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生长因子作用于拔牙后的牙槽窝,有可能阻止或减少牙槽骨的破坏吸收,从而维持牙槽骨原有的结构。为了奠定临床拔牙后、牙槽嵴位点保留的实验基础,本研究首先通过乳液交联法合成壳聚糖微球,负载生长因子BMP-2及脂联素(APN),再将其复合于小牛松质骨支架形成生物活性植骨材料。将两种生物活性材料与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共培养,比较材料对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BMP-2的缓释微球表面更为光滑,微球平均直径为9.634μm。cck-8结果表明,随着BMP-2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速度较脂联素组增加更快。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ALP、BMP-2、OCN和Adipor2基因在APN处理组增加倍数高于BMP-2组。Western-Blot结果表明,APN植骨材料更有利于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的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个性化根形种植体的螺纹形态设计对周围牙槽骨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通过逆向建模技术建立带有矩形、V形、支撑形、反支撑形螺纹和不带螺纹的一段式个性化根形牙种植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加载与种植体长轴呈45°角及0°角的100 N的力,导入Ansys 16软件计算不同螺纹个性化根形种植体周围骨组织von Mises应力分布的情况。结果 倾斜45°角加载时,皮质骨内应力主要集中于种植体颈部周缘及螺纹顶端,松质骨内应力主要分布于种植体唇侧颈部、螺纹顶端和植体根尖部。垂直(0°角)加载时,皮质骨内应力主要集中于种植体颈部处,松质骨内应力主要分布于根尖部以及唇侧根下部。加载时,螺纹组相对无螺纹组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各螺纹组间无明显差别。松质骨内各螺纹植体应力主要集中在螺纹顶端处,根尖处的应力集中较少。与矩形螺纹相比,V形、支撑形和反支撑形种植体在松质骨内的应力分布更为均匀。结论 螺纹设计可以优化个性化根形种植体周围皮质骨和松质骨内的应力分布,减小皮质骨内的应力集中,V形、支撑形、反支撑形相比矩形螺纹设计,应力分布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评估CBCT结合电子束熔融技术制作的个性化根形种植体的制作误差大小,并分别计算其中CBCT数据提取误差和电子束熔融设备加工误差的大小。方法:分别依据8颗正畸减数离体牙的光学扫描模型和拔牙前CBCT数据提取模型,采用电子束熔融技术制作个性化根形种植体,并建立光学扫描模型,比较个性化根形种植体与离体牙三维偏差的大小。结果:CBCT结合电子束熔融技术制作的个性化根形种植体的整体制作误差为(-0.18±0.04)mm(P〈0.01),其中EBM设备的加工误差为(-0.20±0.01)mm(P〈0.01),CBCT数据提取误差为(0.04±0.05)mm。结论:CBCT结合电子束熔融技术制作的个性化根形种植体制作误差较小,主要来自于电子束熔融设备加工误差,并可以通过调节制作参数加以减小。  相似文献   
4.
牙龈退缩后,由于牙龈变薄和前庭沟变浅.覆盖暴露的牙根变得越来越困难,覆盖的结果也变得更加不可预测。此外,在有高的系带附着或肌肉牵拉的部位,如下颌前部的颏肌牵拉,使用冠向复位瓣术可能会发生牙龈再次退缩。所以,移植的结缔组织很难完全覆盖龈退缩部位。这组病例研究提供了一种技术,即用带上皮的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物覆盖暴露的根面。移植上皮部分直接复位于暴露的根面以隔绝口腔环境,而避免膜龈联合位置的改变和口腔前庭沟的变浅。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乳液交联法合成壳聚糖微球并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再将其复合于脱细胞基质的小牛松质骨支架,制备壳聚糖微球/小牛松质骨支架复合缓释体系。方法: 使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对合成的复合缓释系统进行结构表征和形貌观察,并对微球的包封率和载药量进行检测。用动态浸泡的方法来检测BMP-2的体外释放特征,通过体外检测复合体系的细胞毒性和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壳聚糖发生了交联并成功包载了BMP-2,微球平均直径为5.982 μm,表面光滑,且成功负载于小牛松质骨支架,形成了新型的微球/支架药物缓释体系。缓释数据表明,5 mg微球在体外释放21 d,BMP-2逐渐释放,第21天时浓度仍达到(239.1±20.0) mg/L。体外测试表明,该缓释体系有利于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的生长,促进向成骨方向分化。结论: 壳聚糖微球/小牛松质骨支架复合缓释体系实现了BMP 2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骨修复部位的持续、缓慢释放,为骨组织缺损的修复治疗及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尖端直径和吸引管路的根管内吸引器在3D打印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一前磨牙,上颌中切牙根管内的吸引效果.方法:3D打印方法制备3根管上颌第一磨牙,2根管上颌第一前磨牙,1根管上颌中切牙各48个,随机分为6组(n=8).组装尖端直径0.5 mm、1.0 mm和1.5 mm的根管内吸引器分别配合弱吸或者强吸管路(n=8).不同尖端直径吸引器依次置入3组牙模型的各个根管,数码相机拍照,ImageJ软件测量置入深度.各组牙模型注入显影液,CBCT扫描吸引前图像,随后,各组根管内吸引器在每个根管内吸引5 s后,CBCT扫描吸引后图像,计算吸引后剩余液体体积.统计分析采用one-way ANOVA,双因素方差,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尖端直径0.5 mm、1.0 mm、1.5 mm的吸引器,置入各个根管深度均依次显著加深(P<0.05).上颌第一前磨牙髓室形态阻碍尖端直径1.5mm吸引器的置入深度.尖端直径0.5 mm、1.0 mm、1.5 mm的吸引器在各组牙模型吸引后,剩余液体体积依次显著增多(P<0.05).弱吸或者强吸管路对吸引后剩余液体体积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在3D打印牙模型中,尖端直径0.5 mm的根管内吸引器剩余液体量最少.吸引管路对吸引效果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及三维测量研究经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不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后窦内骨高度和骨体积的变化,分析影响窦内骨增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就诊的38例牙列缺损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8例患者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后不植骨同期植入44 枚种植体。比较分析术前和术后9~68 个月拍摄的CBCT, 测量种植体颊侧、腭侧、近中和远中位点的窦内新增骨高度,通过Mimics软件建模配准,布尔(Boolean)运算计算出上颌窦内新增的骨体积,并且分析影响窦内新增骨高度和新增骨体积的相关因素, 根尖片追踪监测边缘骨吸收情况。结果: 术前上颌窦底平均剩余牙槽骨高度 (residual bone height, RBH)为(3.41±1.23) mm,种植体突入长度(protruded length, PL)为(3.41±1.28) mm, 种植体周围各位点窦内新增骨高度远中为(2.44±1.23) mm、近中为(2.88±1.20) mm、颊侧为(2.83±1.22) mm和腭侧为(2.96±1.16) mm,术后窦内平均新增骨高度为(2.78±1.13) mm,窦内新增骨体积为(122.15±73.27) mm3。多因素分析显示调整性别、年龄、吸烟等因素后,窦内平均新增骨高度与PL和成骨时间呈正相关,与术前RBH呈负相关, 而窦内新增骨体积与PL和成骨时间呈正相关。观察期内种植体成功率100%,平均边缘骨吸收为0(0~1.41) mm。结论: 经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不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可增加种植体周围窦内骨高度,不植骨亦可以获得窦内一定体积的新骨形成,RBH、PL及成骨时间均是影响窦内成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国人种植体周围疾病发病率并探索种植体周围炎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种植修复后的736例患者的1612枚种植体复查情况,平均负重时间(22.64±0.92)个月,记录种植体周围菌斑指数、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探诊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 BI),角化龈宽度,粘接剂残留、骨吸收情况,记录口内天然牙PD、BI。分析不同种植系统及不同复查时间段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病率,Logistic回归分析种植体周围炎的相关风险因素。结果:在个体和植体水平,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发病率分别为81.90%、83.60%,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率分别为4.50%和3.70%。各系统间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率无显著差异,在修复后1~5年各时间段组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率无显著差异,修复后0.5~1年和5~7年发病率显著低于1~5年各时间段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性别、年龄、吸烟、粘接剂、角化龈宽度等变量后,口内缺牙数、种植体周围PD、BI是种植体周围炎的风险因素(P<0.01)。结论: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发病广泛,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病率并非随着修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对种植体周围探诊深度和出血的控制是预防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